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变而兴”——2021中国零售创新峰会合肥举办
灵兽按
未来,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方向将走向哪里?
作者/楚勿留香 ID/lingshouke
2021年的中国零售企业,大部分都面临着销售额和客流双降之局。
因为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各种购物渠道增多,竞争加剧,可替代性增强。
各种购物渠道增加,除了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外,线下商超、便利店、生鲜店、前置仓、社区团购等的竞争也在加剧。
甚至新兴业态不计成本的补贴,破坏了原有的商业生态和商业链条,市场份额分流明显。
二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
线上购物逐渐成为习惯,并逐步侵蚀线下进店消费的市场份额。消费者突然就不进店购物了,人都去哪儿了?
面对零售变革,内卷严重,后疫情时代,各行业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基于此,由灵兽传媒主办的主题为“活下去,变而兴”的2021中国零售创新峰会暨小业态发展大会(第七季),6月29日-30日在合肥举办。
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参展商、各零售企业创始人、高管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等700多名业内人士在会议中进行干货分享与思想碰撞。
未来,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方向将走向哪里?
如何应对疫情后时代的销售、客流“双降”
在超市发常务副总裁赵萌看来,疫情催化了生鲜电商的进步,也催化了人们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要理解和接受顾客的改变:一部分顾客一定会在线上购物,也会有一部分顾客会跑出来买东西。
线上与线下不能完全替代,可能会成为每个顾客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天气不好就在线上买,但有时又想看看人间的烟火气,那去线下看看也不错。
“什么能干掉你?一定是过去你赖以生存的优势被别人超越了。我们每个零售商都要思考的是现在所有渠道都碎片化,任何渠道都可以购买商品时,顾客到店的理由是什么?”
去年尼尔森做了12000个样本的线下调研,消费者线下到店的理由主要有三个:第一,方便到达;第二,便利,要迅速找到需要的商品;第三,便宜。然后,才是性价比、高品质等因素。
赵萌认为,商超实体门店在竞争中活下来要靠两点:第一,零售商的专业能力和核心顾客的运营能力;第二,是价值优先的差异化产品。
为此,超市发围绕生鲜等目标品类推出了差异化定制化的单品。同时,也要求店长推销这些单品,每周的周五、周六、周日只卖三天,所有店长按销售进行排名。“我们希望通过前期奔跑的机制把量跑出来,给采购更多定制的机会。”赵萌称。
比如,订制的盐田虾,3天卖了70多万;订制的牛腩块,59元/公斤,3天也卖了70多万。
超市发鼓励门店做个性化的口碑美食。
赵萌表示,“超市发经常给店长们强调一个概念,要用馋打败懒,因为生的东西不行了,各个渠道都在卖,我们就用复合吸引力吸引顾客到店。”
此外,肉禽品类在生鲜中占比非常大,“超市发销售的肉有一点特别,猪肉都是特别精选,在过去23年里,超市发的肉从来没有降低过品质,肉联厂也为超市在特级上加了精选,在此基础上,超市发仍在做品类的超越。”
超市发的一家门店,做了40个猪肉单品的精加工。而同类企业,包括电商企业,其猪肉单品都没有超过20个。
赵萌强调,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在精细度上超过电商的标品。因为不同的菜,需要不同的部位,要做更深入的附加值的带动,才能让顾客进店。“如果卖一样的商品,就只能打价格战了,价格战又不是实体门店擅长的。我们只能从增值里做文章。”
在超市发的卖场一直强调,要卖生活方式。
“超市发一直在思考我们带给顾客的价值是什么?顾客为什么来?为什么不来?如何能够让顾客喜欢我们。” 赵萌表示,“我们要卖生活方式的组合,怎么搭、怎么吃、怎么喝?要很诚恳地为顾客给出我们觉得特别专业的生活上的组合。”
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
安徽七货街则是坚持“全球大牌,正品低价”的方向,让其150多家零食门店在5年间遍布安徽省内的诸多城市。
安徽七货街董事长张玉海认为,品牌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七货街可能不是这个品类的唯一代表,但一定是这个品类当中最核心的代表之一。比如,说到可乐,大家就会想到可口可乐,吃薯片可能就会想到乐士,品牌是牢牢抓住消费者心智的核心代表。
张玉海希望当地消费者要吃高端零食就会想到七货街。
同时,张玉海认为,低端商品没有竞争力,大牌则不同,从消费升级来看也是如此。
“消费永远都是在升级的,高端大牌永远不会被淘汰。”张玉海称。
从全世界的奢侈品来看,2016年到2020年奢侈品的复合增长率一直在增长,尤其是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奢侈品逆势增长60%。“十年前的包,1万元钱,同款包今年就是3万,同样材质、款式、品牌,任何东西都没有升级,只是价格在不断地增长,”
七货街强调高端,只卖最好的商品。
以果冻为例,“喜之郎”果冻并不是七货街的首选,但“喜之郎”是国内的第一果冻品牌,所以必须要有。但七货街主推的是进口果冻,比如雪之恋、可康cocon等,价格可能是喜之郎的两三倍,但品质非常好。
同时,对非常年轻时尚的果冻品牌,七货街街只卖陶吉和巧妈妈。
张玉海表示,只有通过引入更好的品牌来与门店自身品牌的调性相吻合,这样消费者才能对门店建立更好的认知。
这也是七货街区别于其他零食的最大不同。
蚂蚁商联董事长吴金宏表示,自有品牌将迎来重大发展,或能构筑企业独有的商品护城河。未来3-5年,中国50%的中小零售企业可能都不会再存在了,因为市场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零售企业都需要线上化?不同的行业和企业,选择可能并不相同。
线上化、数字化,做不做?怎么做?
