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熊继柏论《黄帝内经》“汗症”治疗

在《内经》中所载汗证颇多,如魄汗、多汗、炅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夺汗、绝汗、漏泄等。历代医家研究《内经》汗证,有按五脏分类者,有从病因分类者,有依汗出的表现特点分类者。笔者认为,《内经》之汗证,约可分为以下四类。

1.自汗证

在《内经》中称为魄汗、多汗。《景岳全书·汗证》说:“自汗者,濈濈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内经》中的自汗证主要有炅汗、漏汗、灌汗等三种。

炅汗:炅,热也;炅汗,即热甚出汗。阳热太盛,蒸发汗津,其汗甚多,又称之大汗。《素问·举痛论》云:“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暑,汗。”《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甲乙大汗”、“心热病者……丙丁大汗”、“脾热病者……戊己大汗”、“肺热病者……庚辛大汗”、“肾热病者……壬癸大汗”。《素问·疟论》云:“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温淫汗出”,凡此皆指热甚出汗。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释曰:“热蒸于表则津泄,故腠理开而汗出。”观仲景《伤寒论》所述阳明实热证之“大热、大汗、大渴”“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述暑温证之“汗大出”等,皆属此类。

后世治疗此证,法主清热止汗,一般选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漏汗:指外受风邪,又兼体内有热,风热相迫致汗漏如泄。《灵枢·营卫生会》称之为漏泄,谓“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故命曰漏泄。”

又《素问·风论》载有“饮酒中风,则为漏风”证,亦以漏汗为主要表现。张介宾说:“酒后中风,则汗漏不止,故曰漏风。”漏汗、漏泄、漏风,皆系风袭于表,腠理开疏,汗漏如泄之证,故其汗出多伴恶风,治法亦须疏风固表止汗,可选玉屏风散之类。

灌汗:谓大汗淋漓,如水灌不止。《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肺脉软而散者,当病灌汗。”

肺脉软而散,属肺气虚弱。张介宾谓此为“肺虚不敛,汗出如水”,实属气虚自汗。又《素问·脉要精微论》:“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素问·痹论》“阳气少,阴气盛……故汗出而濡。”则属阳虚自汗。

气虚自汗者,自汗兼见少气、乏力、舌淡、脉虚。阳虚自汗者,则更兼恶寒、肢冷等症。

灌汗,当属气虚自汗或阳虚自汗之甚者。因此,治疗灌汗须益气温阳,固表敛汗。方选生脉散合黄芪牡蛎散之类;若见阳虚者,可再加附子,或用《石室秘录》之收汗生阳汤。《景岳全书·汗证》并云:“因气虚而火未衰者,宜二阴煎、参归汤、人参建中汤之类主之。……若阳气俱虚者,宜参附汤、大建中汤之类主之。”

2.寝汗证

后世称为盗汗。戴思恭《证治要诀》释:“眠熟而汗出者曰盗汗,又名寝汗”,《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所谓肾病寝汗,兼有胫肿、喘咳、身重、憎风等证,此证当系肾气或肾阳虚衰、封藏不固所致。

高世栻《素问直解》释为阴阳两虚证,谓“生阳之气,不周于身……寝则阳气归阴,阴虚故汗出。”

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阳所致为寝汗”,是指阴寒损伤阳气之寝汗证。张介宾释:“寒水用事,故为寝汗”由是观之,《内经》所论寝汗,主要在于肾气及肾阳虚衰。

朱震亨《丹溪心法·汗证》曾说:“杂病盗汗,责其阳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所载:“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即属阳虚寝汗证。治法须温肾固气以敛汗,《外台秘要》提出用二加龙骨牡蛎汤,《类证治裁》提出用黄芪汤。

此外,李杲《东垣十书·汗证》说:“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出汗如浴,觉来方止,是属阴虚。……宜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李氏所说的阴虚盗汗证,多兼见心烦、入夜潮热、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等阴虚之象,此与《内经》所指之阳虚寝汗有别,临证不可不辨。

3.绝汗证

后世又称脱汗,乃阴阳离决,阳气将脱,表现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之状。《灵枢·经脉》云:“六阳气绝,则阴与阳分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经文明确指出,人体六阳经的经气竭绝,阴阳离决,便发生绝汗。

