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赖通波,论功不教多----京杭大运河上的文化遗产
一撇一捺写成人,在中华大地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共同构筑成一个“人”字。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
有人说: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是一条承载着密集文化基因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全长1794千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长度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京杭大运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始建于春秋时期,又历隋代、唐宋,最终在元代形成,自此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岸区域的经济发展、城镇化产生了巨大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文明之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是一条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繁荣,大运河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还推动沿岸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北京通州考察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包括中国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有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沿线是我国最富庶之地,为了使曾经的“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成为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沿线的鲁、苏、浙三省对大运河所在省份的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济宁段将打造成三级航道标准,使其吞吐量抵得上新建一条“京沪铁路”,让千年古运河恢复青春、动力。
(1860年燃灯塔)
“一枝塔影认通州”,位于北京城东通州区北城的通州燃灯塔创建于辽代,是大运河通惠河(即玉河)通州段的文化遗产点。玉河始建于1293年,是元大都的漕运通道,元代始称通惠河,明代改叫玉河。明朝以后,由于缺水等原因,玉河的漕运功能慢慢消失,2017年作为大运河的最北端,玉河故道上恢复了景观公园。据说,燃灯塔因藏燃灯古佛之舍利而得名,初建于北周但又被拆除,后唐代由大将尉迟敬德捐建,又因禁佛、地震等原因损毁,如今看到的是康熙35年修复的,保存着典型的辽金塔的风格,燃灯塔高约45米,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塔刹为八角形须弥座,上承仰莲,再上为相轮、仰月、宝珠;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均有精美的砖雕。塔身正南券洞内供燃灯佛,故名燃灯塔;其余三正面设假门,四斜面雕假窗。塔身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整座塔上共悬风铃2224枚,每个风铃上都镌刻着捐赠的善男信女的名字,燃灯塔可称为“百佛塔”,塔上有雕凿佛像415尊,其中还有一尊猪八戒。塔顶部原生长有榆树一株,高数米,浓荫华盖,蓊蓊郁郁,堪称奇景,为保护古塔,今已移植塔下;北京大学的博雅塔就是以其为原型修建。
“玉河清浅晓粼粼,绿漾平沙柳色新。两岸楼台春似画,紫骝风滚落花尘。“玉河故道是老北京皇城水系的重要组成,是通惠河的一段。元代之前大运河的北起点在通州,元初经过郭守敬的改造,形成了今天北京城的水系格局,大运河经过郭守敬的升级改造,从通州直接修到了什刹海,让南方的漕运船直接抵达皇城,这天漕运河道被元世祖命名为“通惠河”,明代改为御河(玉河),一直得到明、清政府的维护,沿用到了20世纪初。上世纪50年代玉河河道改为暗沟,2007年复建开挖玉河河道。如今的玉河故道是京城著名的风景区,沿河修建的小桥、水榭,以及依据开挖河道修建的民居建筑,别有风味。小桥流水人家,好一幅江南美景。除了玉河故道外,大运河北京段还有澄清上闸(万宁桥)、澄清下闸(东不压桥)、什刹海等三个文化遗产点。
(天津天后宫山门旧图)
顺着大运河向南,来到大运河的天津段,天津段仅有河段一段,是北、南运河及海河交汇处的三岔口。始建于元代的天津天后宫是大运河天津段的代表,它是中国三大天后宫之一,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天后宫坐西朝东,面临海河,最初创建于元朝,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宫之一。建筑群从东向西,包括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大殿建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面阔3间,进深3间,7檩单檐庑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后连悬山顶凤尾殿,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木结构建筑风格。
