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谁说过年没年味?那是没见他们村!

导读  

当下确实有不少人感叹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甚至春节都不想回家了。记忆中的社戏、舞狮、荡秋千、敲铜器、吃酒席、看烟火、唱大戏等等慢慢的不见了踪影。春节的街道空荡荡的,我们的内心也是空荡荡的。。。

小时候过年,那才叫过年

2017年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一,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下笔者和数十位新媒体人一道先后走访了濮阳市开发区前漳消村、马辛庄村和华龙区岳村镇东田村、东北庄村并分别与各村的文化协管员、群众聊天。一天走访下来,笔者得出了一个结论:谁说过年没年味?那是你没到他们村!

1、开发区濮水办前漳消村

我们走访的第一站是开发区濮水街道下属的前漳消村。还没进村就听到了热闹的锣鼓声,村里的街道不宽,仅能容下一辆车子前行,道路两侧的墙壁上画满了宣传民风民俗的漫画。

一走到村委会的广场,就看到村里的秧歌队、舞蹈队正在卖力的表演,周围簇拥了一大群叫好的群众。划旱船、骑毛驴、抬花轿、耍大头、小猴戏、敲锣鼓、扮地主。。。这些儿时的记忆一下子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映入眼帘的画面正是记忆的年味

像我一样,同行的小伙伴们都在第一时间掏出了手机,就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我们迫切需要记录下这熟悉而陌生的画面。“熟悉”是因为它们时常出现在我们的梦中,“陌生”是因为它们在当下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得越来越罕见。

对很多成年人而言故乡其实并不崇高,也不温存。故乡甚至是苦难和心酸回忆的代名词。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也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也许只有在过年,我们才能找到些许生活的寄托。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毫无资格享受精神文明,所以过年的狂欢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划旱船、抬花轿、扮地主、骑毛驴这些过年的表演其实是我们当年每一个人向往的真实生活。那时候家里都穷,没钱游山玩水,没钱坐花轿,没钱骑毛驴,没能力当地主,所以我们把美好的寄托放在了春节的表演上。

过去的民俗表演其实是我们对生活的寄托

村民冯爱竹是前漳消村的文化协管员,承担了政策宣传、图书看管、文体活动组织等10余项职责。10年前,她就开始带领村里的妇女跳广场舞,一开始大家碍于面子,参与者不多,后来在冯爱竹的坚持下,他们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40人。2016年中旬,濮阳市出台《基层宣传文化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县聘、乡管、村用的模式,公开选拔了一批有专长、有热情、懂文化、会宣传的协管员,冯爱竹就顺理成章的当上了濮阳市的第一批乡村基层文化协管员。

冯爱竹(右)和濮水办文化协管员孙勇善

冯爱竹在镜头面前显得很羞涩,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第一次只有3个人扭扭捏捏的参加。可是刚一跳起舞,她们发现自己开心了,“妇女跳舞时你能感觉到她们真正是活着,她们心中的快乐,激情,心中那种对生活的向往追求,都在跳舞中间迸发出来。 其实很多农村妇女心中不快乐,她活得很憋屈,这种快乐给了我们力量 ”, 于是渐渐发展到现在周边村的妇女都跳起来,还定期举行舞蹈比赛,参加市里区里的演出,去年还获得了一等奖。”

冯爱竹带领姐妹们在跳舞

就这样前漳消村妇女们心里的浪漫种子开始发芽,男人们也受到影响。不知不觉间,村民的整个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变化。濮水办的文化协管员孙善勇老先生就给我们说到“过去村里打麻将的、聊闲话的、婆媳关系不和的、不重视孩子教育的,现在几乎没有了,整个村里面一团和气,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现在的前漳消村可是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村!”

村里的标语:树文明新风,过暖暖新年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前漳消村还是河南坠子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该村的河南坠子戏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著名的盲人坠子琴师张志学就是该村人,他的仿声琴技,能摹拟戏曲、锣、鼓、号、唱及百鸟鸣叫,形象逼真、可以以假乱真被誉为“一万二千能”。

文革期间,该村的坠子剧团相继解散。2015年前后,在区里的大力支持下,前漳消村漳播坠子剧团隆重成立。团长陈全民向我们介绍:目前,漳播坠子剧团每年都要演出70-80场,深入乡村、城市社区、广场,学校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已然成为濮阳市民间戏曲推广的排头兵。

陈团长向我们介绍漳播坠子剧团的情况

在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况:与其他地方的乡村小学“冷清无人”相比,前漳消村小学人满为患,生源火爆。根本原因就是该村良好的民风和教育传统。自从村里的文化活动开展以来,老百姓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变了,学国学的、练书法的、学唱戏的,良好的民风得到了传承。

