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2》:拆世间弹易,拆心中弹难
《拆弹专家2》确实牛!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还有内心深处的触动。而且2个小时的片子,把剧情故事的复杂、现实世界的复杂、人性人心的复杂、以及情感的复杂,都能演绎得淋漓尽致,又能叙述得一丝不乱,已经殊为难得。
一部片子,如果故事讲得流畅,有节奏,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人物和情感再丰满一些,再能引发一些思考,就可以算是佳构了,《拆弹专家2》基本做到了这些,所以也带给了我们很棒的观影体验:因为情节惊心动魄,所以始终提心吊胆;因为人物命途多舛,所以一直牵肠挂肚。一句话:因为虐,所以爽。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拆弹专家2》不仅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整部片子随时都有爆炸的悬念在提着观众的心,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拍出了潘乘风心里的那颗炸弹,让我们看到一个拆弹专家是如何变成一颗“定时炸弹”,最后又是如何破拆心中的这颗炸弹的。
不得不服,“老戏骨”刘德华在塑造潘乘风这个人物上的演技功底。潘成风这个人物非常不好演,他不仅有着在善与恶之间游移的多重人格,而且还有着在肢残、失忆以及重拾记忆后怀揣负罪感的多重心理变化,正如刘青云饰演的他的搭档董卓文说的,“我见过几个潘乘风,你想知道哪个?”每一个层面的潘乘风,刘德华都拿捏得非常到位,切换自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就能让你看到一个不同的潘乘风。
从阳光到黑化,从拆弹专家到“定时炸弹”,潘乘风的蜕变过程,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拆世间弹易,拆心中弹难。就像医生治不好自己的病,拆弹专家也拆不掉心中的雷。
潘乘风的一步步走向黑化,除了影片中多次暗示的药物作用,最主要的,还是“心魔”。
当他在执行公务被炸断腿后,在人前表现得依然是那么积极乐观、阳光自信,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的心理波动。这一方面说明其内心确实强大,但另一方面,也是告诉大家,他是不肯承认现实,也不会接受改变的。
当他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进行恢复训练,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像从前那样从事拆弹这样危险精细的工作,却被警局拒绝并要将其调岗文职,他的愤怒和不公感可想而知。因为当一个人自觉付出得越多,而得到的正反馈却与期待相距甚大,其心理难免失衡。更何况,潘乘风的付出,不仅是为了公务断掉的一条腿,还有他为了恢复正常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所以难免会有“用完即弃”的感觉。
但我之所以说是“不公感”,是因为潘乘风认为的不公,更多是自我的感觉。但凡了解体制和系统的人都应该明白,警局的做法其实也无可厚非。就算你自觉正常,就算警局的同事也认可你正常,但就像其中一位长官说的,如果今后出了任何事故或闪失,他们是经不起市民“为什么要用一个残障人士来从事这么危险又这么责任重大的工作”的质疑的。
潘乘风却无法理解这一点,我们也无法要求他能够理解。这个世间就是这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委屈。很多人就是这样,在心底默默埋下了“雷”,有的,引爆了自己,有的,伤害了他人。
潘乘风总是说:“我不是疯,是痛”,正是这痛感,让他走向了疯狂,加入了发小马世军的“复兴会”,一手策划了多起炸弹袭击事件,害死了数十条人命。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潘乘风如此,马世军也是如此。
通过镜头的闪回,我们了解到,马世军因为从小受到霸凌,为他出头的潘乘风反倒因为打架受到处罚,导致了他对这个世界有着深深的仇恨和偏激的看法。但他也只是看到了这个世界暗黑的一面,却没有去想,这个世界上也有为他出头的潘乘风,以及那么多无辜的善良的人,他们又凭什么因为他自觉受到的委屈和伤害,而被殃及池鱼?
潘乘风和马世军的心里,都埋藏着人类心中最难破拆的“炸弹”,那就是执念。当他们执其一端,就不见其余,他们自以为抓着的正义之鞭,其实恰恰是毁灭之索。当他们引爆了执念的引信,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世界。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一念,其实就是内心的本能和良知。虽然发生了蜕变,但潘乘风的骨子里还是向善的,所以即使当他失忆的时候,看到昔日的战友被枪击,也会忍不住流泪:“我虽然记不起来他们是谁,但还是会心痛。”
但他最后也只能用生命来救赎自己的罪恶,就像金庸小说中犯下杀孽的大英雄萧峰一样,最后的结局也只有一死了。美剧《权力的游戏》中也有这样一句台词:“行善和作恶并不能相抵,行善和作恶应当各有所偿。”
一声叹息,不胜唏嘘。这由怨恨燃起的愤怒之火,最后成了毁灭自己也害了他人的无边炼狱,就算最后回头,也再也看不到岸。多少爱恨恩怨,到头来,都付与,灰飞烟灭。
而我们,谁又是在隔岸观火?
静扯淡
欢迎加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