天后妈祖是民间最重要的海神,在从事航运的船民心里有着崇高的位置,在中国,有水的地方就有天后宫。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为此,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建造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以供水工、船夫、官员祈福。“刘家巷里如云舶,部祷灵慈天后宫。”迄今660多年,船户来往必定祀祷,天后宫香火久盛不衰。航运的发展带动贸易,而繁荣的贸易必定拉动经济文化的发展。
(山东聊城山陕会馆)
山东是京杭大运河链接南北的一站,有6段河道和14个文化遗产点,特别是山东的临清曾有人称其:“地居神京之臂,势扼九省之喉”。位于山东聊城东关古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是古代山东区域商业经济贸易达到一定高度的见证。聊城山陕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完工于嘉庆十四年,面积只有五亩七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3311平方米。会馆的主体建筑历时4年,后逐步扩修,全部工程完成耗时66年,费白银60465.69两,方具现今规模。布局紧凑,雕刻精美,堪称古建筑之集大成者。
山陕会馆面河而立,坐西朝东,由山西、陕西商人为了“祀神明、联桑梓”而合建的一处将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由山门、戏楼、夹楼、鼓钟2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飨亭、南中北3殿游廊、春秋阁、望楼等亭台楼阁构成,将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建筑群内石刻装饰艺术和书法艺术都独树一帜。鉴于聊城山陕会馆在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总督漕运公署遗址)
江苏省在大运河上一共有6个河段,同时也是文化遗产点最多的省份,共有22个文化遗产点,分别为:宿迁龙王庙行宫、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清口水利枢纽、淮安双金闸、淮安清江大闸、淮安洪泽湖大堤、宝应刘堡减水闸、高邮盂城驿、江都邵伯古堤、江都邵伯码头、扬州瘦西湖、扬州天宁寺行宫和重宁寺、扬州个园、扬州汪鲁门住宅、扬州盐宗庙、扬州卢绍绪宅、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苏州盘门、苏州宝带桥、苏州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含虎丘塔)、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吴江运河古纤道。江苏淮安的清江大闸可以说是江苏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代表,它是南北运河咽喉地带,位置极其重要,有“南北襟喉”之称,每年仅漕粮就达400万石左右。
(清代清江大闸)
清江大闸正闸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副闸(越闸)建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两闸皆用长方形条石砌成,是1700余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处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古闸,清吴梅村曾用诗:“岸束穿流怒,帆迟几日程。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描写船只过清水闸的景象。
“宝塔有湾湾有塔,琼花无观观无花。”凡江南航船进入扬州能看到的第一个高大建筑,就是位于扬州市南门外官河南岸的文峰塔,它是水陆交通进出扬州的标志,处于古运河入江水道三湾子岸边,“送夕阳,迎素月”它曾是南来北往船只的导航。文峰塔属于楼阁式塔,八面七层,砖木混合式结构,塔基为石筑须弥座,底层外檐向外伸展,基础坚实,端庄稳定,向上每层墙面皆为砖砌,斗拱、栏杆则为木结构,一到六层外观为八角,而内心都是四方,分向开门,内壁上下交错,重叠亦成八角形。到第七层时,内外壁统一为八角形。七层下大上小,结构稳定,清康熙七年扬州地震,官邸民房倒塌无数,此塔却仅是塔尖摇落,可见此塔之坚固。塔外有“古运河”的石碑。
(杭州宸拱桥)
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有一座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的拱宸桥,它是到杭州的终点标志。《论语·第二章·为政篇》中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宸桥(“拱”与“共”通,“宸”与“辰”通)之名由此而来,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而拱宸桥正是为了迎接帝王下江南而建。拱宸桥东西横跨杭州城北的大运河,桥长98米和桥高16米的三孔石拱桥,不仅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建筑物之一,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镇国寺塔、苏州盘门、高邮孟城驿、无锡清名桥也是大运河上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点。