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9.5分!时隔3年,窦文涛“锵锵”组合如何诠释西北浪漫?
从选秀、美食、婚恋到喜剧、推理,近年来不少圈层文化借助垂直综艺大放异彩。
圈层娱乐时代,对受众的“精准碎片化式投喂”渐成常态。
而时隔三年回归的《锵锵行天下2》却另辟蹊径,以“行路”探寻深邃的人文内涵。
久别后的重逢,充满变数与惊喜
2018年,第一季《锵锵行天下》开播,节目形式很“时髦”,窦文涛带着俩好友周轶君、许子东,不坐演播室,跑到土耳其和希腊等地,一路赏,一路唠,获得观众热议。
截至3月5日晚19时,《锵锵行天下》系列第一季豆瓣9.2分,第二季豆瓣9.5分
最新回归的第二季依旧好评如潮,在豆瓣上斩获9.5高分。
这也是自疫情缓和以来,窦文涛等嘉宾首次重逢。
窦文涛,有才、幽默、有思想,曾被评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斩获奖项无数。从1998年播出到2017年停更,窦文涛和他的《锵锵三人行》节目曾陪伴了我们19年。
周轶君,独立女性代表,曾是全球唯一常驻以色列加沙走廊的国际记者,在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穿行2年,输出过多篇优质报道;为了找出“什么样的童年最美好”这一答案,她走访五国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主攻郁达夫、张爱玲、“文革”小说研究。他戴副眼镜,总是笑眯眯的,冷不丁出来一段扎心金句:“鲁迅不讲过一句话嘛,说'路本来是没有的,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中国现在的情况是,错本来是有的,犯的人多了,渐渐就不觉得是错了。”
今年回归的第二季,刚开场就遇到了意外。
周轶君在香港机场和许子东汇合时,许突然身体不适,无奈只能去医院,暂时录不成节目。
幸好,窦文涛找到了外援救场——罗朗。
罗朗和窦文涛录制的两期《圆桌派》深受观众喜爱
罗朗,一位常年在中国生活的美国厨师、作家。曾留学于上海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他曾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担任官邸总管和行政主厨。陈晓卿说:罗朗不仅是个美食家,更是一个人文地理学家。
世间所有的相聚,都是久别重逢。如果我们能将每一次出发、遇见都当作久别后的重逢去珍惜,是不是就能把握每个美好的瞬间了呢?
此外,窦文涛在首期节目聊起了疫情防控期间“丢脸的宅家生活”。我们难以相信:他居然一个人在家待了200天,100多天都没下过电梯。
2020年5月5日,窦文涛终于出门了。他头戴护目镜、口罩N95,外还有个大挡风透明帽,手里攥着牙签,包里放着酒精洗手液、酒精喷壶。
用牙签摁好楼层;电梯门一开,对着空气左喷右射。如此反复,3天后,他可算是坐上电梯下楼了。
这种事后聊起来有点丢脸的恐惧,一碰到小区里的土地和植物,全线瓦解。
他还用手机录下了当时的失态,那声音仿佛刚见了大世面,饱含深情:“真亲啊,怪不得连坐牢每天都得放风!看见个土疙瘩都感动,太阳从柳叶间照进来,好稀罕呐,真新鲜啊,以后要好好活着!”
驻足西宁,舌尖上的文化奇遇
三人旅程的第一站是西宁,也是此行唯一的城市。在西宁,窦文涛、周轶君和赶来救场的罗朗会合,钻进老城的街头巷尾,一路畅谈之余,把西宁的丰富多彩尝了个遍——撒拉族的狗浇尿,回族的花花,藏族的奶茶,还有独树一帜的青海大月饼。
在旅行中,“吃”占重要地位。三人在吃肉的过程中,窦文涛首先提到人类的祖先“开骨吸髓”,逐渐进化,感慨“弱能变强”。
那么,吃肉,是否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一己私欲呢?
周轶君作出如下阐述:面对食物,我们应该有愧疚和感恩之心。
窦文涛从传统观点发表看法:所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意思就是只要动物不是死在眼前,听不到它死前的哀鸣,只要不是为我而死。那我吃它,就不是不仁慈。吃而不觉,心里明白就好,无需考虑过多。
罗朗则态度鲜明,完全不认同窦文涛的观念。他称自己做厨师每次杀牛羊都会觉得不舒服。所以,每次吃肉时,都很理解食物背后的生命代价。
不同性格、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互相碰撞,引发观众进一步思考,使我们多一份看事物的眼光与视角。
或许任何时候,我们对待问题都不应该着急下结论。从不同的角度多聆听一些声音,也许就会有新的见解。
湖畔言情:单身都是因为眼光高吗?
第二集中,窦文涛携好友到青海湖的一处秘境,在漫至天边、宁静无垠的湖水边,聊起了爱情。
他们讨论的“单身都是因为眼光高吗?”这一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在叔本华看来,孤独也可以带来精彩与伟大。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爱?爱情里可以有要求吗?天作之合更长久,还是情深不寿?
重要的不是有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而是你觉得只有你一个人有此问题,所以你害羞,想要疯狂逃避。
难能可贵的是,这种难以言表的想法,《锵锵行天下2》替我们说出来了。
窦文涛总结为“既是长久的、稳定的、静态的,但又是日日合拍的、有挑战的、互相学习的、互相敬佩、互相营养、动态的”。
在罗朗看来,回头看基本上让我们感到不快乐的事情都是和“爱情”有关,但是男女在此事情上的反差是截然的。
男生面对之前的感情总是会不经意想起以至于连锁反应影响到当下的生活。
但对于女生而言,翻篇就真的翻篇了,从前的策马奔腾都是过去的旧铃,碰了可能也没个响声。全部好的都在过去,当下的时候,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好的。
人是什么?人是桥梁,不是目的地。轶君在尼采的语言中找到了解脱: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后来的人,那个即使都不知道姓名的人在铺路,纠结之前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女性而言,爱情不是全部,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她认为,女性具有天生的母性,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深处如同大地般深厚的情感,她们总是徘徊于各种牵挂之间,即使天下太平也会未雨绸缪。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女性的自我价值便是家庭价值。
在旷野和星空之间,他们不掩饰疫情之下的焦虑,直言自我的困惑,坦陈脆弱和渴望。
他们以饱含智慧的真诚对话,谈论这个时代你我内心深处关心的话题。
也许正是这种语言的力量,才让我们对《锵锵行天下》系列赞不绝口。
文 / 刘珊珊 ,审 / 袁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