天真快乐的孩子们

抬花轿表演

2、开发区皇甫办马辛庄村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位于濮阳市区西南角的皇甫办马辛庄村。这是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农村社区,几年前村子里把原先740亩的老宅基地和废弃地中的500亩进行出让,剩余240亩由开发商为村民建设了这个美丽的天一苑小区。

天一苑小区一瞥

该村的文化协管员郭丽华是个高学历的女同志。生态农业、健康养生、乡村旅游,这些时髦的现代词汇在她嘴里层出不穷。

郭丽华在和我们交谈

据郭丽华介绍,他们村最大的文化特色的就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唱秧歌”,这种载歌载舞、带有说唱性质的表演艺术可以追溯到晚清。“唱秧歌”又叫“大秧歌”,是马辛庄独有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起源于清朝,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在中央电视台《大年小戏闹新春》节目展播。

唱秧歌表演

据介绍,马辛庄唱秧歌是带有派唱、点唱等表现形式和伞头、甩白子等固定角色的一种民间舞蹈。唱秧歌由清末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作品以封建社会为背景,塑造了社会现实下的小人物,反映基层人民的生活情况,唱词带有地方语言特色,豪放易学、通俗易懂,在民间广为流传。

“唱秧歌”第四代传人马红顺

“唱秧歌”第五代传人马运山

去年三月份,由郭丽华牵头组织的濮阳首届“乡村桃花节”在马辛庄隆重举行。当时有数万人到访马辛庄参与了他们的乡村特色游活动。“赏桃花源风情”、“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唱秧歌’表演”、“吃劈柴炖巴马香猪肉大烩菜”、“品濮溪农庄自酿葡萄酒”等项目,已经成为马辛庄的旅游特色。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今年他们会联合濮阳大学一起搞“第二届桃花节”,目前相关准备工作正在推进。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马辛庄的文化建设已经向产业化发展,尤其是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走在了濮阳农村的前列。文化协管员郭丽华的葡萄酒也已经销往全国各地,这位面目清秀的女孩子正在成为马辛庄乃至全濮阳的靓丽新星!

马辛庄村的舞蹈队在表演

马辛庄的图书馆是濮阳图书馆的分馆

3、华龙区岳村镇东田村

东田村文化协管员郝群让

华龙区岳村镇东田村不大,人口仅500余人,村里将近一半家庭的男人都在出国打工,这个一度贫困的小村是远近闻名的“出国村”。男人出国了,女人怎么办?剧团出身的郝群让当上文化协管员以后,决定把村里的妇女组织起来,搞文化活动。

东田村的舞蹈队

今年春节,他们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每一天都有文艺活动,出国回来的男人们都惊讶他们爱人的变化,以前不爱说话的变得活泼了,以前婆媳关系不好的现在关系很融洽。

4、华龙区岳村镇东北庄村

东北庄正在表演杂技的小女孩儿

东北庄在濮阳非常火,是远近知名的杂技之乡。这里的春节是最热闹的,每天大约有5万游客涌入他们村里。文化协管员刘大伟最近非常忙,因为村里的游客太多,他们每天都在演出场地维持秩序,做好疏通。

文化协管员孙大伟

东北庄是中国杂技艺术重要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杂技之乡”,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濮阳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两年来,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杂技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把东北庄作为加快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濮阳市华龙区以打造濮阳特色品牌和旅游胜地为目标,累计投入1.6亿元,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单体杂技博物馆和杂技艺术学校、杂技文化广场、人工湿地、杂技故里文化街、民俗杂技大剧院、仿明清杂技小院、娱乐园等基础设施项目,园区建成区面积达270亩,初步具备了接待游客旅游观光条件。

编后语

盘鼓队、秧歌队、广场舞、民俗表演、坠子剧团、乡村图书馆、体育器材室、最美婆媳评选、民风民俗教育、文化协管员、杂技。。。这些广泛存在于农村社区中的文化元素组成了中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宏大蓝图。

“美丽乡村”不仅仅指的是村容整洁、建设统一,更多的是对农村社区文化的挖掘、推广、弘扬。乡村文化协管员正如辽阔草原上的星星之火,总有一天会点燃乡村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故乡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味也有了更丰富的味道。

王蒙曾回忆他小时候过年的场景:“小时候过年特别激动,因为能吃上一顿肉,因为包饺子,因为穿一件新衣服。”如今,天天吃肉也不是难事,只要愿意可以顿顿包饺子。年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味道,吃肉包饺子早已不是衡量标准,从吃的、穿的到用的,一切都在变化。其实年味不是淡了,而是变了。

过年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根植其中的年味永远不会消散;表达幸福的方式或有不同,但对幸福的追随不会停歇。且将怀念置于心底,迎接并享受不一样的年味,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长大,他们也许会怀念现在的年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