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阿
(标题中的"阿"字读e平声)
读《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
桂树飘香,秋桂皎洁。
生长在泰山山坳处的这株桂花,它也飘香,它也皎洁,但我们却不是都能亲临它的近处闻到它的真味。生长在泰山山坳处的这株桂花树,上面有万仞的山峰,下面有不可测量的深渊;上面有雨水的浸润,下面被深泉润泽。这时候,桂树哪里知道泰山的高度和渊泉的深度呢?
或者说,桂树有高山的呵护,深泉的滋养,它早已乐不思蜀,忘却了仰头观高仞,低头照清泉。它只管着自己那细弱的身躯不被淫风折断了身,致死能保全一个干枯而瘪曲的架子,哪怕风吹落架碎尸万段,归于尘埃,也是豪情一生!
古时候,隐士们隐于山林,流于静僻,有他们和桂树做伴,常有隐士默默地和桂树对视,时长了,隐士还会自言自语,吟诵古今。听着听着,桂树成精了,它不仅开花,不仅飘香,不仅陪伴无数有情人,桂树下情定终生,更多的时候桂树会落在泰山之坳,以"不带走半丝半缕"就告别这个世界的方式,指引着隐士成为一个真诚的修行者。来告慰自己这一世没有白活。
隐士也会受此株桂树的表法,对自己的修行不再经常动摇,不再经常下山,不再经常由于无人和他交流而不适应,而抓狂。当然不是每一个隐士都能按纳住那颗静谧而无染的心,最后修成正果。
世界是繁华的吵闹的聒噪的,好像容不下你脱去如灌了铅一般的身心听一曲古琴曲,听的时候就感受着鼓琴时发出的弦音,甚至有时听到了琴的哀鸣和低吟。混杂着鼓琴人的和鸣,让这个雨打残荷的夜躁动了起来,最终听不清谁在鼓琴,谁在低吟,谁在声声入扣般撕开已经鲜血直流的心。
我爱眼前所有的动与静,或者间或其间的那一张张活灵活现的脸,他们不说不言,它们从未登堂入室,就如同泰山之阿的那株桂树,只管开好它的花,不去多想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更主要的是它不去想自己有多柔弱,不去想自己多孤苦,当然一点也不影响这颗桂树世世代代生在泰山之坳,成全了多少有情人。也可是这幅景的点睛之笔!
桂树这样的节操,不去讲德行也罢。
(感谢大同市书画家张永福老师为本文配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