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对棉花,除了穿它盖它,还真是从没想过其它,包括不知道棉花花长成这样:
更很少人知道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套《御题棉花图》,总共十六幅,画的是从棉花的布种到采收印染成布的全部过程,这是乾隆三十年(1765)时,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制作的,上面有康熙的《木棉赋并序》以及乾隆和方观承为每幅图题写的七绝。
这不但是全世界到现在为止存世最早且较完备的棉作学图谱资料,也是中国棉花的一段千年记忆。
在方观承献棉花图册将近一百年后,在大洋彼岸,美国南卡罗莱州议员詹姆斯・亨利・哈蒙德在州议会中发表著名演说,宣称:“棉花就是王。”
棉花曾是王,棉花曾改变世界。
而我们对棉花,所知太少。
乾隆在棉花图册的第一幅《布种》里,提笔就写:本从外域入中原。
据说考古学家在清理福建武夷山白岩崖洞的船棺时,发现了一小块商代以前的青灰色棉布,这块棉布是海岛棉织物……但是谁种的不知道,所以海岛棉是不是一早就长在中国商代以前,中国是不是海岛棉的故乡,至今是个悬案。余下的棉就简单了,都有种植源可溯,都是“外域入中原”的。
“外域入中原”的过程,经历了成百上千年,进来的路也不太好走,大概是这样弯弯曲曲地从不同的路走进来的:
南路:秦汉时期或更早,从海上进入海南岛和闽、广一带。西南路:秦汉时期,从印度经缅甸进入云南,再向东南蔓延,经桂、越,至闽、广。西北路:南北朝时期,沿丝绸之路从印度、巴基斯坦进入吐鲁番盆地(古高昌国)。《后汉书·南蛮传》里记载着:汉武帝晚年,海南岛的珠崖太守会稽孙幸向武帝进贡了棉布。
这条可靠的最早的棉花记录说明,汉武帝时海南岛的黎族人已经在种植和纺织棉了。而黎族人,到现在都把木棉叫做“吉贝”。吉贝,源自梵语发音,意思就是印度的棉。在秦汉时,中国西南已有一条通往印度的古道,经四川、滇西,通过缅甸北部,进入印度的阿萨姆。“阿萨姆”正是印度棉花的原产地,中国西南境内的棉就是沿这条路线进入的。它最先到达的是中国云南与缅甸边境上的区域,史书上所记载的“哀牢夷”。
到了南北朝,棉花传入的路径就很清晰了——从西巴基斯坦进入西域,再由西域东传,进入甘肃河西走廊,最后到达陕北一带。
(高昌国内)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除了“橦华”,它还有更多的名字:“古终”、“白叠”、“戴”等,梵书还谓之“睒婆”,又为“迦罗婆劫”,大多从梵语转译而来。“橦华”在中原,却迟迟没有被看作温暖的布料,很长一段时间,古人是把它当作花草来养的。这是乾隆在棉花图第五幅《采棉》里的题诗——“实亦称花花实同”。果和卉都称为花,只有棉花是这样。棉开花的时候,样子象葵,但是比葵小,花有三色,或黄或白或紫。棉开花时作乳白色,不久转成深红色,凋谢后即留下绿色的果棉铃。棉铃里头有棉籽,棉籽的茸毛会慢慢从棉籽表皮长出,一直长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裂开后,会裂出一团团白色或白中略带微黄的花一般的柔软纤维,就是棉花——其实是棉果。九世纪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来中国漫游,看到过这样开花的棉,回去以后写在《苏莱曼游记》中,说中国人将棉种在在花园里,观赏它美丽的花。因为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迟迟没有种植棉花,当时有关棉花的记载虽多,却都不甚确切,有的将棉花写成高大的树,有的写成草。西晋张勃的《吴录》里,记录了一种木棉树,高大过屋:
交州永昌,有木绵树,高过屋,有十余年不换者,实大如杯,中有绵如絮,色正白,破一实得数斤,可为縕絮。
直到唐朝以后,棉花才跨越边疆,开始在中原种植,再到宋元时期,棉花又从广东、福建逐步推广到长江流域,最后覆盖到西北地区的关中一带。
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这是一个新字,棉,系将“木绵”两字合在一起去其“系”而成,其意指木绵,但比木绵简练,且与蚕产的“绵”区分开了。黄道婆原是松江府乌泥泾人,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在崖州学会了黎族人的纺织技艺,四十年后回到松江的黄道婆,推广轧棉车、将传统单锭纺麻车改造为三锭棉纺车,棉布的应用因此急剧提升,一个“以棉布衣被天下”的时代,来临了。