lDG资本董事总经理孙宇含表示,2025年即时电商将达1万亿,社区团购规模将达2万亿,B2C规模将达3万亿。线上化率将达17%,到2025年通过超市支出市场将达12万亿,线上渗透率将达50%。
从数据也反映出,未来传统超市需要市场下沉、需要创新、也需要线上化。
创纪云联合创始人&CEO叶为民一直提倡零售业的线上化和数字化。
早在2019年5月,叶为民就曾明确地表过一个观点:在面临数字化及全渠道趋势变革前,以“线下起家”的实体零售企业必须做出抉择。“如果零售企业不及时跟进,大家都不会有太多的机会。”
彼时,叶为民强调,零售企业面临的现实是:消费者已经在线化,其购物行为及购物渠道均已发生变化,他们注重的不仅是购物的结果,还有购物的体验过程。如果零售企业的员工、会员、商品、服务和管理不能在线化,一定会被消费者所抛弃。“只不过,这个进程可能会持续几年。”
很多实体零售企业原本可以借着疫情“一切线上化”的趋势,将“线上化”转化为企业自己的实际能力。但遗憾的是,很多实体零售企业并没有抓住机会。
在此次2021中国零售创新峰会上,叶为民从数字化维度分析了零售企业面临的现状,尤其是消费者已经被标签化和数字化的当下。
叶为民表示,整个零售行业分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产品为王。零售企业用商品竞争、争夺消费者;第二阶段,是流量为王。线上和线下充分融合,特别是把消费者从线下引到线上;第三阶段,是用户为王。最核心的是人的经营,让员工在线,能够驱使商品在线、用户在线、管理在线和供应链在线。
“在大的变革下,要顺势而为:一是,数字化;二是,线上线下融合,要强化自身的优势。”叶为民称。
实体零售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要顺应市场的趋势,并强化自身优势。
一是,通过实体门店,更有效更高效的和消费者之间进行触达和互动;二是,有线上和线下两个场景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给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而非冷冰冰的搜索。
同时,通过数字化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能通过数字化的工具对员工进行赋能,让其更有效地触达用户,经营用户。
实际上,当下传统商超、生鲜店等业态的顾客正在被分流,尤其是疫情后更加明显:
一部分,流向了淘宝、京东等平台电商的零售业务;另一部分,被各种线上“买菜”的电商“截胡”;还有一部分,被线下具备线上能力的企业所“接收”。
其所覆盖的品类已经逐步被蚕食和替代:
杂百类节节败退,销售很低;清洁洗护类基本被线上替代;母婴也已被海外代购和专业母婴店分流;粮油品类毛利太低,零售企业也只是“搬运工”;就连被成为护城河的“生鲜”,也已被“美团卖菜”、“叮咚买菜”、“盒马app”等到家电商和具备线上能力的企业所分流。
对传统线下店而言,生鲜已很难构成竞争壁垒,其原本覆盖的3公里范围,已被“30分钟到家”和“一小时达”的电商所蚕食。
线下零售企业在没有独特商品力的情况下,很难应对诸多竞争。
一部分线下传统零售门店正逐步被消费者所抛弃,在“电商”和“到家”不发达的城市,尚有市场机会,但时间窗口可能也不会太久。
“线上化”大潮势不可挡。
如何建立壁垒?