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扬州之于大运河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其境内现有10处遗址、6段河道被列入世界遗产,境内的文化遗产点在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数量最多、种类最全。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今扬州),并掘邗沟,沟通江淮水道。邗沟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扬州则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中国唯一的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古运河和大运河扬州段从南至北北贯穿扬州,主要由城区段、宝应段、高邮段、江都段、邗江段五部分构成,以运河为纽带,沿岸的周边地区有众多景点,形成扬州独具特色的水上风光。
(江心中的镇国寺塔)
江苏扬州镇国寺塔在高邮市西的西门湾.又称西塔。始建于唐僧宗时,原为9层,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被大风损坏3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为7层。1956年拓宽运河时,为保护文物,在塔的四周直径100米以内填土筑堤保护,形成运河中的一个小岛。塔砖建为平面方形。塔内7层砖百为十八式藻井,在交叉的本梁上立刹百木柱,直至塔刹。塔上为砖砌粉灰色的四角切尖式塔顶,上置覆钵,再上是铜制葫芦刹顶。一般佛教名胜都是塔寺相依,而镇国寺塔有塔无寺,只是孤身一个,突兀地耸立在参差的荒木和杂乱的野草丛中,塔身长满不知名的野草和荆棒,仿佛一个从远古走来的巨人,披着一身岁月的沧桑;其二,塔位于河心岛上,人们只能和它隔水相望。因有一水之隔,加之寺庙不存,一般人轻易不会上岛。没有晨钟暮鼓相伴,没有香客游人来往,偶有不知名的野鸟忙忙碌碌地飞进飞出。天长日久,河心岛几乎成了一个荒无人迹的地方。把塔建在河心岛上,肯定不是最初设计者的创意,而是后来者的神来之笔。
(大运河整治现场)
镇国寺塔又叫西塔、西门宝塔,最初位于高邮城西,几是在古运河之滨,而不是在古运河中间。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古运河拓宽,如果按照预定的裁弯取直方案,镇国寺塔必须拆除,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让道保塔”,于是便有了千里古运河上难得一见的河心岛,镇国寺塔从此在水一方。也许正是这一水之隔,使镇国寺塔身价倍增。物以稀为贵,人工开凿的运河有岛本就稀罕,岛上有塔更是绝无仅有,何况是有“南方大雁塔”之美誉的千年古塔,堪称华夏景观之一绝。在水一方,于游人香客是不方便了,但又有距离美、朦胧美,增加了观赏价值。2004年,镇国寺恢复重建,绿树掩映之中,露出了大雄宝殿的红墙黄瓦,翘角飞檐。河心岛上出现了僧人们从容而勤勉的身影,每日里有规律的晨钟暮鼓;还有一队一队络绎不绝的游客香众。后来当地人捐资兴建的“普渡桥”,为西塔景区再添一胜景。
位于扬州市北郊瘦西湖自古就以风光旖旎闻名于天下,瘦西湖内的五亭桥是瘦西湖的代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五亭桥西,即是著名的二十四桥之所在。五亭桥素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特点是刚柔并济地把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因建于莲花堤上又叫莲花桥。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与苏州园林相比,扬州园林也有自己的特色。有人认为,扬州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的一种介体,其原因一是清帝南巡,四商杂处,交通畅通;二是南北园林匠师技术交流的结果。扬州园林既具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自成一种风格。其中,扬州个园以竹叶形似“个”字闻名,它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也是扬州园林最具特色的景致之一。清袁枚有诗句“月映竹成千个字”,故园子名“个园”,景致以各类竹子见长,以叠石艺术著名,整个园子以宜雨轩为中心,开辟了四个形态逼真的假山区,分别命以春、夏、秋、冬之称,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
(苏州盘门)
苏州是是大运河沿线30个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呈现出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大运河苏州段由大运河主航道的山塘河、上塘河、胥江、护城河以及盘门、阊门等水门组成,并仍与苏州内城水系连为一体。 据载,苏州城最初是周敬王六年(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春秋吴国都城,盘门古称“蟠门“,水路并联,是春秋时期吴国“阖闾大城”的“路八门、水八门”之一,随着历史风云的变迁,八门现仅存盘门,其余诸门早已灰飞烟灭。盘门因“刻木作蟠龙,向北镇越”得名,大运河在盘门环抱城垣,水陆萦回交错,是苏州的水陆交通要道,经历代战乱,盘门亦多次毁坏,现在的盘门虽为元代至正十一年重建,明清皆有重修的,但仍不失春秋大气,巍然雄峙。
