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筹备核弹,犹太商人“好心”送来稀缺物资,还好被他识破

1954年,一群以色列的犹太商人突然秘密到访中国,他们声称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并希望同中国科学家进行合作。一个密封严实的金属铅盒内,他们表示里面放置了高浓度的浓缩铀235。一听铀235,中国科学家们无不惊叹,铀是一种埋藏在地表深处的矿物,天然铀的放射性很小。在千万年的地壳运动中,只有一部分铀235才具备裂变能力,因此它们可用来制造原子弹。

这伙犹太商人一脸轻蔑,他们对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困难非常清楚。朝鲜战争中,我国就多次遭受美国的核讹诈,麦克阿瑟还狂妄地叫嚣:“要用26颗核弹头在鸭绿江边布置一条核辐射带,以此阻止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在大国的博弈中,核武器俨然成为了悬在中国人民头顶上的一把利剑。因此,我们必须尽快研发出自己的核武器。

以邓稼先、于敏为首的中国科学家首先开始了理论攻关,他们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可光有理论,没有铀矿采集,我们如何能够制造核弹?当年,李四光等地质科学家曾走访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翻山越岭,一点点地摸索突破,这才找到了稀有的铀矿。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则是一筹莫展。在上级的指示下,我国科学家与这群犹太商人进行了会谈。在谈判中,他们提出了一个高额的购买金额,并且要求用美金支付。在那个年代,我国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这笔买卖显然是要吃大亏的。可为了科研工作的进行,我们被迫进行了妥协。谁知,在交付浓缩铀时,犹太人的骗局才被我国一位科学家识破,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辐射化学家杨承宗教授。

1911年,杨承宗出生在苏州吴江,他自小刻苦读书,聪慧过人。1928年,他考入了上海大同大学。毕业以后,他进入了北平镭辐射研究所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工作。在长期的研究中,他取得了许多成果,得到了世界同行的高度认可。1947年,杨承宗受邀前往法国访学,在那里,他和伊莱娜居里教授(居里夫人长女)进行了合作,在放射线领域取得了一流的成绩。同年,他拿到了巴黎大学化学系的博士学位。

1951年,杨承宗放弃了海外的优渥条件,他携妻子一同回到国内。次年,他受聘进入中科院放射化学研究室。当犹太人送来浓缩铀时,他第一个产生了怀疑,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测试工具,金属铅盒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一时之间,我们根本无法判断。不过,他并没有立即拆穿谎言,而是展开了研究。

在国际上,测量浓缩铀一般要使用重同位素质谱仪。在条件简陋的中国,我国科学家哪里能够弄到?可杨承宗并不慌张,短短一个礼拜,他根据放射性蜕变原理,用放射化学的方法测出了样品中铀的含量。经过多番验证,最终得出结论,这里面的“铀”只是硝酸铀酰,一种含铀的化合物罢了。这种普通的天然铀,根本不能用于原子弹的研究。

实际上,硝酸铀酰乃是一种核工业的废品,它本身具有很高的辐射量,若没有极其精密的测量工具,科学家们也难辨真假。可这伙犹太商人万万没有想到,中国还有一位杨承宗教授。在被识破骗局后,他们灰溜溜地逃走了。事后,这群人的来历也被查明,他们就是受到西方指使而来。

杨承宗为国家挣得的荣誉,他的名字又一次享誉全国。1960年,在中苏关系恶化以后,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之后,杨承宗奉命领导北京铀研究所,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科学家从只有万分之几的铀矿石中制备了含杂质不超过万分之几的核纯铀,包括铀的提取、纯化、转化,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上下相差一亿倍以上的极端悬殊的分析鉴定。他们完全自力更生,建成一个铀冶炼实验厂,两年内纯化处理了上百吨原料,生产出足量的核纯铀化合物,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爆,提前三个月准备好了合格的铀原料,没有接受一点外援,受到了上级的高度表扬。

1970年,他跟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下合肥,带着化学系师生,他们在中部地区艰难支撑。数十年过去,中科大的化学研究水平跻身世界一流。在放射性领域,杨承宗教授更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他的门生遍布我国各个战线。2011年5月27日,他在北京病逝,享年100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