江南、淮北所种木棉……此种出南番,宋末始入江南,今则遍及江北与中州矣。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
朱元璋在明初定了一条国策——全国的自耕农,十亩地以下的,必须种半亩棉花;十亩地以上的,则要加倍种;种多了有奖,收成好还能免税,不种就要充军流放坐牢。他在位的末年,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都是棉花的重要产地,棉纺织品从此因物美价廉走进千家万户,大庇天下寒者皆欢颜。到这时候为止,中国种的基本还都是亚洲棉或者非洲棉。1892年,晚清的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机器织布厂及纺纱厂,引进美洲的陆地棉种在两湖。后来,更纤长温暖的海岛棉也进入了中国。如今我国种植的,大部分是各国陆地棉及其变种,其中以新疆产地最多、最佳(新疆还是中国唯一的海岛棉产区)。跋山涉水而来的亚洲棉和非洲棉似乎已成往事。乾隆三十年(1765)初春,乾隆陪母亲开始第四次南巡。南巡结束后,乾隆途经直隶总督府,直隶总督方观承率属下前去迎接,并献上了一本十六页的图册。方观承是安徽桐城人,年幼时,因祖父二人都被流放,寄食在南京清凉山寺,靠僧人接济为生,成年以后,从磨难中走过来的方观承做事极为周到用心,一直做到直隶总督。就在直隶总督任上,细心访察民事的方观承,认为种棉“功同菽粟”,只有使老百姓种棉纺织,才能使“衣被周乎天下”。他用心主持制作了一套《棉花图册》,概括了种植、管理、织纺、织染等全过程,当时乾隆南巡途经河北保定时视察了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方观承便以此为背景,将画有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炼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的十六幅图谱装裱成册,每图都配有文字说明,书前还收录了康熙皇帝的《木棉赋并序》。四月十一,乾隆途经直隶总督府,收到方观承送上的图册,一见之下,龙颜大悦,为了表明自己对棉花的重视,也是应方观承的请求,乾隆给十六幅图都配了七绝一首,并将方观承所作诗也附在图末。《棉花图册》从此更名为《御题棉花图》。《御题棉花图》诞生后,方观承又特意将图谱刻在二十块端石上,以精细的线条、苍劲的笔法,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乾隆皇帝的题诗呈现于这石刻艺术珍品中。七月,方观承将《御题棉花图》交回宫中,从此,《御题棉花图》的原本不知去向,只有《御题棉花图》石刻留在了直隶总督府。清亡以后,棉花图石刻流散到了保定的两江会馆,后来收入国家收藏中。在这套《御题棉花图》的最末,方观承详细地写明了千百年来,中国棉花的由来:古籍上说,棉古称吉贝,也称古贝。禹书上说,扬州古贡就是这种棉。南朝梁的时候,方能详细地说明它的来历。到了唐朝,木棉虽多见歌咏,但实际上是题写那种高大的木棉树,而不是眼下这种花如葵实似桃的,民间只称它为棉,又称它织成的布是棉布。唐宋时沧、邢、赵、贝诸州都曾把它作为贡品。明人王象晋说北方擅长种却不擅长织,南方擅长织而不擅长种,似乎说得也不是很靠谱。
棉古作緜,凡純密者之通穪,今隸從木以别於絲而其名,乃有專属。稽之載籍,實曰吉貝,亦稱古貝。禹貢揚州厥篚織貝傳謂貝,即吉貝。木棉之精好者,盖自草衣乍革桑土,初蠶其事以與稼穑并興矣。周官典婦功之職,既絲枲並掌,又别設典枲掌,布絲縷紵之麻草之物。……梁間職方始能詳其物土與其名類。迄於唐而木棉多见歌詠,然大抵言樹,高尋丈者耳。今之庳枝弱莖,花如葵而實似桃,春種秋敛者,民间但呼曰“棉”。故謂布為棉布。唐宋時滄、邢、趙、貝諸州嘗贡之。而明人王象晉謂北土廣樹藝而昧於織,南土精織纴而寡於藝。似亦未為篤論也。
他当然不会知道,将近一百年以后,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将从棉织业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