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那层皮“破破烂烂”别大意
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的总称。溃疡(“破破”)和糜烂(“烂烂”)是口腔黏膜病患者最常见的两种症状。它们是何方神圣呢?
溃疡还是糜烂如何区分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溃疡最常见的一种,一般出现在口腔的唇、舌、颊等部位。溃疡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像黄豆或者绿豆那么大,边缘整整齐齐,火烧火燎的痛,所以用希腊语“阿弗他(火)”来称呼它。它还会在口腔的不同部位反复发作,所以冠之“复发性”。
与口腔溃疡相比,口腔黏膜糜烂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它恰恰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临床表现。
虽然黏膜糜烂和口腔溃疡一样,都会发生黏膜疼痛,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
黏膜糜烂的面积大小不等、边界不清,往往发生在出血的基础上,表面有一层淡黄色的膜或渗出物,用棉签擦去就会露出红红的出血面。如果病损长期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病损底部会有硬结。这些都与溃疡不一样。
黏膜糜烂或是疾病先兆
身体出现口腔糜烂症状时,或许是它给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千万别不以为然。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
1.口腔黏膜癌前病变
首先,黏膜糜烂是某些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阶段性临床表现。例如,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等。
口腔扁平苔藓是最常见的黏膜斑纹类疾病,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条纹状或者“破渔网”状的白色条纹,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出现糜烂是疾病加重的信号;长期反复的糜烂不愈,是走向癌变的“阶梯”。
口腔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或灰白色斑块,有较高的癌变率。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感觉患处粗糙,但疼痛不明显。一旦出现反复的黏膜充血糜烂疼痛,说明病情的癌变风险增大。
2.自身免疫疾病
黏膜糜烂是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的口腔表现,例如天疱疮、类天疱疮、副肿瘤性天疱疮等。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迁延的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口腔黏膜或皮肤都会变得特别“娇嫩”,轻轻一擦,就会出现一个大大的“水疱”,再轻轻一碰水疱立即破掉,留下一个创面,一旦感染就变成糜烂面。天疱疮经过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难以根治。有严重继发感染的,还有生命危险。
类天疱疮的“大疱”虽然不像天疱疮那样容易破,但是其中有一种叫作“瘢痕性类天疱疮”的,常常发生在口腔、眼睛、鼻腔、咽喉,甚至在阴部和肛门处的黏膜上。长期破溃、糜烂会发生“多窍性瘢痕粘连”,造成上下眼皮粘在一起而失明。
3.感染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
黏膜糜烂是某些感染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例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手足口病、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结核病、球菌性口炎、白喉、梅毒和艾滋病等。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手足口病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会在特定的位置发出“小水疱”。一旦水疱破掉,加之继发感染,就会发生糜烂,留下后遗症。而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结核病、球菌性口炎则是由真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同致病菌引起的,都可以表现为黏膜糜烂。
4.某些全身性疾病
黏膜糜烂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现。例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过敏反应等。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系统疾病,有时也会出现黏膜糜烂。
药物过敏反应是特定的人吃了会引起过敏的特定药物后的“超敏性”严重疾病,有“排山倒海”之势——严重者整个口腔黏膜会糜烂得“体无完肤”,惨不忍睹。不及时处理会有严重后果。
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口腔黏膜病科主任医师 周曾同
编辑: 刘洋 彭艳
审核: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