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肾虚脚”,到底长啥样?
(本文为原创文字!)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症状治疗学》、《中医百病证治大全》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今天我们来和您聊聊“肾虚脚”。
什么是肾虚脚?它指的是一个人在肾虚的状态下,足部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具备这些变化特点的人,我们说他(她)有一双“肾虚脚”。
那么,神虚脚到底什么特点呢?您记住三个字——凉、抽、疼。
先说凉。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了,自己的脚也凉,难道我这么年轻就肾虚了?其实,这个脚凉,在中医里面也分等级。轻一点的,中医称之为“手足清”,或者“手足不温”。重一点的,中医叫做“手足厥冷”。我们说能真正体现一个人肾阳虚弱的,就是“厥冷”。
那么,“厥冷”有什么判断标准呢?就是看发凉是不是过踝关节或者腕关节。就足部而言,如果寒冷之意直接蔓延超过了踝关节,甚至冷到了膝关节,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厥冷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阳气衰微。患者表现就是脚凉,凉过踝关节,面色苍白,畏寒,喜欢蜷卧在床上,或者感觉腹中冷痛,经常腹泻。这就是阴寒内盛,不能温煦足部所致了。此时医家一般药用淡附子、干姜、甘草。
再说说抽。
抽指的是什么啊?指的是足部抽筋。这个在中医里面又被称作“脚转筋”。现代医学认为,这就是小腿腓肠肌抽搐拘挛所致。
脚抽筋的形成原因也很多,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到了一定年龄的肝肾亏虚问题。这类人,经常脚抽筋,同时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健忘,身体说不定什么时候在哪里就出现疼痛,舌淡红而苔薄白。肝主筋,肾主骨。肾精化肝血,肝血养肾精。所以肝肾不足之人,就容易发生抽筋。这个时候,患者应该滋补肝肾了,药用山药、肉苁蓉、五味子、菟丝子、杜仲、牛膝、泽泻、干地黄、山茱萸、茯神、巴戟天、赤石脂之属。
最后说说疼。
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的是足跟痛,一方面指的是足心痛。所谓足跟痛,和肾精亏虚有直接关系。肾藏肾精。肾精生骨髓,骨髓能养骨。所以当肾精不足的时候,我们足跟失养,就会疼痛。足心痛的人,不耐久立,站的时间一长就不行,而且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眼昏花。中老年和老年人常这样。可以说,这两类疼痛,患者多属肝肾阴虚之症,医家调治一般药用熟地、山药、山萸肉、龟板胶、枸杞子、牛膝、茯苓、杜仲之属。
除了上面这些之外,肾虚脚还有一些特点,比如说浮肿。肾主水液的代谢。肾气亏虚,水液代谢不畅,积蓄于下肢,就会形成浮肿。再比如说小脚趾。如果小脚趾比以往明显瘦小、细弱、枯槁,警惕肾气不足。因为足少阴肾经循足小趾之侧。还有,就是足部抓地不牢,行走颤抖不稳,必须扶墙以自持。这也是肾气虚弱足部不能用事的表现。
好了,文说到这里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