据《难经·二十四难》所述,绝汗“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张介宾《类经》十八卷说:“汗本阴精,固于阳气,阳气绝则阴阳离决,而腠理不闭,脱汗乃出,其死在顷刻间也。”

临床所见绝汗,除了《灵枢·经脉》所述的亡阳危候之外,尚有亡阴之危候。亡阳绝汗,症见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神疲倦卧,脉微欲绝。治宜回阳固脱,亟宜大剂参附汤或参附龙骨牡蛎汤。亡阴绝汗,症见大汗淋漓,手足尚温,口渴而欲饮冷,脉细数或疾促无力。治宜固气敛阴,可用大剂生脉散。

4.五脏汗证

在前文所述肺虚灌汗、肾虚寝汗之外,《内经》还分别提出了五脏汗证。

心病汗出:《素问·经脉别论》云:“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此由惊伤心神,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致心液外泄而为汗。并可伴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治宜养心安神,方选天王补心丹及甘麦大枣汤之类。

肺病汗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肺脉……缓甚为多汗……头以下汗出不可止”。《素问·藏气法时论》又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脉缓甚,乃指肺热,此与肺气虚之灌汗有别。

张志聪《灵枢集注·邪气藏府病形》说:“缓则热甚,故多汗。……肺主周身之气而朝百脉也,腠理开,故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头以下者,颈项胸背之间,肺之外部也。”

盖邪热在肺,则迫津外出而为汗;肺气上逆,则为喘为咳。治法当清热泻肺,可用泻白散或麻杏石甘汤之类。若肺热不甚而阴伤汗出者,可用清燥救肺汤。

肝病汗出:《素问·经脉别论》云:“疾走恐惧,汗出于肝。”疾走过劳则伤筋,又加恐惧伤肝魂,故其汗出在肝。临床所见,肝阴虚患者,在精神紧张或烦劳过度时,每多汗出,并伴见心烦、口干等症。治宜滋阴柔肝,可选一贯煎合酸枣仁汤。

脾病汗出:《素问·经脉别论》云:“摇体劳苦,汗出于睥。”劳倦耗气,使脾气损伤,失于收摄,因而汗出。《类经》十六卷谓:“揺体劳苦,则肌肉四肢皆动,脾所主也,故汗出于脾。”

又《素问遗篇·本病论》指出:“醉饱行房,汗出于脾,”亦是脾气损伤。治法当主健睥益气,方选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杂病源流犀烛》并载用补气运脾丸。

此外,《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载有湿热黄汗一证:“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其证亦属脾病汗出,然与《内经》所述则有虚实之别。

肾病汗出:《素问·经脉别论》云:“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王冰释:“骨劳气越,肾复过疲,故持重远行,汗出于肾也。”《素问·水热穴论》又云:“勇而劳甚,则肾汗出。”是谓房劳过度,损伤精气,肾虚汗出。

上述经文所指皆属肾虚自汗,它与肾虚寝汗的病机有相同之处,而其汗出的表现有异。据临床所见,肾虚自汗多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阴股间汗多等症状特点。治宜补肾固气敛汗,可选《杂病源流犀烛》之五味子汤或安肾丸。

中医的汗症指汗出不正常,包括自汗、盗汗、脱汗、局部出汗、无汗、黄汗、血汗、臭汗等。

我们在治疗汗症时必须结合临床四诊,全面辨证施治,分清病情主次,再进行临症用药,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一、自汗

主证:汗出,动则益甚,肤凉,脉微弱。

治法:调营益卫。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饴糖30克、肉桂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黄芪5克、炙甘草6克、浮小麦30克。

如果表虚易感者用玉屏风散,黄芪30克、白术30克、防风15克。

气虚甚者加党参,自汗较重者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固表止汗。

阳虚加附子(开水先煎)。

常年出汗者十全大补汤加味:党参12克、肉桂3克、川芎6克、熟地黄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甘草3克、黄芪12克、当归9克、白芍药9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10克、肉苁蓉10克。

易感冒者也可以用桂枝汤加味:生黄芪30克、浮小麦3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麻黄根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

