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王开岭:消逝的“放学路上”

【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放学路上。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但是,如今的孩子不会再有了。传统街区——那温暖而有趣的沿途,那细节丰富、滋养脚步的空间,消逝了。他们像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的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1

“小呀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

下午4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膨胀的救生圈,被私家车和眼巴巴等候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累了、玩饿了再回家。

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是放学路上。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是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其中。放学路上的每一条巷子和每一个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响声,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谁家树上新筑的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难以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环节,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那个黄昏,我突然替如今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的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2

为何会丢失“放学路上”?我以为,除城市膨胀让路程变得遥远、为脚力所不及外,更重要的是“路途”变了,此路已非彼路。具体说,即传统街区的消逝——那温暖而有趣的沿途,那细节丰富、滋养脚步的空间,消逝了。

“城市应是孩子嬉戏玩耍的小街,是拐角处开到半夜的点心店,是列成一排的锁匠、鞋匠,是二楼窗口探出头凝视远方的白发老奶奶……街道要短,要很容易出现拐角。”这是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话,我以为是对传统街区最传神的描述。

这样的街区生趣盎然、信息丰富、故事量大,能为童年生活提供最充分的乐趣、最周到的服务和养分,而且它是安全的,令家长和教育者放心的。为何现在保险箱里的儿童,其事故风险却高于自由放养的年代?雅各布斯在这部书里,回忆了多年前的一个下午——

“从二楼的窗户望去,街上正发生的一幕引起我的注意:一个男人试图让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跟自己走,他一边极力哄劝,一边装出凶恶的样子;小女孩靠在墙上,很固执,就像孩子抵抗时的那种模样……我心里正盘算着如何干预,但很快发现没必要。从肉店里出来一位妇女,站在离男人不远的地方,叉着胳膊,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同时,旁边店里的科尔纳基亚和女婿也走了出来,稳稳地站在另一边……锁匠、水果店主、洗衣店老板都出来了,楼上的很多窗户也打开了。男人并未留意到这些,但他已被包围了,没人会让他把小女孩弄走……结果,大家感到很抱歉,小女孩是那个男人的女儿。”

这就是老街的能量和含义,这就是它的神奇和美感。

在表面的松散与杂乱之下,它有一种无形的秩序和梳理系统,因为它,生活是温情、安定和慈祥的。它并不过多搜索别人的隐私,但当疑点和危机出现时,所有眼睛都倏然睁开,所有脚步都会及时赶到。其实,这很像中国人的一个生态关键词:街坊。

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孩子独自上学或放学,需要被忧虑吗?

自由,源于安全与信赖。若整个社区都给人以“家”的亲切和熟悉,那么一个孩子无论怎样穿梭和游走,结果都是快乐地、收获颇丰地回到家里。而路上所有的插曲,包括让他挨骂的那些顽皮、冒险和出格,都是世界给他的礼物,都是对成长的奖励和爱抚。

在雅各布斯看来,城市人彼此之间最深刻的关系,“莫过于共享一个地理位置”。她反对仅把公共设施和住房作为衡量生活的指标,认为一个理想社区应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公共关系的繁育,而非把生活一块块切开,以“独立”和“私人”的名义封闭化、决裂化。

这个视角,对人类有着重大的精神意义。顺着她的思路往下走,你很快就会发现:我们通常讲的“家园”“故乡”——这些饱含体温与感情的地点词汇,其全部基础皆在于某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熟悉的街区内容、有安全感的共同生活……所谓“家园”,并非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和地点联结的精神概念,代表一群人对生活属地的集体认同和相互依赖。

3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的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在儿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子,不记名的影子……”朋友尴尬地说。

我无语了。这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他们会不停地搬,但不是搬家。“搬家”意味着记忆和情感地点的移动,意味着朋友的告别和人群的刷新,而他们,只是随父母财富的变化,从一个物理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物理空间。

我曾和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交谈。她说,现在的作文题很少再涉及“故乡”,因为孩子们会茫然,不知所措。是啊,你能把偌大的北京当故乡吗?你能把朝阳、海淀或某个商品房小区当故乡吗?你会发现自己根本不熟悉它,从未在这个地点发生过深刻的感情和行为,也从未和该地点的人有过重要的精神联系。

还是前面那位朋友,我曾向他提议:“为何不搞个聚会,让儿子和从前同院的伙伴们重逢一次,合个影什么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朋友怔了怔,苦笑:“其实儿子只熟悉幼儿园的孩子,小区的都不熟,偶尔,他会想起某个丢失或弄坏的玩具,但很少和人有关,他的快乐是玩具给的。”

这个时代有一种切割的力量,它把生活切成一个个单间:成人和宠物在一起,孩子和玩具在一起。我曾在一个小区租住了3年,天天穿行其中,却对它一无所知。搬离的那天,我有一点失落,我很想去和谁道一声别,说点什么,却想不出那人是谁。

4

那天,忽然收到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我愣了,以为是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呼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的嗓门,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喊。

