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疫情下的“寒冬”,濮阳多位非遗传承人面临生存压力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措手不及,这场建国以来最大“瘟疫”带来的冲击波影响到了每一个人。在强大制度优势和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全国人民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战斗,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也在稳妥推进。
濮阳是一个非遗大市,各类非遗作品和传承人层出不穷,按照过去的经验,以往的春节是很多非遗传承人的黄金时期,庙会、集市、各种展览、博览会等都是他们大展拳脚的地方。然而“过于突然、范围波及太大”的疫情让整个行业处于几近停产的状态。
据了解:濮阳的很多非遗传承人在老家早已没了耕地,有的为了潜心研究艺术,变卖家产进行非遗传承。本次疫情使濮阳文创领域受到重创,多位非遗传承人遇到了销售困难的问题,生存压力极大,急需引起社会关注。
濮阳著名民间工艺大师,陈氏绢艺的传承人陈志锋告诉笔者:疫情发生以后,国内很多工艺品展览活动被迫取消,国外的很多订单也因为疫情原因被迫撤回,造成的损失很大。后疫情时代,人们的购买力明显减弱了,传统手工艺作品销售将会步入寒冬。
王氏刀书画的传承人王玲玲为了研究非遗刀书画,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潜心学习刀书画6年,好不容易有了销售门路,正要开始大展宏图的时候,又赶上了这次疫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一分钱收入了。现在老公和她的关系非常不好,认为她不务正业,强烈反对她继续从事刀书画传承创作。
我市著名面塑手艺人陈正达也遇到了一屋子作品无处销售的窘境。“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多好东西闲在家里,确实有点心疼。”“疫情当下,我们不怕经济受损,在好好活着、健康防御的前提下,不能丢掉传统艺术。”陈老师如是说。
疫情笼罩之下,濮阳的各类非遗项目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与制约,情况似乎比想象中的严重。原材料紧缺、货源不足、客源冷清——生产和销售环节出现困难,银行贷款压力大、现金流跟不上、人力成本增大。笔者了解到,濮阳很多成规模的、有信誉的非遗企业尽管出现连续亏损,但仍在艰难支付员工工资、缴纳社会保险等,企业贷款也仍然按月给银行支付利息。
在无法可持续的情况下,濮阳的非遗传承人还能坚持多久,我们不得而知。有一个值得反思的例子是:当年,清丰的非遗产品“双庙黑陶”因为缺乏市场化运作,无人传承,现在已经销声匿迹,成为濮阳非遗史上的一大遗憾。
不可否认,经济收益不佳是非遗的“老大难”问题。
“那个年代那个时期它存在,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有一些工艺品样式老旧,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日常需求了。”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有些非遗产品在市面上无人问津的结果。但是非遗产品因为传统技艺的稀缺性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手工制作带来的温度感是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大家不要过于悲观,困难总会过去,有关部门也在积极主动的解决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通过'自救+帮扶’两条腿走路,一定能很快渡过难关,生产、销售和发展会逐渐走上正轨。”
谈及未来,濮阳市文联副主席王濮方依旧信心满满。他还建议,在当前形势下,通过政府牵线搭桥,联合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网络名人和电商平台,适时推出权威的非遗直播活动,向大众普及优秀非遗文化,让非遗系统掀起一阵直播热,或许能找到一条生路。
更多阅读:
主 编丨洪博 编 辑丨陈小喵
大嘴文案工作室原创出品
商业合作VX:185393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