(35)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 批次 | 公布日期 | 所在街道 | 地点 | 年代 | 类别 |
佘山天主教堂 | 第五批 | 1989.9.25 | 佘山镇 | 西佘山 | 1871年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佘山天文台 | 第七批 | 2002.4.27 | 佘山镇 | 西佘山 | 1900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中泾圣母领报堂 | 第八批 | 2014.4.4 | 车墩镇 | 新兴村南新224号 | 1936年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方塔园内兴圣教寺塔 | 第一批 | 1977.12.7 | 中山街道 | 方塔园内 | 北宋熙宁元祐 | 古建筑 |
方塔园内砖刻照壁 | 第四批 | 1987.11.17 | 中山街道 | 方塔公园内 | 明洪武三年 | 古建筑 |
方塔园内兰瑞堂 | 第八批 | 2014.4.4 | 中山街道 | 中山东路235号内 | 明 | 古建筑 |
方塔园内天妃官 | 第八批 | 2014.4.4 | 中山街道 | 中山东路235号内 | 1884 | 古建筑 |
方塔园内陈化成祠 | 第八批 | 2014.4.4 | 中山街道 | 中山东路235号内 | 1898 | 古建筑 |
方塔园内望仙桥 | 第八批 | 2014.4.4 | 中山街道 | 中山东路235号内 | 南宋 | 古建筑 |
又叫做佘山圣母大殿,坐落于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西佘山山顶。教堂于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罗马教宗于1942年敕封该教堂为宗座圣殿,使它成为远东地区的天主教朝圣中心,因此有“远东第一教堂”的美誉。从远处看,山顶的教堂与山连成整体,红色的砖墙与绿色山林对比明显,端庄雄伟。整个教堂南长北短、东宽西狭,是座经典的不对称建筑。佘山天主教堂是中国天主教徒的朝圣圣地,也常有众多新人来此举办婚礼,即使你不是信徒,也可以入内感受一下神圣肃穆的宗教氛围。但是请尊重宗教信仰,在教堂内请勿拍照。
每年五月的“圣母月”和十二月的“圣诞节”,都有数万来自各地的天主教徒来这里朝圣。从山脚到山顶的曲折小路上有14座苦路亭,每亭中有一幅耶稣受难浮雕,还有3座圣亭和半山腰的中山圣母堂,教友们到佘山朝圣,都要沿着曲折的苦路逐级而上。
这座大殿1942年被罗马教宗庇护十二世册封佘山教堂为宗座乙级圣殿(minor Basilica),是远东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圣殿。1946年罗马教廷又给佘山特恩,准许给佘山圣母(Our Lady of Zose)行加冕礼。佘山是中国境内唯一仍然活跃的全国性天主教朝圣中心。
该堂于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早在1844年,法籍传教士南格禄即到此处勘测地形,准备建屋。此后不断扩建宗教设施。它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的四无结构,堪称不对称的典范。从20世纪40年代起即为世界闻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国内天主教最主要的朝圣地。
地处西佘山之巅,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900年建造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佘山天文台,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当年装备了“远东第一”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百年来拍下了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
2004年,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天文台佘山站以百年老台为基础,建成了国内第一家专业天文博物馆上海天文博物馆。博物馆包括“时间与人类”和“中外天文交流”两大展馆,前者展示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与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关系,以及上海天文台为我国时间工作所作出的贡献。后者又分为“天学交流”、“子午测时”、“远镜沧桑”、“百年老镜”、“天书宝库”等展区,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近代天文科学在中国,特别是上海地区的发展历史,并穿插介绍有关的天文知识。
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也是我国天文研究中心之一。其天文望远镜是我国最早的一台,它为我国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天文资料。近年在佘山天主堂西首又建造了一座天文观察台,内部安装有直径达164厘米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台中还有两架激光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直径156厘米的光学折射望远镜等先进仪器设备。浑天仪。两座日晷分别用不锈钢和汉白玉制成,可以根据太阳的影线测定白天的时辰和春夏秋冬四季节气;是国内目前最新的日晷。建国以来,佘山天文台在天体运行及人造卫星定轨等方面取得了27项国家级的科研成果,是我国运用新技术参加国际地球自转联测的单位。
