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荣是如何发现甲骨文的3
(2009-05-25 12:08:14)
转载▼标签: 龟版甲骨文的发现龙骨王懿荣北京文化分类: 偶记王懿荣是如何发现甲骨文的3甲骨文最初发现和探索还有一个故事:王懿荣是皇家大学国子监的祭酒,又是北京城里有名的金石学家,加之他人品好,在京师学界颇有口碑。不少名流学士都愿意与他打交道。山东潍县的范维卿,偶尔也是王家的座上客。这天,范维卿从河南安阳搜求了几样宝物,一到京城,就匆匆赶到王懿荣家。王懿荣这时候住在王府井大街锡拉胡同西头路北的一座大院里。范维卿是王懿荣的山东同乡,一见面就又拉起了家常。问过家乡灾情,又打听了河南近况,范维卿这才掏出来自己带来的宝物。三件青铜小鼎一字排开,王懿荣一眼就辨出了真伪。范维卿不好意思地说:老爷,我可不是故意蒙你的!王懿荣微微一笑道:"你跑古董这么多年啦,也该学点鉴定方面的本领了。来,你看--"王懿荣一边指点,一边让他仔细分辨。王夫人这时走了进来,小声给王懿荣说了点什么。王懿荣面有难色:"有求夫人啦,先从你的嫁妆里给调剂点银两吧!"王懿荣把银两递给范维卿,范维卿执意不收。再三推辞,他总算收下了。又寒暄了几句,范维卿准备告辞了。他嘴里嗫嚅着说:"王老爷,我这次还带了点东西,不知有用没有?"范维卿一边说着,一边从褡裢里掏出那些白片片。他说:"这东西让您见笑了!老百姓叫它龙骨,我,我想,龙骨,大概就是龙的骨头,既然是龙的骨头,也该是很古很古的了吧!要是没有用,您就扔了吧!"王懿荣此前因为吃中药就对龙骨有了印象(这还是第一种说法),此时收到了大大小小的一包龙骨,心里自然高兴。入夜,他在灯下仔细琢磨这些龙骨,发现上面有许多刻画的痕迹。他把大大小小的龙骨对到一起,竟然拼成了两三块龟版!他小心地擦去龟版上的泥土,刻画的条纹更加清晰了。左右端详,苦思冥索,他一会儿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一会儿又伏案查阅资料。莫非这是上古之人留下来的文字?直到清晨,王懿荣才从迷茫中理出了头绪,这龟版兽骨肯定是三代遗物。他不顾连日的疲劳,拿起放大镜又一头埋进研究之中。突然,他从字里行间看出来一点眉目:雨,这不就是"雨"字吗?多么形象的象形字啊!紧跟着,他又辨认出了"日、月、山、水"等字。一连几天,王懿荣遍翻各种史料典籍,终于从《周礼·春官》《史记·龟策列传》中弄明白了上古之人是怎样占卜的。毫无疑问,这就是先祖们占卜用的龟版!此后,他又从骨头片子上找到了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对照《史记》,得到了初步的印证。到此时,王懿荣的疑惑彻底解开了。王懿荣认定,这一定是早在篆籀之前的上古文字。他吩咐家人到北京各个大药房,专拣带字的龙骨买下。很快,王懿荣分辨出来哪些是龟版,哪些是牛的肩胛骨……同时,他从骨头片子上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读出了上古社会的许多湮没已久的秘密。秋高气爽的北京,王懿荣府上高朋满座。这些被王懿荣邀请上门的京师著名的学界名流们,静静地等待着这位令人尊敬的国子监祭酒发布震惊天下的消息。一块块精心整理过的龟版、兽骨在他们手上传来传去,人们屏住呼吸,摩挲着3000多年前的"神"物。一个声音从北京传开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发现啦!王懿荣从发觉甲骨文到去世,其间不过一年多,并没有更多时间摸索及探讨甲骨文。在他死后,其长子王翰甫将他收藏的甲骨转售给刘鹗,1903年刘鹗将他所有的五千余片甲骨片中,精选一千多片拓印成书,《铁云藏龟》是第一本将甲骨著录出版的书藉,使世人大开眼界,认识商代古文字的存在。后来投入甲骨文研究的著名学者有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沬若等人,使甲骨成为一门有系统的学科。清代光绪末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直到l99l年9月,共出土约10至15万片,记事年代也就从盘庚到纣王末期(前1300--前1028)。甲骨文的发现同流沙坠简、敦煌写经、内阁大库档案并列为“四大发现”,蔚然形成了几种举世瞩目的新学问,改变了学术界的面貌。尤其是甲骨文的发现和其后的殷墟发掘,形成了甲骨学和殷商考古这两门全新的学问,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全新的影响。如今,甲骨学不仅是中国的学问,也是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当然功不可没!甲骨文的发现,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重大事情,它使学者的目光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和鼎彝铭文的局囿中解放出来,为我国的文宇学、古史学的研究开拓出一个崭新的领域。籍属福山的爱词学者王懿荣,就是我国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和收藏者,为我国甲骨文字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一书明确指出:王懿荣不仅第一个发现了甲骨文,而且是第一个将其断为商代文字的人,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增添了罕见的瑰宝。(全文OK) 王懿荣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