江西乐豆家就靠着独特的近场消费场景打造了核心竞争力。
乐豆家便利店辐射半径5-50米,10分钟商圈。在如此非常短小的商圈当中,必须保证店铺的运行效率足够高,才能够活下来。所以必须重构店铺的经营效率。
“我们叫即刻满足,同时用钱买效率和时间。”乐豆家创始人&董事长杨翔表示,“近”和“超高频”是乐豆家的核心竞争力。
便利店的购物频率3次/天,每周21次,已经超过外卖和卖菜的交易频率。基于此,乐豆家设计整个店铺的产品结构和履约方式。
第一,是便利;第二,提供的是一个相对比较宽的商品选择范围,解决客户的应急需求,同时不断地提高我们的餐饮比例。
此外,便利店还有另外一个核心——时间的便利。24小时营业并不一定为了业绩,为的是客户的安全感。“晚上12点钟以后回家,整条街都是黑的,只有24小时便利店开着,这时顾客的需求如果在便利店里得到解决,其实你得到的是客户的极度信赖,而不是十几元几十元的消费。”杨翔表示,“晚上客户的应急性需求满足,极大的反向促成客户的安全性的提高,所以24小时营业是便利店很核心的要求。”
杨翔认为,大规模复制、渠道建设优势和相对较长的保质期时间,3-7天,做到产品口感复原度90%,但又有工业化的优势,标准化、食品安全和大规模生产,“这是我们乐豆家的核心竞争力”。
以茶叶蛋为例,月销百万颗,同比增长25%以上。茶叶蛋是便利店标品,今年乐豆家对茶叶蛋进行了升级:第一,蛋黄必须在煮30分钟以内就能入味;第二,剥茶叶蛋必须跟削苹果一样的;第三,价格不能超过20%。
蛋是可以做到煮制指定时间内渗透到蛋黄里面,关键在于养殖和饲料。蛋的蛋壳强度是可以通过养殖调整。“经过下半年的更新,我们茶叶蛋的销售同比会有一些增长,不断地精进,原有的一些单品依然会有很大的潜力。”杨翔称。
此外,29日下午还举行了圆桌论坛《到店消费者怎么请回来》,由链果供应链创始人刘水生主持。
安徽联家总经理卢健表示,对于消费者流失的讨论,取决于企业的定位。基于已损失的客流量,有哪些是必须损失的,有哪些是不应该损失的。“并不能完全说客流量越大越好。可能客单价、毛利等很多因素也都很重要,关键看企业的定位。”
联家希望往中高端走,在这个过程当中与行业发展同步,主观和客观上都会遇到客流下降的问题。同时,客流下降的过程也是客群筛选和筛分的过程。“只要我的定位和消费者心目中感受到的是一样的,我觉得就是值得的”。
同时,卢健强调,有时相对的减少客流会提高企业相应的服务水平,也会降低企业的成本。
“随着客群和消费者年龄的调整,当消费者需要我们满足到家业务和到店业务时,我们就会往这个方面努力,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但企业要讲效率,不盲从,零售是变化的,我们也在成长。”卢健称。
多点Dmall副总裁韩笑跃认为,从数据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逐年上涨,这证明不是消费者没钱不消费了,而是消费场景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餐饮零售总额的增速快于商品零售;同时,不断涌现的很多零售小业态及新兴的线上消费渠道,也在分散原本大卖场的客流。消费场景增多之后,消费开始分层。
对于卖场而言,消费者的生活地点其实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所以归根结底,是卖场原本的商品和服务无法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导致用户流失。
这时,传统零售需要做的是从对场的经营转变为对用户的经营上。
韩笑跃表示,对于现有顾客,门店要努力提高消费者进店购物频次,而新的到家销售方式则用来满足不同需求。拼团、接龙、直播等销售方式,都是在满足不同客群在购物行为上的偏好。“通过多种形式来弥补线下卖场单一销售形式,做销售形式上的增量,包括接入三方外卖平台,这都是门店在连接有需求但不到店、纯线上消费的潜在顾客。”
江苏海纳星地董事长李峰认为,要在商品一侧发力,让消费者向线下回归。
第一,要破最难的品类:
一是,顾客到店买生鲜、水产是因为鲜活安心;二是,持续培养高性价比的自有品牌商品;三是,迎接好当地的饮食文化。食材才是最好的差异化;四是,在商品要做往精、专、好、小方面调整。
精是少,超市替顾客把选品做好;“专”是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好”是好货不贵;“小”是指小包装,更匹配老龄化、小型化的家庭。
第二,情感互动。
中小连锁企业要发挥本土优势,营造与社区邻里之间消费者的良好关系。
同时,李峰强调,所有想法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好的团队。“一定要在团队能力的打造上舍得投入。”
乐豆家创始人&董事长杨翔表示:整个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整个基础设施来看,无论是外卖、到家服务、线上当日达,还是生鲜的履约能力等,都和三年五年或者八年前完全不同。“他拥有巨量的资金、人才和数据,他们不断强化商品及履约等能力,次日达,当日达,精确地对客户的服务。”
乐豆家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哪一家便利店,而是消费者。“让消费者重新进店,就要研究怎么样读懂他们,理解他们,热爱他们,这样才能够满足他们,这是一个长期值得探讨的话题。”(灵兽传媒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