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地敲打和雕琢中,感受文字与生活之美
——我的创作谈
◎ 晴朗李寒
晴朗李寒:诗人,译者。河北河间人,生于197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外语系俄语专业。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参加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获得第六届华文青年诗人奖、第二届闻一多诗歌奖、2010-2012中国当代诗歌奖·翻译奖、中国首届赤子诗人奖等。出版诗集《三色李》(合集)、《空寂·欢爱》,译集《俄罗斯当代诗选》(合译)、《俄罗斯当代女诗人诗选》、《午夜的缪斯:阿赫玛托娃诗选》、《英娜·丽斯年斯卡娅诗选》,主编《青春21》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石家庄,写作,翻译。
写作者是永远的手工艺人,他应该永远不被那些流行的技巧所迷惑,他不羡慕那些快速生产加工的流水线,不羡慕别人做工精良的模具。他对自己永远是苛刻地,他坚信,世界上最好的精神艺术品,最有效的生产方式,便是用手用心一点一点雕琢出来的,它应该独特,个性,应该精益求精,别人难以复制、仿制。他在这慢慢地雕琢着,感到了生命的真切可爱。
写诗,是很私人的事儿。诗人像小作坊中的个体手工业者,但不是标本制作者。我们不应该让事物在我们的笔下变成一具躯壳,像蝴蝶,成为美丽的木乃伊。应该尽量保持事物的鲜活原貌,它们的形状、气息、颜色、味道、纹理、光泽,以至它们的精神,它们的灵魂。让我们的内心与之相响应。我们要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记录,去找准确的词语,去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得自己让那些跳跃的意象,散落的词语,最后成其为一首诗。亲自感受到劳动的快乐,那不可言传的愉悦。
写作是孤独的事业。作为一个在写作路途中的跋涉者,尽管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但是他,是永远孤独的一个。那些奖励和赞美,是你在饥渴疲惫之时,有幸遇到的一眼山泉,一枚悬挂在枝头的果子,一家温馨的客栈。你知道,前方的路程还远,这些并不值得留恋盘桓,稍事休息,你将踏上新的旅程。我们今生与文字结缘,一首首诗,便是我们欢爱的结晶,那是我们灵感瞬间地凝聚,是情感的缠绵,是融合,是碰撞,是爱的爆发与倾注,而后,是孕育,是诞生。很惭愧,觉得至今还没有写出一首自己认为满意的代表作品。每一次写作,都感觉到是全新的尝试,即便构思再三,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收笔后,待狂热渐消,再理智地审视这首作品,缺点和不足便出现了。一首诗的成败作者应该是清楚的,但时常感到回天无力。只能在下一首作品中去弥补,去改进。诗歌写作就是如此吧?写诗也如逆水行舟,你这一首写成功了,不见得下一首也能成功,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也激起了我的创作激情,让我一步步地去探索,一点点去完善,让我从内容到形式、技艺上,努力去接近那些优秀的作品。
我的生活是单一的,单纯的,每天按部就班,所以在我的诗中看不到复杂多变、电闪雷鸣、黄钟大吕的东西,因为我的生活就是这样平凡、平静、平常。我活动的范围有限,但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不比别人狭小,我的所有感觉都保持了原初的敏锐。一天一天,路过那些相同的事物,看着那些面孔相似的路人,做着几乎大同小异的事情,我唯一的乐趣,便是在这些事物中发现小小的不同,找出细微的差别。就像女儿从她的图书中找出两组相近图案的不同之处。
写作至今,觉得自己受益最大的应该是中国的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实际上,优秀的诗歌都是相似的,不优秀的诗歌各有各的不同。优秀的诗歌是超越国界的,无论是中国诗歌,还是外国诗歌,即便是经过不同语种的翻译转换,几乎都不能伤及它的品质。我以为那些为世人所称道的经典作品都应该具备以下相似的品质:诗作中能够传达出诗人清醒的生命意识,鲜明的生活态度,深厚的人生经验,超凡脱俗的个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具有担当意识,能深入现实,揭示苦难,有不畏强势的勇气,有敢于冒犯权威的精神。在纷繁的社会洪流中决不随波逐流,冷静的审视,始终把挑战自我,突破樊篱,揭露人性的美与丑做为永恒的主题。其次才是写作的技艺方面的,对于司空见惯的题材,他们往往能选取独特的视角,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把读者引向富有质感和层次的精神世界,让读者得到心灵的愉悦,情感的升华。