二、盗汗

主证:夜晚寐中窃出,通身如浴,醒来渐收,多手足心热,脉细涩。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当归6克、生地黄6克、黄芩6克、黄柏6克、黄连6克、熟地黄6克、黄芪12g。

方中当归养血增液,血充则心火可制;生地、熟地入肝肾而滋肾阴。三药合用,使阴血充则水能制火,共为君药。

盗汗因于水不济火,火热熏蒸,故臣以黄连清泻心火,合以黄芩、黄柏泻火以除烦,清热以坚阴。君臣相合,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坚则汗不外泄。

汗出过多,导致卫虚不固,故倍用黄芪为佐,一以益气实卫以固表,一以固未定之阴,且可合当归、熟地益气养血。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效。

便热冷饮者加生石膏、竹叶。

便结头汗者加桃仁、大黄。

气阴虚者酌去黄芩、黄连,加党参、麦冬。

暮热朝凉,或病后阴气未复,余邪未尽者改用青蒿鳖甲汤加味。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10克、地骨皮12克。

三、脱汗

主证:凡大吐、大泻、失血、误汗或大病后,汗出如油,额汗如雨,如珠之凝,如胶之粘,甚者通体汗漏淋漓,揩不尽,或喘促肢冷,脉沉细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方药:六味回阳饮加减。

党参15~30克、五味子10克、干姜10克、附片10~15克(开水先煎30分钟)、肉桂9克、黄芪15~30克、熟地15~30克、当归15克。

加减:

虚阳外越者加生龙骨20~30克、生牡蛎20~30克。

真阴内竭者去干姜、肉桂。加生地、麦冬。

另外脱汗急症可以用参附汤,人参(或党参)15克、附片15克(开水先煎30分钟)、青黛15克。

四、阳明病发汗

主证: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治法:清热生津。

方药:白虎汤。

石膏50g,知母18g,甘草6g,粳米9g。

方义:本方原为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为治疗气分热盛的代表方。

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故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一助石膏清肺胃热,一滋阴润燥。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

加减化裁: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息风。

若兼阳明腑实,见谵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

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加天花粉、芦根、麦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五、局部出汗

1.头汗食热而头汗、面汗出甚者,为阴虚不能附阳,宜当归六黄汤。

2.心汗心窝膻中聚而有汗,又因思虑伤及心脾,宜归脾汤或生脉饮。

归脾汤就不再多讲了。

生脉饮

功效: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主治: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人参(党参)10~15克、麦冬15~20克、五味子10克。

水煎服,一日二次。也有成品口服液。

3.手脚汗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若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虚热症。

可用增液汤玄参30克、麦冬、细生地各24克。

若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黄浊、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症状。可用三仁汤加减杏仁10克、飞滑石12克、白蔻仁10克、竹叶6克、厚朴12克、生薏仁3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莱菔子10克。

4.偏汗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多属营卫不调,气血不和,宜益气养营。

宜用十全大补汤加减:

党参15克、肉桂6克、川芎6克、熟地黄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

这里大家应注意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应及早防治。

5.阴汗阴股间多汗,多因下焦湿热所致。

宜柴胡胜湿汤

功效:具有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主治两外肾冷,两髀骨枢阴汗,前阴痿弱,阴囊湿痒臊气。

柴胡12克、羌活12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升麻6克、生甘草6克、黄柏10克、龙胆草10克、麻黄根15克、汉防己12克、五味子10克、当归12克。

或用二妙散,加防风、龙胆草。

或有阴阳不和者,宜用小柴胡汤加桂枝、茯苓、白术。

或见阳痿遗精者,宜用桂枝汤加龙骨、牡蛎。

六、臭汗

“臭汗症”古书早有记载,据《诸病源候论》云:“人有体气不和,使精液杂秽,故令身体臭也”。

中医认为汗出发臭是肝胆湿热、脾胃浊滞所致。

患有“臭汗症”的人通常兼有胸闷纳呆、口苦发腻、渴不思饮、身重体倦、尿少色黄等证候,少数人还兼有腋下狐臭。

宜用体香饮

藿香、佩兰、苍术、川朴花、石菖薄、淡竹叶、泽泻、茯苓各10克,白芷、木香、沉香曲、薄荷各5克,滑石30克。

水煎服,每日一贴,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一周后便可使汗出减少,体臭消除。

七、黄汗

黄汗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症状,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其划归为黄疸、水气病的范畴。