盘门水城门是国内外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水陆城门均设有巨大的闸门,用盘车提升或关闭。水城门由两重拱式城门和水瓮城贯穿而成。水闸用绞关可随时开闭,这种周到的战备与防洪设计,是古代筑城史上因地制宜的创举。水门由相距4.6米的内外两重城门组成,纵深24.5米。外门石拱券作分节并列式构筑,金刚墙高达7.25米,墙角各立方石柱,上架楣枋以承拱券。拱券矢高2.75米,开有闸槽。内外水门之间,南北砌泊岸,东南隅城墙内辟有洞穴通道,可循石级登城台。内门由三道纵联分节并列式石拱串连构成,三拱尺度不一,第三道最大,高9.7米,宽9.3米,深6米。内外两水门建筑结构不同,非同一时代遗存,外门显然早于内门。水城门通道:水瓮城东南隅内侧修建的洞穴式通道,高1.80米,宽0.9米,仄而陡直,古时为守军上下秘密观察和启示闸门之用。陆门也有内外两重,期间为平面略成方形的瓮城,内周长约177米,城墙高8.1米,下以条石为基,上砌城砖。内外两门错置,外门在瓮城东北方向,由三道纵联分节并列式石拱构成左右城墙亦花岗石砌筑,均为近代改建。内门偏于瓮城西南,以三道砖拱构成,其中第二道拱转换90度砌筑,第一、三两道各厚三层,采用二丁一顺砌法。门洞纵深13米,宽3.9米,第三道拱高5.45米。为增强稳固性,门外左右加筑梯形护身墙。第一道拱上开有“品”字形小“井”,是对付敌方火攻的灌水口。此门年代较早。登城坡道在城墙北侧,可自东而西上至城台。
盘门现有城墙全长300多米,高5米多。从城垣北侧石板坡道登上城墙,可以看到整个陆门、水门套城的布置和结构全貌。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 、炮洞、闸口 、绞关石 、天井(防火用设施)均历历在目。盘门与吴门桥、瑞光塔合称“盘门三景”。
枫桥、小商桥、卢沟桥、双龙桥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桥。位于苏州古运河畔的枫桥,与寒山古寺、铁铃古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构成“五古”枫桥风景名胜区。枫桥是一座江南寻常单孔石拱桥,因为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夜里要封锁起来,又名“封桥”,据传因唐代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为“枫桥”。因南北舟车皆在枫桥相会,此地又是官道所在,于是就形成了枫桥古镇。
(高邮盂城驿)
高邮是中国唯一一个因“邮“建城,因“邮“得名的城市,公元前223年,秦政府就在此地筑高台,设邮亭,名“高邮“,又称“秦邮“;汉教县。因宋代高邮籍词人秦少游“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诗句,高邮又称为“盂城“。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同时也兼具漕运、看守所的功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但留存的遗址、文物并不多。高邮盂城驿由元代秦淮驿改建而成,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市南门外,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是中国邮驿“活化石”。《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马可波罗途经高邮并入住在驿站中的情景,生动地记载了元代驿站和递铺运作情况。
“盂城驿前吟夕阳,高邮湖上好秋光。”盂城驿原来规模宏大,但在嘉靖三十六年时毁于倭火,隆庆二年有予以重建。现在的盂城驿是明代的遗存,是在元代秦淮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整修,基本恢复原貌。现存遗址建筑只剩原先的八分之一,占地20多亩,房屋80多幢,坐北朝南,大致分为三处:驿舍区、鼓楼区、马神庙。盂城驿为研究我国古代邮驿制度和邮驿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文物和实物见证。
石桥是古运河历史的特殊符号,也是古运河文化的一个缩影。无锡古运河上有一座飞架运河两岸的清名桥,原名清宁桥,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清名桥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位于周太王长子泰伯开凿的伯渎河和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交汇处,始建于1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万历年间。最初它是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的,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这座石桥在清康熙八年(公元1666年),由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改名为清名桥,也有人称它为“清明桥”。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因两岸地势高低关系,东西石级不等,东有石级46级,西有43级。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平列式,共11节,圈洞两面的圈石上,各有题刻。一立于清咸丰年间,介绍桥梁和更改桥名经过;一立于同治年间,介绍重建清名桥的始末。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以大运河为轴线,清名桥与周围的寺、塔、窑、坊等共同形成的历史文化街区,构成独具风韵的江南水乡图景。
一波清流南去,千帆道尽繁华。大运河沿岸风光旖旎,文化璀璨,唯有亲临其境才能一一品味其真、其美,回首千年,大运河“千里赖通波,论功不教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