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话》笺注|卷一(第238-243)
对联话
作者:吴恭亨
全书共十四卷,分为题署、庆贺、哀挽、杂缀、谐谑五类;其中题署四卷,庆贺一卷,哀挽五卷,杂缀三卷,谐谑一卷。全书共收录历代有名的对联作者约千余人,其中著名联家有百余人之多。辑录历代对联佳作约三千多副,其中百分九十五的作品是清末至民国初期的作品,为中国楹联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38
江阴何廉昉栻文笔富赡,曾文正尝推重之。辛亥予在荆州军中,检得其集残本,颇宝贵之。今录集中题吴竹庄坤脩半畮园各联,以代鼎脔之尝。
一云:
花明树暗全依水;
地少人多半借山。
笺
注
何栻(1816-1873),字廉昉,号悔余。江苏江阴人。道光进士,授编修,官至吉安知府。诗才绝艳,书法亦佳,工于楹对。有集苏诗联三千余副的《衲苏集》存世。
吴坤修(1816-1872年) ,字竹庄,江西永修县吴城吉山村人。捐纳从九品。分发湖南,咸丰间为湘军水师司军械,旋领新募“彪字营”,转战赣、皖,同治间官至安徽布政使、署巡抚,曾刊《半亩园丛书》,有《三耻斋诗集》。
鼎脔之尝:即尝鼎一脔 luán。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指从一些小事中认识事物的精髓。
出自 《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全依水”,“半借山”不仅切题,而且含义亦丰且深。
239
又,如愿亭云:
一肩风月谁担去;
六面湖山自拥来。
笺
注
略。
240
又,梅厂鹤寮云:
放出一头真得地;
养成六翮便冲天。
笺
注
六翮: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鸟的两翼。
●《战国策·楚策四》:“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宋 苏轼:《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君犹鸞鹤偶飘堕,六翮如云岂长鎩。”
241
又,负暄亭云:
支颐独引看山兴;
曝背闲听击壤歌。
笺
注
支颐:以手托下巴。
●唐白居易《除夜》诗:“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宋苏轼《十八大阿罗汉颂》:“第六尊者右手支颐,左手拊稚师子,顾视侍者择瓜而剖之。”
曝背:
●背朝烈日。汉 贾谊《新书·春秋》:“夫百姓喣牛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也哉?”
●借指耕作。《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僕得曝背於陇亩之中……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242
又,结岁寒馆云:
三升椒雨祛寒捷;
一榻棃云入梦香。
笺
注
椒雨:椒花雨,泛指酒。宋杨万里 称烈酒为椒花雨。宋 张镃 《以洞庭橘寄杨秘监》诗:“遥知老监开奁处,为釂椒花雨一觞。”
棃云:即梨云,指梨花。
宋 周密 《浣溪沙·不下珠帘怕燕瞋》:杏火无烟然绿暗,梨云如雪冷清明。冶游天气冶游心。元陈樵《玉雪亭》诗之一:“梨云柳絮共微茫,春入园林一色芳。”
243
又,鄱西草堂云:
鄱水东来争此土;
吴城南望爱吾庐。
笺
注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