位于松江区车墩镇新兴村。中泾圣母领报堂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1936年10月,拆除老堂、重建新堂,1937年落成。1999年,进行修复。2000年11月,正式复堂。
1982年10月,方塔园基本建成,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72亩。进北大门,是由块石铺成的大道,然后进入由石块铺成的广场。四周组合是文物古建筑,有宋代方塔、明代照壁和厅堂、清代天妃宫大殿(从上海市区河南路桥堍迁入)、宋代的古桥等。还建有仿古长廊、茅亭、草竹厅、水榭、石舫、堑道等。园内植有古柏、古银杏,还从松江明代濯锦园和画家孙克弘旧园移来五老峰、美女峰等湖石立峰,点缀其中。塔前人工开凿了一片湖泊,东西伸展。湖东,用开挖的湖泥叠成土山,植以花草树木;湖南,铺饰一块开阔的斜坡草坪,园林中文物古建筑和自然景色交融,显得典雅明洁。
位于府东南谷市桥西,今方塔园内。五代汉乾祐二年(949年),邑人张仁舍宅为寺。初名兴国长寿寺,宋祥符中改今额。地纵广30亩。东有水陆池,南有佛塔,四面九级。有钟楼一座,高及佛塔之半,钟声洪亮,闻数十里。元季寺毁,而佛塔与钟楼尚存。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府林庆以其地2/3作城隍庙,寺僧道安、原珍,在庙南建忏堂,附塔而居,榜曰:“兴圣塔院”。正统十二年(1447年),周文襄公忱巡抚至松江憩此。僧善昌募助重修。咸丰十年(1860年),钟楼毁于兵燹,院也渐废。至民国初年,该寺已不复存在。
于1978年方塔修复后创建。1982年10月,基本建成,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72亩。进北大门,是由块石铺成的大道,然后进入由石块铺成的广场。四周组合是文物古建筑,有宋代方塔、明代照壁和厅堂、清代天妃宫大殿(从上海市区河南路桥堍迁入)、宋代的古桥等。还建有仿古长廊、茅亭、草竹厅、水榭、石舫、堑道等。园内植有古柏、古银杏,还从松江明代濯锦园和画家孙克弘旧园移来五老峰、美女峰等湖石立峰,点缀其中。塔前人工开凿了一片湖泊,东西伸展。湖东,用开挖的湖泥叠成土山,植以花草树木;湖南,铺饰一块开阔的斜坡草坪,园林中文物古建筑和自然景色交融,显得典雅明洁。
位于方塔的北边,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 是上海地区保存至今最古老和最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品。其原建在府城隍庙门前,庙在抗战时毁于炮火,仅存此壁。照壁前有一水池,对照壁起了保护作用,至今保存较完整。
照壁画面丰富,含意有趣。上面刻的是一只名叫“贪”的巨形怪兽,独角直竖,眼如铜铃,口大齿锐,龙头、狮尾、牛蹄、鳞皮,四脚各踩元宝如意、珊瑚、玉杯,旁边还有灵芝和摇钱树,以及鹿、凤凰等瑞兽。 相传,“贪”囊括了人间的财宝,还贪心不足,最后 想吃天上的太阳,结果蹈海而亡。这似乎是告诫人们不要贪得无厌。另外,在照壁上,工匠们还根据民间的习俗,刻有各种吉祥的画面:如巨兽的东边,莲花旁置一瓶,瓶中插三支戟,称为“连升三级”;画面西北有一颗大印挂在树上,旁边有只猴子,称为“挂印封侯”。有“凤衔天书”、“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等。整座砖雕构成了一幅十分生动的耐人回味的艺术图案。
原位于中山西路444号包家桥东堍,朱椿宅前厅,因乾隆帝称其“好古如是”,遂名“好古堂”,后张祥河题为“兰瑞堂”。坐北面南,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面阔五间,11.8米七架梁,进深9米。因部分柱、枋用楠木,俗称“楠木厅”。扁作草架,前檐柱石礩作八棱瓜形、八棱靴形,内柱础呈覆盆式,靴形石礩。前有粉墙,砖雕门楼,仿木结构,匾额为康熙御书“克昌厥后”。门枕石雕三狮戏球。1984年,迁入方塔园。列为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中山东路235号方塔园内,宋代初建于上海小东门,称顺济庙,祀妈祖。元、明、清屡次修建,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战火。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于苏州河河南路桥北堍。天妃宫大殿为五开间,歇山顶,前后落地长窗,四面环廊。梁柱粗硕,月梁、额枋雕仙鹤卷云纹,悬“湄州圣母”匾。1980年搬迁至方塔园。2002年,松江区人民政府重修。现已恢复妈祖神像。列为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方塔园内陈化成祠
8.方塔园内陈化成祠
[中山东路235号方塔园·清代] 陈化成,福建同安人,清道光廿年(1840年)江南水师提督,驻松江府。廿二年(1842年)率部抗击进犯吴淞口之英军战死,谥“忠愍”。同年邑人建祠,光绪廿四年(1898年)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70平方米。现存门厅和大殿。门厅建筑面积79.35平方米,三开间七架梁,硬山顶,南额枋上有补间斗栱,象鼻昂。大殿建筑面积115平方米,三开间九架梁,前部翻轩,檐枋上置补间斗栱,硬山顶。1912年松江同盟会支部设于此。同年中山先生来松视察,曾宿于祠东擅斋。原位于中山二路西段秀甲园,1999年整体迁至方塔园。列为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9.方塔园内望仙桥
松江镇方塔园内东南角,南北走向,跨古市河。建于宋代,单跨平梁桥,长7米,宽3.2米。两岸桥台用块石砌成,台口置横梁,两端出挑雕莲花纹。桥面由三块略呈拱形的武康石条石并铺(两块已用花岗石替换),石板桥面下有木梁承托。桥面木栏杆已不存。列为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