感动之余,我把这条短信的主语换成朋友们的名字,发了出去。当然,我只选了同龄人,有过老街童年的一代。

后来,我才知这短信源于一起著名的网络事件,而那个响彻神州的伟大名字竟是虚拟的,整件事乃某网站精心策划。我一点也不沮丧,甚至感动于阴谋者的细致情怀。

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贾君鹏一代的童年尚可叫做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孩子的童年,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

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再敢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他们不允许孩子的童年有任何闪失。

就像把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挂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来源:王开岭的博客

(0)

相关推荐

  • 我为什么送孩子去早教中心

    小辂在刚满两岁的时候,我们就把他送去了早教中心,开始早期教育.最初的时候,他的爷爷奶奶非常不理解--他们没有其他的什么事情,被我软磨硬施,从乡下"哄"到了县城带孙子,现在却要把孙子 ...

  • 幼儿园小班为何会乱成一锅粥?

    女儿一家在北京时,大外孙上的是一所外国人在北京开办的"天价"外语幼儿园,他的同学绝大多数是在京的外国小朋友.右一穿绿色白格上衣的小伙子,是我的大外孙,洛杉矶出生.这是2012年幼儿 ...

  • 这是孩子的“死亡玩具”,父母要留意,别让孩子就这样毁掉了!

    #家庭教育# 本文由萝爸原创分享,欢迎关注.留言,本期萝爸分享的内容是:这是孩子的"死亡玩具",父母要留意,别让孩子就这样毁掉了! 记得看过一个耸人听闻的电影,电影中有一个文文静静 ...

  • 【在人间】原俊芳丨小小生意人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小小生意人 □  原俊芳 / 文    我像往常一样吃过晚饭去公园.       刚到小区院里,就有一个带着荧光发卡的小姑娘,大约有七八岁的样子,脚上穿着旱冰滑轮鞋,用一口标准 ...

  • 【习作】内蒙古|王菲《放学路上》|指导教师:常青善

    作者:王  菲|指导教师:常青善[内蒙古阿左旗第一实验小学二年级3班] <放学路上> 美丽的夕阳快要落山了,小兰正走在放学的路上.在一个上坡路上,一位叔叔正拉着满满一车的货物,吃力地爬着坡 ...

  • 与著名作家王开岭面对面: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2019年3月,王开岭先生来并. 机缘巧合地来到太原十二中给同学们讲课,幸甚. 百度上如此介绍: 王开岭,男,1969年出生,山东滕州人.现居北京.作家.媒体人.历任央视<社会记录>< ...

  • 男孩放学路上捡到"巨款" 举动堪称教科书式典范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高道德情操的体现.4月10日,就有这样一个"马大哈",一路走一路掉钱,她竟浑然不知,还好遇到了好心人. 4月13日下午,交警二分局民警带着表 ...

  • [学生习作]梁冉芸:放学路上

    放学路上 2018届21班 梁冉芸 时光流逝,转眼间我也即将结束初中生活的旅程.在这段短短的放学路上,却深深烙印下我和奶奶的每一个脚印,承载着我们间血浓于水的亲情. 幼儿园时,下课铃响,铁栅栏门一打开 ...

  • 中考作文《放学路上》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熟悉的莫过是日日走过的路,最渴望的常常是他乡陌生的路,最难忘的永远是苦苦奋斗的人生-- 日日走过的路,最平淡,最熟悉,长大后却最思念,最难忘.有时候,我们一生的光荣都已经 ...

  • 中学生放学路上捡到一颗26面“骰子”上交,十年后方知是国宝

    中华民族有个癖好,那就是收藏癖!我们先祖就喜欢将一些随身物品.值钱物品.甚至不值钱的物品都收起来,很少乱扔,死后再传给他们的儿子们,或者放在棺材里,就这样很多东西就保存下来了.但是很多东西得不到这样的 ...

  • 放学路上

    放学路上 升入高三的大女儿基本都是小周,下午5:10放学,第二天早上7:30到校已经成为习惯.我和老公一起去校门口接她也成为常规. 每次,她都是大步流星跑出来,边跑边四处寻找,找到我们后高举手臂欢呼着 ...

  • 18岁女生,放学路上昏倒,入院两小时后离世,母亲悔恨痛哭

    晚上十点多了,医院的急诊大厅还是有很多人在奔忙,救护车每隔一阵就会拉来一个病人,医生护士就会投入到紧急抢救当中. 随着救护车的鸣叫声,一个女高中生被推进了急诊室,女孩的情况很不好,血压.血氧都在持续降 ...

  • 品故事学物理‖热现象·第5、6回-解秘冰火两重天 放学路上话热机

    第五回 解秘冰火两重天 这几天,电视里又重播<西游记>.乖乖可是第一次看呀!电视播得慢,他不解气,让爸爸到书店给他买了一套<西游记>原著.每天放学回到家,做完了作业,也不出去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