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七情与健康(上)

“健康的身体寓于健康的精神”。 人的精神状态与脏腑气血的功能互为影响。调摄情志以保养精神,对保健强身大有益处。 一、情志过极可导致内脏发生疾病 脏腑气血失调,也会引起情志的变化。《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 1 .喜为心之志,“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适度喜乐,有益身心。 但过分喜乐,反能伤心。《内经》曰:“喜则气缓”;“暴喜伤阳”;“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又曰:“喜大虚,则肾气乘矣。”都说明了喜乐不节可以致病。 2 怒为肝之志,有发泄之意。气血旺盛之人,遇事愤懑于心,而产生一时的情绪波动,往往气逆上冲,勃然发怒。《内经》曰:“怒则气上”,“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 胃受肝邪,则气逆作呕;脾受肝邪,则腹胀、飧泄,消化不良。 肝伤,且会耗伤阴血,则血不养肝,导致肝阳上亢或肝气横决,而致胁痛、胸满、面赤、昏厥等症,或“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3 .忧为肺之志。人当忧愁不解时,则觉肺气不舒,精神不振,颓丧懊恢,沉闷短气。故《内经》曰:“忧伤肺”,“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 忧愁不仅伤肺,也能伤脾。“脾忧愁不解则伤意,意伤则乱,四肢不举。” 4 .思为脾之志,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长期恐怖思虑,则伤神伤脾。 “思则气结”,如人有所祈求,空怀妄想,无时或释,所思不遂,谋虑怫逆,皆可导致气滞不行,积郁中脘,而发生噎膈、呕吐、胃纳呆滞、饮食不运,日久则气血日弱,肌肉日削,精神日减,四肢不用。 5 .悲是由于伤感而哀愤所产生的情绪。《内经》曰:“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由于悲哀过度,还能伤及胞络。“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为心下崩数溲血也”,甚至“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此皆由于悲哀太过伤及内脏所引起的病证。 同时,人体本身发生病变时,也会产生悲哀症状。《内经》曰:“心气虚则悲”。 6 .恐为肾之志。长期恐惧,则能伤肾。 肾主藏精,“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阴虚则无气。” 此外,恐惧也能伤心,使“神荡淡而不收”。 同时,内脏有病时,也会产生恐惧。《内经》曰:“胆病者,心中淡淡,恐人将捕之”;“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则善恐。” 7 .“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气乱则发为痴呆、癫痫,或卒然僵仆,甚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孕妇受惊,其子可能发生先天性癲痫病。 七情有七,概称五志,盖悲忧同归于肺,惊恐同归于肾。 《景岳全书·杂证谟》曰:“惊恐虽若同类,而不知恐之伤人尤甚于惊者何也?盖惊出于暂,而暂者可复;恐积于渐,而渐者不可解,甚至心怯而神伤,精却则阴痿,日消月缩,不亡不已。” 然惊能致病,多由心气先虚,如果心气充盈,胆气充足,则虽遇险恶,亦能镇静自恃,不致惊骇。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七情过极,可以使人发病,甚至中道夭折;脏腑气血失调,也会引起情志的变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