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人的三月十五情怀
我们对三月十五的印象,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是可以试着下水扎猛子的季节;是爬树摘榆钱的季节;是脱了棉袄直接穿短袖的季节;是蹦蹦跳跳浑身轻松的季节;是去野地撒欢采花的季节;是满眼绿芽初放的季节;是柳絮漫天飞舞的季节……总之,是特别美好的季节。
每当到了三月十五,下意识反应肯定马上跟曲堤庙联系起来,因为92年以前关城没庙会,所以,都是去邻村的曲堤上庙。而三月十五又是过了正月十五后,大家最最期盼的日子,所以,在孩子们心中,曲堤庙会的地位非常重要,是非去不行的事。尽管兜里只有几毛钱,但在庙会上能够连吃带喝的,还能带回自己喜欢的红缨枪、大刀、画书、印木子的瓦瓦chan儿。回来的途中顺便还可以在路边拔点黄花回来换柴禾,想想那个年代,幸福度真够高的。
头正庙的前两天,除了部分人走大堤去上庙。去看戏的、兜里一分也没有去看热闹的,大多在“下道”徒步来去,显得非常热闹。
关城到曲堤来回大约五六公里,一边玩儿一边走,也没觉得累就到了。
成年后,增加了一点心事,有可能把这美好的季节、美好的日子变的很闹心!因为那时候小青年订婚后,流行男方去女方家“答qie”,邀请女友一起去上庙。这本来是好事,却往往因为被“挑理儿”而闹的非常不愉快。比如你家初八去“答qie”了,而有的人家从初一就去答了。你家“答qie”给了女方26元,没几天听说有人家给了36甚至66元。每每这时候,女方或者其家长总是想:无论答的晚,还是给的少点,这都是看不起我家的意思!还没结婚就看不起,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得,过庙变成了闹庙,每年的庙会,都有因此退婚的。不知道经历过此事的人们,如今有没有为当初自己的盲目跟风攀比和草率决定而后悔的?
现在我们村有了自己的庙会,也赶在曲堤庙头十来天,所以,关城庙会结束,这曲堤庙基本成为了“鸡肋”。但在我们小学时代,可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是放松心情、享受自由的日子!有时候即使没到正庙,放了学也得先跑到曲堤“探探风”,看哪里有卖什么的,好给自己花钱做个计划。如果各种原因不能去庙会玩儿,那心中的恼怒可不一般。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校长开会说:今年的三月十五是周一,决定,周一放假!
同学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掌声雷动!
但校长补充到:周一的课,安排在周日上。
教室里热烈的气氛瞬间沉寂下来。
我不知哪来勇气,举起手,被叫起来问举手干嘛?
我说:周日本来就不应该上课,你周日上周一的课,周一就不应该叫做放假,这只是“倒课”!
随后的下午两节课,我被判处“废话抬杠罪”在办公室面壁思过……
文:张丑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