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愿意 路有很多条

 【按】这是《长江商报》对我的采访文章,感谢姚德春、孙莎两位记者。

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寄语落榜生

  李开复国际知名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在美国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多媒体部门;曾担任 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2000年升任公司副总裁,调回总部负责自然界面部。现任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工作之余,李开复非常关心中国青年的成长,致力于帮助他们成为国际化的人才,他写的多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在广大学子中间广为流传。

  我们都渴望成功。但是,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殊原因,在高考的关口,没有把握机会,失去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然而,失去一条道路,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成功的希望。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还有更多条通往成功的路等着我们去开拓。

  日前,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对落榜生说:只要你愿意,路有很多条。

  【关于学习】

  必须志在必得地完全投入

  记者:您的事业一帆风顺,求学之路也是这样吗?

  李开复:刚上大学时,我进了法律系,因为我天真地认为,自己有很高的政治天赋,我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位律师或一位政治家。不料,情形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样。我在专业课上提不起精神,成绩也不好。最终,我决定放弃政治和法律专业的学习。幸运的是,学校允许学生转系,而且,我当时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最爱——计算机科学。我并没有为自己花费了一年的时间而懊悔。我认识到,那不是我想从事的事业,我没有在那里用掉我的半生甚至毕生的时间才是我的幸运。

  记者: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现在多数家长、学生仍把高考看成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您怎样看待这一情况?

  李开复: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只要你愿意,路有很多条,自考、出国、民办学校都是不错的选择。实际的选择,一方面要看你的志愿、决心、耐心和经济状况。另一方面,要看自己的天赋和考上好学校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决定读书,你必须下定决心,志在必得地完全投入。

  假如你不想继续读书,可能更好的出路是培养技术方面的能力以便找份工作。当然,那样你就要接受文凭的缺位对你事业上的局限。

  【关于讨厌看书】

  须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

  记者:有的落榜生很聪明,就是讨厌看书,有的人甚至一看到书就头疼,您对此怎么看?

  李开复:不要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在瑞士,很多人最向往的工作是做一个钟表匠。其实,任何一个社会,需要的博士、科学家、律师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的才华和兴趣是做一个“技工”型的工作,也许不要强求高考更合适。

  但是,如果你只是学习方面的障碍,那么你应该理解无论动手能力再强,实践能力再强,也要通过书本汲取他人的智慧。导致看书头疼的原因有很多。你选的专业对不对你的胃口?还是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我想你应该找出不能集中精力看书的原因,这是帮助你恢复自信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记者:怎么才能克服讨厌看书这个顽症呢?

  李开复:一个人必须知道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能否吃苦付出代价去实现这个理想,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专心投入读书,就必须接受目前以及将来的现实。想成功就必须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据我所知,大部分成功者无论是什么学历出身,都必然是喜欢读书爱思考的。克服这个顽症,我觉得关键还在于要学会如何把握和控制自己。

  【关于三流学校】

  一个人的成败不是看学校

  记者:除了落榜,我们更多的学生进入了二流、三流的学校学习,进入这些学校学习的学生出路是不是窄了许多?

  李开复:一个人的成败更多的是看自己,而不是看学校。看过《成长》一书的同学都知道,中国25年前最好的学校里最好的少年班出了一个张亚勤,但是也同样出了许多后来默默无闻的学生。一个优秀、努力、自觉的学生,进了最顶尖的学校,他能达到“最好的自己”的成功率也许是90%,进了一个不错的学校,他的成功率也许是85%,而进入一所二流学校,他也有70%的成功率。而一个堕落的学生,进了任何的学校,他的成功率都是0%。当年我申请大学时, “顶尖”的哈佛、斯坦福都没有收我,而我进了“不错”的哥伦比亚大学。然而我没有选择堕落,我把握了我85%的机会。希望更多的学生也能够把握住他们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堕落的人。

  【关于培养自信】

  首先不要小看自己

  记者:对于落榜生,会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他们该如何调整心态,从落榜的阴影走出来?

  李开复:中国学生的父母普遍期望值很高。落榜后,很多学生沮丧地认为对不起父母。但我们应该看到,对学校教育并不适应的人的确有很多。“差生”中有的心灵手巧,有的具备稀罕的天赋,有的要等到工作后才像雕琢完毕的璞玉一样光彩照人。

  记者: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高考失利给予考生最大的打击可能就是自信,你是如何培养自信?

  李开复:自信的秘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中国有句古谚: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值得看重和发挥。

  我记得我11岁刚到美国时,课堂上一句英语都听不懂,有一次老师问“1/7换算成小数等于几?”我虽然不懂英文,但认得黑板上的“1/7”,这是我以前“背”过的。我立刻举手并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不会“背书”的美国老师诧异地认为我是个“数学天才”,并送我去参加数学竞赛,鼓励我加入数学夏令营,帮助同学学习数学。

  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认可给了我自信。我开始告诉自己,我有数学的天分。这时,我特别想把英文学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提高了我的自信,也帮助我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养自信,首先不要小看自己,从成功里获得自信,从失败里增加自觉。

  【关于自己】

  希望更多人走向成功

  记者:2005年,您给中国学生写出了第一封信,到现在,您已经是写第七封信了,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做这件事?

  李开复:一是责任感,我在中国看到了许多有潜力的青年没有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我看到了很多有潜力的企业没有获得应有的成功,我也看到了很多高校和父母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方式。我希望能把我自己在世界一流的学府、世界一流的企业所看到的和所学到的,用中国人易于理解、易于吸收的方式表达出来,帮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

  二是使命感,我出生于热爱中国的家庭,受教于进步的美国学校,我是一个跨越中西文化的代表。我愿意做一个指路人,帮助中国青年远离困惑,步入卓越。

  三是感情,在和中国青年交流的过程,我感到的不只是责任、机会和潜力,我感到了广大青年学生无比的真诚,他们的真诚最让我感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