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烟花,桃枝枯哑,我已老了风华!

音频内容更全!

1

2017年冯小刚拍了部电影叫《芳华》,我看完之后感觉冯小刚老了,拍不出什么好片子了,他开始回忆了。

《芳华》里有冯小刚的故事,更多的是编剧严歌苓的故事。美籍作家严歌苓和冯小刚都是58年生人,都是大院子弟。大院子弟是新中国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用类贵族的视角看自己的生活和这个国家,所以既高高在上,又不无深刻,王朔就是典型的代表。既招恨,又招爱。当然,这样的算好的,也有只招恨的。

《芳华》的故事大多是严歌苓自己的,当然是冯小刚的视角。如果从男女视角来看,这部片子还是个纯男权视角,女人演,男人看,男人看女人。

华是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芳是花的香气,芳华就是开花的年代、最有香气的年代。比喻青春年华,不让芳华虚度。

可知道不让芳华虚度的时候,一般都是芳华已逝,早已白头。

“芳华”亦作“芳花”,香的花。《楚辞·九章·思美人》中说:“芳与泽其杂糅[róu]兮,羌芳华自中出。” 芳香与污秽的味道杂混一起,花香终会卓然自现。

与芳华相近的一个词是风华,风韵和才华的意思。

风华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中国人讲究风韵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代表人物就是嵇康、阮籍等后人所谓的竹林七贤。其实,这些人在常人眼里大体是精神病,也就我们常说的,有点疯。

南朝时有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叫钟嵘,他写过一本著名的诗歌评论叫《诗品》,他在书里说:“(诗)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意思是,诗好比喝了春酒时说的话,都是真话,如万里无云,里面体现的都是风采和才华,那是农家说的话能比得了的啊。

《南史·到溉[gài]传》里说:“ 溉,长八尺,眉目如点,白晰美须髯,举动风华,善于应答。”

到溉是南朝梁的大臣,也是个文学家。说他身高八尺,眉目清秀,不但长得白,还有漂亮的胡子,一举一动都显得有风采和才华,还能说会道。

《南史·谢晦传》中也说:“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 谢晦是南朝宋的宰相,谢混是东晋大富豪谢安的孙子,说他的当时风采才华是江南第一。谢晦是谢混的后人。

南朝时比较喜欢“风华”这个词,讲的就是这个人有风度和才华。“风华为江左第一”的江左就是江东,也就是现在江苏浙江,在这样人才辈出的地方,风华第一,也叫风华绝代。

这主要是魏晋的遗风,还是曹操开了这个先河。因为他自己的出身不好,他父亲的太监的养子,所以曹操就比较讨厌讲出身,他招揽人才时就看风度,论才华,而不看出身,叫唯才是举、唯能是用。

2

风华这个词被当下中国人熟悉是因为风华正茂这个词。

风华就是风采、才华;正茂是正旺盛。比喻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风华正茂的版权归毛泽东所有。这一词出自他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沁园”是东汉明帝、刘秀第四个儿子刘庄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毛主席比较喜欢填这个词牌的词,我们熟悉的还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雪》做得比较晚,是长征之后所作。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作得比较早。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想起了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时的情景。那时刚20出头,1925年,他已32岁了,有了两个孩子。

无论怎么说,《沁园春·长沙》的上阕都是写景的佳作,也成就了无数画家。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我们不去谈革命的政治目标,近代革命都源于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追求的目标是自由。最终法国成了自由的象征,法国并把自由的价值观输出到了美国,送了一个自由女神像去。

“万类霜天竞自由”也是那个年代中国年轻人的向往。

接着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时还没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想法。

词的下阕是回忆,回忆里带了很多惆怅。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这首词最经典的是后面这两句: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当年万户侯”是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翻版,而视“万户侯”为“粪土”比陈胜的“相宁有种乎”境界要高,陈胜是想做王侯将相,但视如“粪土”就没有要做“万户侯”的意思。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最后这一问其实有点泄气。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回忆就是向后看,是珍惜过往,也就没有那么积极了。

但能造一个词的人还是很了不起的,风华正茂,也许是无数人的怀念。

3

可人风华正茂的时候往往是无知的,不但对正茂无感,还总觉得有些青涩。

风华与芳华差一个字。芳华的芳是味道,风华的风也是味道。

风,是个很抽象的词。什么是风?风从哪里来?气压、气流的解释太枯燥乏味了;风,很神秘,来无影去无踪,看不到,摸不着,可我们又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中国古人对自然中的风是一个非常概括的理解,风是八面来风。

《说文》中对风的解释是八风,风动虫生。

其实甲骨文的风是凤,但到了《说文》里把小篆里面的凤眼说成了虫,这样,这个错误就延续了下来,误积非而成是,这样的事很多。

那么风华的风是什么味道呢?

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都是神化看待的,有风就有风神,风神就有一个具体形象了。但中国古人不去研究神干的事,因为神的领导是上天,天有天道,人管不了,我们叫顺其自然。

所以,汉字当中的这个风一定是中国人能有现实感的东西,而不是大自然中的神秘现象。

说公元前65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恒公小白带领北方七国同盟去攻打楚国,楚国的国王是楚成王叫芈恽,就是《芈月传》的芈。

他问姜小白,我们楚国和你们齐国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中间还隔着那么多国,“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你凭什么来气势汹汹来打我呢?还讲道理吗?

小白说,我要“尊王攘夷”,因为你不尊重周天子,你就是夷族,所以打你,跟 “风马牛不相及”没关系。

这里有个典故“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是什么牛马呢?

发情期的牛马。

风指动物发情时的气味,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是,离的太远,发情牛马发出的味道彼此都闻不到。之后引申为风流、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又由这个意思引申为风气、风俗、风尚。这才有了诗经里的《国风》。

人生的可悲之处是,能体会风华的时候、你有骚味儿的时候,感受到的是青涩,往往是当风华已过的时候才回忆当年的风华正茂。

可惜,早已力不从心了。

几度烟花,桃枝枯哑,我已老了风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