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容易吗?比“玄武门之变”艰险百倍

原创2021-03-13 14:37·多臻贵

唐宗(李世民)宋祖(赵匡义)并称数百年,乃历代文治武功帝王之典范,近些年网友因唐朝强盛而宋朝羸弱,提出“宋太祖赵匡胤不配与唐太宗李世民并尊”,“赵匡胤黄袍加身史上称帝最容易的皇帝”等,“陈桥驿兵变”是否是必然的胜利?本文回顾宋太祖赵匡胤的艰辛,剖析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差异。(创作者多臻贵,为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支持原创请勿搬运!)

唐宗(李世民)宋祖(赵匡胤)

赵匡胤黄袍加身远比李世民坐拥关中艰难!

赵匡胤被后世嘲讽最大的污点,也是其命运转折的“陈桥驿兵变”,有背弃旧主欺凌幼主之嫌,黄袍加身皇位看貌似太容易,但完整回顾“陈桥驿兵变”,赵匡胤在整件事很无辜。

从《宋史》记载而言,公元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赵匡胤率后周主力出征,当夜分配扎营忙顿至深夜,正月初二(2月1日)大军继续前行,是夜众将在赵匡胤营中商议许久。

正月初三(2月2日)清晨“诸校露刃列于庭”,未劝谏便威逼显然不符合常理,推测正月初二众将已劝赵匡胤起兵,皆被赵匡胤回绝才会出此下策。

《宋史》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

有“阴谋论”者说赵匡胤在演戏,毕竟自西汉末年王莽乱政起,加“九锡”与群臣“三进九劝”成为常例,此后曹丕篡汉、司马炎登位、刘裕称帝等,皆延续此律以彰显民心所向。

但唐朝“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难以善终,安禄山与史思明被其子所弑杀,石敬瑭与刘知远死后威名扫地,赵匡胤既非世族亦根基浅薄,959年6月至960年2月,满打满算八个月时间,纵然担任指挥使数年,其他指挥使未必服从调遣。

陈桥驿兵变与黄袍加身

何况,第一、汴梁城数十年扩建加固得城高池深,禁军御敌未携带重型攻城器械,张永德担任忠武军节度使驻许昌,而将领家眷皆在城内可挟持为质;

第二、赵匡胤若短时间未能攻克汴梁,张永德等勤王之师便能回援,若后周朝廷澄清误会重赏诸军,诸将因利益势必以赵匡胤顶罪;

第三、即便夺权称帝,辽国与北汉虎视眈眈,各地节度使皆掌握兵权,拥戴将领未必诚信归附,风险过高回报很低赵匡胤有理由拒绝。

守备都城将领石守信与王审琦策应赵匡胤并无明证,首先,赵匡胤出征后守备兵权重回朝廷,宰相范质有权力督军或替换驻防;其次,赵匡胤先锋王彦升等被准许入城,麾下兵力未惊扰治安属常规流程;最后,石守信与王审琦未直接参与夺宫,杀副都指挥使韩通系王彦升所为;

赵匡胤遣先锋回汴梁,安抚守将石守信和王审琦,伺机夺取城门与皇宫通道,军事果决与名望积累是夺取汴梁关键。

汴梁城

说回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17年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东部窦建德等武装发展迅猛,南邻强势王世充与李密瓦岗军,西面梁师都与薛举登基称帝,北境刘武周与突厥强兵压境。

《旧唐书》载李世民“潜图义举”设计逼李渊起兵,但从李渊太原起兵全部经过而言,李渊是对粮草、兵员、突厥关系及关中战略有清晰布局

李渊早已打定主意起兵,三月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四月接长子李建成回太原,五月诛杀副将掌控兵权,六月太原全面军事动员,七月吓退突厥订立盟约,八月擒杀隋将领宋老生,九月李世民抵达渭水北岸,十一月李渊攻占长安。

七月王世充与李密鏖战精疲力尽,太原稻谷则收割完毕粮草充足,与匈奴订立盟约避免腹背受敌,其女平阳夺取周至等麾下十余万,李渊亦对关陇贵族保持长期联络,隋炀帝被弑杀使关陇贵族向李渊臣服,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夺取长安仅6个月,接受隋恭帝禅位建立唐王朝。

《旧唐书》高祖率军济河,舍于长春宫。三秦士庶至者日以千数,高祖礼之,咸过所望,人皆喜悦。

隋末唐初形势图

唐朝趁薛举病逝夺取陇西再无后顾之忧,关中地区未受隋末战乱影响物阜民丰,优良战马保障唐朝骑兵压制关东诸侯,“虎牢关之战”王世充与窦建德的联军声势浩大,李渊命李世民先撤回关中凭险固守伺机再战。

