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坤卦,万物之母!
坤卦的卦画组合是下面一个三爻的坤卦,上面重叠一个三爻的坤卦,合起来成为一个纯坤的六爻卦。
传统称作坤下坤上,在八宫卦的序列中称作坤为地。
《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天指的是.乾,地指的就是坤。
因为乾的基本法象是天,坤的基本法象是地。
天地化生万物,把天地的化生功能寄寓在《周易》里,就是乾坤两卦演生六十
四卦,六十四卦的爻策表示万物。
《杂卦》说“乾刚坤柔",指出乾的特性是刚健,坤的特性是柔顺。
那么坤就是柔顺的大地。
从易学原理上讲,乾是纯阳之气,坤是纯阴之气,坤阴是与乾阳对立并列的另一面。
它的作用与乾同等重要,乾是万物之父,坤是万物之母。
乾天坤地、乾父坤母,这是《易》作者为了使读者遁晓易理而拟出的一种直观具象。
从哲理上讲,它却并不是这样截然不同的关系。
《易》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太极是宇宙的原体,由混沌的元气组成的浑然一体的宇宙,两仪不过是太极的正面与反面或阴面与阳面,并不是人为地强分出来。
比如地球,它本来是一个整体,但分开来看:
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阳面,背向太阳的一面就是阴面,这就是两仪。
有了阴阳的定位,左右也就可以分出来,阴阳左右就是四象。
宇宙就是这样一个浑然的圆体,说这个浑然的圆体就是太极,说它的正反面就是阴阳两仪,说它的正反左右就是四象。
一开始并不是太极是一样东西,两仪变成两样东西,四象又变成四样东西。
这样就割裂了宇宙的统一性,不符合中国古代哲学的世界观,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会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我们见到的太极图就是在一个浑然的圆体上划出了阴面与阳面。
然而,有了两仪就有了阴阳的不同,虽未分裂为两种东西,但阴与阳所具有的性质不同了。
比如一个苹果,向阳的一面要变红早熟,背阴的一面则发青晚熟,虽然还是一个苹果,但有了正与反的区别,统一之中有了对立,这就是一分为二。
并不是非要把苹果切开才能一分为二,而是在统一体中的一分为二。
然而,既然有了性质上的不同,这种性质发展到极端就会发生质变,变成一种新质游离出来,就成为不同的两种东西,到这时候才有太极的分化作用,变出天和地,成为截然不同的两祥物体。
从宇宙的原体讲,太极的两仪是相互转化的:
因为宇宙是一个运动的整体,正与反不是绝对的,阴可变阳,阳可变阴。
乾坤不过是阴阳两极的代表符号,天地也只是阴阳的一种比喻性拟象。
抛开这些具象,深入到哲理中去观察,阴与阳就不能机械分割,而是要相互转化。
比如地球的运转,既不能硬指东半球为阳、西半球为阴,也不能硬指西半球为阳、东半球为阴,而是阴阳要不断转化,这就是阴阳互根的原理。
阴阳互根的原理在卦变中的表现,就是乾卦由坤卦变来,坤卦又由乾卦变来。
没有绝对的界限,既不是谁生谁的问题,也没有先有阴还是先有阳的问题。
阴阳都是从太极中生出,太极运动,阴阳互根,如此而已。
乾卦六爻皆刚,阳盛到极端:
下生一柔为姤,
下生二柔为遁,
下生三柔为否,
下生四柔为观,
下生五柔为剥,
六个柔爻生成就是坤卦。
这种变化模拟了太极也即宇宙的运动。
《九家易》讲坤卦时说:“此卦本乾,阴始消阳。”指的就是这种卦象上的变化。
干宝讲坤卦初六说“自姤来也”,讲六二时说“自遁来也",讲六三时说“自否来也”,讲六四时说“自观来也”,讲六五时说“自剥来也”,讲上六时说“卦成于乾",较为正确地揭示了坤卦从乾卦变来的易理。
观察坤卦的卦象,一定要注意这种卦爻的运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