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阁,雄踞江汉的三楚胜境

游玩了黄鹤楼、古琴台后,一定要到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的晴川阁看看。晴川阁又名晴川楼,是明代嘉靖年间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时增建的。阁名取自唐代诗人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诗句中“晴川”二字。

晴川阁的历史虽然没有黄鹤楼、岳阳楼那样悠久,但崔灏的一句名诗引出一座名楼,成为了天下美谈,后人称此为“千秋笔墨成佳话,至今楼阁纪晴川”。由于晴川阁所居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以及诸多文人的赞咏,使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

晴川阁是江城武汉一大胜景,其魅力不在黄鹤楼之下。明、清两代,晴川阁成为达官显贵登临之所,更是人文荟萃“四方冠盖所必至”之地,许多诗人和书画家到此赋诗填词,刻石作画。清代荆宜施道陈大文撰文:“汉阳大别山巅有阁曰晴川,雄踞上游与江城之黄鹤楼对峙,为三楚胜境,千古巨观。”

晴川阁自建造以来几经兴废,但屡毁屡建的晴川阁重建后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宏伟。辛亥革命爆发时期,龟山屡遭重炮轰击,晴川阁受损严重,虽未全毁,但已成摇摇欲坠之势。1934年的一场飓风彻底吹塌了晴川阁,今天的晴川阁是武汉市政府于1983年依照清光绪年间的样式修复的。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清乾隆年间荆南观察使李振义所书的“荆楚雄风”碑,碑上四字是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抗争的精神。荆楚地处长江中游,而荆江地区的江段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每到夏秋季节,雨带在长江地带南北来回移动,大量的水在荆江的上下游同时涌入长江,导致荆江处水流堵塞,当地民众常受水患之苦,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在晴川阁景区,看到的许多景点都是与大禹有关的。原来晴川阁所在的位置处于龟山东首的石矶之上,石矶与对岸蛇山的黄鹄矶锁江相望,形成长江上的天然门户“龟蛇锁大江”。据说,大禹治水,疏江导汉,使长江和汉水在此交汇。治水大功告成,大禹在此休憩,后人为了纪念大禹,取名禹功矶。南宋绍兴年间,人们在石矶上修建了大禹庙。

在登矶的石阶旁边,有座精致的小轩,名“禹柏轩”,轩旁的石碑上刻有苏东坡的《禹柏》诗:谁种殿前柏,僧言大禹栽。不知几千载,柯干长苍苔。相传,大禹治水时曾驻足龟山,在山之东、南麓栽了不少柏树。唐代在此建有大别寺,后年久颓废。宋代太平兴国年奉敕重建寺院,并更名为太平兴国寺。苏轼奉诏从黄州回朝,路过汉阳,见满山参天古柏,于是就有了这首千古名诗。如今,古寺与古柏早已毁于历代的战火。

踏上石阶走过“古晴川阁”拱门,眼前是一幢三门牌楼式面墙的古建筑,在中间一道门上有灰塑“禹稷行宫”匾额。这便是祭祀大禹的禹王庙,这里是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后来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祭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人。看了门上的“禹稷”两字,我想“禹”是指大禹,“稷”则是指后稷了。大禹治水,救民于水火,而稷则教民种植五谷,救民于饥寒,由此禹稷得以并称。

禹稷行宫是按保持现状,恢复原状进行修缮的,新修缮禹稷行宫由大殿、前殿、左右庑廊、天井等组成院落式建筑,正立面为砖体牌楼式面墙,其他三面是青砖半砌风墙。大殿为硬山顶式厅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装饰并承托出檐,正脊两端升山较大。行宫屋面盖青小瓦,檐头屋脊装饰沟头、滴水、脊吻、坐兽。

走过门厅进入禹稷行宫,可见天井内摆放着一只巨大的铁鼎,行宫内朱漆彩绘,雕梁画栋,十分华丽。在大殿门楣上挂着书法家沙孟海书写的“万世蒙泽”匾额,前廊柱上是书画大家刘海栗题写的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大殿轩廊两侧陈列有镇水铁牛和祭祀铁钟,以彰显大禹治水之功绩。

大殿中央是一尊金色的大禹坐像,背衬是一幅《禹迹图》,上悬苏州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德配天地”横匾,殿内还陈列着全国各地历代纪念大禹所建庙宇、碑刻、雕塑的照片与文字。据《史记》记载,大禹姓姒,为黄帝四世孙。尧舜时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禹奉舜之命治理洪水,他走遍全国,历时十三年终告成功。禹还铸九鼎,划九州﹙翼、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发展农业生产,为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奠定了基础。