只要唐朝据关中沃野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唐朝对外征战即便失利亦能快速恢复再战,而关东诸侯早已外强中干一战便决出胜负,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除依附突厥的朔方梁师都外唐朝实现统一。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皇位便只属于李世民,李渊此时已61岁而第六子李元景年仅9岁,李渊对朝政心有余而力不足,铲除李世民难以再压制关陇贵族,株连政变人员会激怒关东将领,李世民继位是关东士族、关陇贵族与李唐皇室共同选择。

若李世民非李渊嫡亲兼关陇贵族,即便战功卓著且能力非凡弑君也必败,血脉基础是李世民登上皇位的重要因素,而李世民屠戮李建成与李元吉血脉是其难以抹灭的污点。

玄武门之变

综述:“陈桥驿兵变”远比想象凶险!

赵匡胤虽是殿前都点检,名义统御后周全部兵马,但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禁军诸指挥使各有派系,朝臣世族竭力削弱职权,兵变夺权堪称九死一生,当了皇帝尚且惶恐难安;

李世民亦高祖李渊嫡子,太原时便积极谋划起兵,削平割据加快唐朝统一,封天策上将置百官僚属,血统与爵位与储君无异,玄武门政变更早有预谋,朝野舆论平息皇权稳固;

因此,黄袍加身确实容易,但夺取皇位并坐稳江山不容易,“陈桥驿兵变”对赵匡胤而言太过仓促,却凭借仁德感化功勋旧臣避免伤亡,远比唐太宗李世民诛灭亲族更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宋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

  • 李建成手中的王牌大将,李世民都忌惮不已,却被一神婆给忽悠死了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之初,北方的燕王罗艺于泾州起兵反叛,一路南下攻占豳州,有长驱直入,攻入关中之势,可以说罗艺这个人原本就是隋末动乱时期的一方枭雄,但他起兵的时机选错了. 他最后的结局是,大军尚未攻入关中 ...

  • 杂论——隋唐时代长安与洛阳地位对比

    摘要:隋唐时期,是长安和洛阳并立成为中国政治中心的最后一个历史时期,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具体情况的对比和分析,得出长安在隋唐时期的地位总体仍较洛阳为高的结论,并就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和经济因素进行了深 ...

  • 唐高祖李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因李世民的缘故被看低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当然不可能是一位平庸之主. 并且在开国皇帝中,平定天下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确定自己优势地位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快. 李渊祖父是西魏开国的八柱国之一,是关陇集团集团内的顶级贵族.但 ...

  • 知子莫若母,赵匡胤黄袍加身,赵母不意外。(两宋繁华往事146)

    岁月如梭. 当四娘子年近花甲,她的人生,再次迎来巨变. 公元956年,相伴40年的丈夫赵弘殷去世.终年58岁.年少时,正厅门后短短的凝视,约定了一生的缘分.40年来,身处乱世.飘若浮萍,相濡以沫.不离 ...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定国号为“宋”?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由殿前都点检(禁军统领)改任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8岁的周恭帝柴宗训之命,领兵北上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当行军至距离都城开封东北二十公里处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 ...

  • 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中国这块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 ...

  • 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不是赵光义所杀?

    大宋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公元976年,东京大雪. 雪夜,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宫饮酒,并屏退了太监和宫女,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远远望去,在烛影之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谦让. 喝完酒,已是半夜三更, ...

  • 赵匡胤黄袍加身,不仅剧情抄袭,吃相还很难看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家喻户晓,在这样一个桥段中,赵匡胤丑态出尽,他竭力掩饰着对皇位的觊觎与渴望,努力表现出无奈的样子,同时斥责着身边的人为了荣华富贵,让自己"被迫"当上了皇帝. 其 ...

  •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赵匡胤任禁军军官.郭威死,周世宗即位,升为殿前都点检.世宗死,恭帝即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于960年称帝, ...

  • 周世宗柴荣去世后,其生父仍在世,看看宋太祖赵匡胤如何对待他的!

    说到柴荣,可能不熟练历史的,大部分人都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说到赵匡胤,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无人不晓,"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都是出自 ...

  • 2019国际老爷节:4古安营宋太祖赵匡胤(预览)

    2019国际老爷节第4场,古安营宋太祖赵匡胤. 古安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云落镇南部与梅林交界的地方,其以古安香里大瀑布闻名普宁,也因其村边是盘龙阁,每年神落天之后,来拜北帝爷的挤满了路,人山人海,而颇有 ...

  •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是死于弟弟赵光义之手吗

    历史上最难揭开的悬案,恐怕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了,这也是成语烛影斧声的典故,那么赵匡胤之死是一个怎样的经过呢? 烛光斧影这段历史主要讲述的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传位其弟赵光义(赵匡义)的故事.古代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