中国诗歌在表达个人情感上,多是内敛的,喜欢用减法。我们的诗人大多受老、孔、释等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往往追求物我同一,将“自我”削弱,降低至与周围的事物,与大自然成为一体,直至物我两忘。而国外诗歌在表达个人情感上,喜欢用加法,更多的是在自然与社会中突出“人”的存在,表现人的力量,传递自我的感受,是由自身向外发散的。不仅是诗歌,比较一下中国的国画和西方的油画,也许更能清楚地发现这些特点。
对于我稍熟悉的俄罗斯优秀诗歌来说,那些经典作品是与诗人自身的学识和修养分不开的。俄罗斯诗人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始终站在这个队伍的前列。他们往往都具有虔诚的信仰,怀有“弥赛亚”精神,悲天悯人,把自己看成是时代的先行者,唤醒世人于麻木状态的先知,拯救世人于苦难的圣徒。他们执着地追求精神的高度独立,反抗专制统治,不妥协,拒绝遗忘,并为此不惜牺牲肉体的自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可能正是我们的诗人所欠缺的,故而在诗歌中就难免平庸、苍白、无力。小情小调不怕,但也应该有一定的人性高度。我在选择译介俄罗斯诗人的时候,通常以此作为衡量标准。
中国新诗毕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几十年,我想,随着对国外诗歌的不断译介,我们的诗人不断主动地学习借鉴,与国外诗歌的这些差异都会渐渐地缩小的。
中国的新诗走向成熟,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不是我们想推进就推进,想提高就提高的,那些会议,那些活动,都与写诗无关。在漫长的进程中,诗歌将随着时间而进行自我淘洗,自我删节,自我更新。我们每个诗人,都只是绵延不绝的文字车间中的一名小工,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潜心细致地完成自己命定的工序,最后交给时间——这位严谨而又残酷的定货人。我要说写诗与诗歌标准无关,肯定有人骂我。我们为什么总是急于给新诗定标准呢?它毕竟不是竞技体育的一个比赛项目。诗的优劣要用“心”感受。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框框去套它。把一首诗拆解成N个动作?给每个动作命名、评分?你认为再怎么拙劣的诗,都可能有它一见钟情的读者。也许我孤陋寡闻,至今从未听说过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为诗定标准。中国古代诗歌,所谓的诗词歌赋,都是在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经过诗人的探索,多年摸索产生的,而不是靠理论家先行定制的什么标准。新诗出现还太短,给它定这样那样的标准,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对诗歌的伤害。都按标准去写诗歌,那将是诗歌的末日。如果实在想要个标准,那就让评论家们去定吧,但他们的标准与我们的写作无关,作为诗写者,完全可以不屑一顾,我们只消写自己的诗。
作为一名诗歌的写作和翻译者,虽然几乎每天都要接触诗歌,但要说出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所必备的特点,还是感觉很难。我始终认为,一首诗的优劣更多取决于读者的个人感受。好诗难以定标准,没有人能为诗歌定制一个类似于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那样的标准,而这恰恰成为诗歌的魅力所在。好诗所应具备的特点很多,是语言、技艺、思想、精神的集合,是这些因素达到和谐的完美体现,但往往是说起容易写起难。以下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它是我自己在诗歌写作中所努力遵循的,也可以说,是我所追求的目标。
1.好诗应该有真感情、高境界、美意趣、深哲理。
2.好诗是用文字记录精神的历险,为自己设置精神的悬崖,把自己打入精神的地狱,或推上精神的峰巅。
3.优秀的现代诗,并非是在诗中堆砌大量的现代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名称和科技术语,而更多的体现在诗人精神、思想上的高度和超前意识。
4.要认真把握内心确切要表达的事物,平淡中求真味,在细碎而单调的生活细节里,捕捉人性的光辉。
5.好诗要有对生命和生存独特地揭示,冷静地呈现,细致地描摹。
6.好诗应该有优美的语言、柔软的内心和强韧的灵魂。
7.好诗应该传达出来自灵魂深处的疼痛,让承载它的白纸也颤抖起来,让读到它的人如同遭遇电击。
8.好诗让灵魂获得自由的空间,成为可以与命运抗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