在屏风背面是后稷的塑像,这让我想起了神话传说中《后稷稼穑》的故事。在尧舜时期,后稷自幼就有抱负,喜欢做栽麻种豆的游戏。后稷长大后,更是喜爱农耕,教导人们耕田、种地,使人们脱离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进入了定居耕作的农业时代,帝尧推举他做了管理农业的“农师”。后稷死后,人们尊他为农神。

禹稷行宫的左边是连接龟山与晴川阁的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据史料载,孙权为北防曹魏南下,西挡蜀汉东进,依山傍水修筑了这座雄峻险固的关(隘),并先后派陆涣、陆逊、诸葛谨领兵驻守,以抗魏、蜀。从三国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铁门关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曾经历过许多的战火。

随着岁月流逝,铁门关军事作用日渐削弱,它成为文化、经贸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座背倚龟山,俯控江浒的铁门关由于历代的战乱,到民国初年已成为废墟。1990年,武汉市政府复建铁门关,复建后的铁门关为三拱城门形制。关上城楼翘戗飞檐,翼角飞腾,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禹碑亭,亭中立有禹碑。相传大禹治水后将其功绩刻于衡山岣嵝峰,这石刻也被人称为“岣嵝碑”。南宋嘉定年间人们将禹碑的碑文摹刻于三峡的夔门和长沙的岳麓书院,禹碑上共有77个字,文字奇特难识,有人认为是“蝌蚪文”,有人认为是“鸟虫篆”,还有人称其为“篆书”,历代想辨识者众多,但都不能解其中义。虽各家解释都不相同,但都认为碑文大意是:禹受舜命,坚苦卓绝地治理了洪水,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此后,禹碑被摹刻于全国许多的名山之中,大江之畔。

登上禹稷行宫右边的高台,就进了晴川阁。晴川阁是一幢按原样重建的重檐歇山式楼阁,整个楼阁分为上下两层,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屋顶前方设有水骑楼,匾书“晴川阁”三字。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沿檐回廊富丽堂皇,对联匾额字字贴金,阁楼的正脊线朝两端些许翘出,楼顶檐角飞起鱼龙兽吻,使得这间临水的阁楼多了几分飘摇如风的感觉,多了几分水乡泽国的灵异之气。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

走进阁堂内,屏风上挂着一幅仿明末《江汉三镇图》,上方为清初名士毗陵(常州)毛子霞所书“山高水长”横匾。两侧是由“海上鲁人张成之”所书的张之洞对联:洪水龙龟循轨道;青春鹦鹉起楼台。南侧墙上挂着两篇碑记,一篇是历史学家张舜徽撰写的《晴川阁修复记》;另一篇是清乾隆太学士、荆宜施道陈大文撰写的《重建晴川阁记》。

看过碑记,登上二楼,室内屏风上挂着一幅国画《胜览晴川阁》,两侧柱上是借用崔颢诗句写成的对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晴川阁建造晚黄鹤楼一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不如黄鹤楼那般厚重,但是自建成之后便得四方游人的倾慕,究其原因也就是崔颢的诗。唐开元年间,在一个天朗气清、白云悠悠的日子,崔颢登上黄鹤楼,远望汉阳绿树依稀可辨,鹦鹉洲上草色青青。这一景色成为了后人建晴川阁的理由,因一句诗而起一座楼,可见文人对于社会的影响之深。

二楼四周有回廊贯通,立于阁上凭栏眺望,但见长江横卧眼前,江面雾气蒙蒙,船影渺渺。长江大桥如一条长虹,飞架南北,使长江天险成为通途。晴川阁与对岸蛇山之上的黄鹤楼雄踞大江南北,楼阁对峙,交相辉映,这一格局在长江流域独一无二,被称为“天下绝景”。正值秋日,微风拂面,那翘檐处飘响的黄铜风铃声,顿出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

登阁远眺,真切的体会了一番临江而立,纵览晴川全景的独特感受,也有倚栏临风,则心旷神怡之感。难怪清文人程封在《登晴川阁》诗中写道:“凭栏高倚半江秋,楚国晴川第一楼”。朱柱乌瓦,木廊石台的晴川阁,闲适而悠雅地占住了长江北岸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一地风光水色,用“楚国晴川第一楼”冠誉晴川阁是不为过的。

晴川阁,这小小一片清幽之地,没有神座没有祭台也没有香火,只有一座楼和楼前的流水,凭着回廊的栏杆,看大江之上金波涌动舟来舟往,唯有江楼静寂无声,和泛着金瓦的黄鹤楼遥遥地隔了一道阔大的江面默默相望。当从武汉三镇林立的高楼大厦之中款款走来,你会惊喜晴川阁那细腻含蓄的美,它立于长江之畔点缀在龟山的怀抱中,犹如一朵初放的蓓蕾沁人肺腑,讨人爱怜,又好似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使人留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