时至今日,医生们对黄汗有更多的了解。它作为一种症状,既有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信号,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常见黄汗的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种:

1.药物的反应:以利福平多见,其他如核黄素、呋喃妥因、痢特灵、伯氨喹宁等药物,服用常规剂量即可能出现黄汗、黄尿。若过量或中毒则症状更显著,此时应告诉医生,以决定是否停用。

2.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肝胆结石、肝硬化以及肝癌、胰腺癌等,引起肝功能减退或胆汁瘀积堵塞,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增高,随汗液排出体外,而出现黄汗。

这类疾病大都有上腹部闷胀疼痛、乏力倦怠、厌油腻、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尿黄等症状。可以通过B超、肝功能等检查来鉴别诊断。

3.某些溶血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误输异型血液,以及蚕豆病的患者,因红细胞大量破坏,间接胆红素在血中滞留而致黄汗。疟疾、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的病人,由于红细胞破坏加快,肝脏功能受到损害,而出现黄汗。这些疾病较为严重,应提高警惕,及早发现,进行有效治疗。

4.食物:进食胡萝卜、橘子、柑橙等食物,以及过量食用含色素的食品或饮料,也会出现黄汗,一般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勿需惊慌。

5.其他:青年人汗腺分泌旺盛,若在高温环境下劳动,出汗过多,未能及时换洗衣裤,汗液中的脂肪酸等有机物与空气、肥皂发生反应,致使白色衣裤出现黄色,接触腋下、胸前、腰腹以及会阴等部位的衣裤尤为明显。这种现象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不必多虑。

排除了其它的原因,这次我们主要讨论中医的“黄疸”范畴,因病理性引起黄汗的原因多是“黄疸”引起的。

黄疸分阳黄、阴黄两种,下面我们学习治疗方法。

1.阳黄湿热藴结,胆汁外溢。

主证:身目发黄,色鲜明,发热,心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尿黄短少,出黄汗,舌苔黄腻,脉弦数。

阳黄又分二型: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

热重于湿还兼见于口渴,便燥。

  • 治法:清热利湿,通泄瘀热。
  •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 茵陈30克、栀子12克、大黄6克、黄芩10克、板蓝根30克。方药中茵陈清热利湿除黄;栀子、黄芩、板蓝根清热解毒利胆;大黄通泄瘀热。
  • 加减:若呕逆重者,加竹茹清热止呕;若食滞脘闷者加枳实、神曲破积除满,消食和胃;若尿黄短少者,加茯苓、滑石、车前子利尿清热。

湿重于热还兼见头身沉困,腹满便溏。

  •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利胆。
  • 方药:茵陈五苓散。
  • 加减:茵陈30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霍香15克、陈皮10克、滑石12克、甘草6克。
  • 方药中茵陈清热利湿除黄;白术、陈皮健脾燥湿,理气和中;茯苓、猪苓、泽泻渗湿利尿;霍香和胃化湿止呕;六一散清热利湿。

2.阴黄湿困脾阳,胆汁外溢

主证:身目发黄,色晦暗,食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溏软,神疲畏寒,四肢不温,汗见黄色,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温化寒湿,健脾和胃,佐以利胆。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味。

茵陈30克、白术15克、附子10克(开水先煎30分钟)、干姜10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甘草6克。

方药中茵陈、附子并用温化寒湿,除黄利胆;白术、干姜、甘草健脾燥湿温中;茯苓、泽泻利尿渗湿。

八、血汗症

血汗证一般属罕见病变,这次我们不讨论。

九、无汗症(也称汗闭)

无汗症是指皮肤表面少汗或完全无汗,也称汗闭,可分为局限性汗闭或全身汗闭。

引起无汗症的病因比较多,西医可包括汗腺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其他疾患也可引起无汗。在种类上包括神经性无汗症、汗腺功能障碍性无汗症、特发性无汗症等。

中医的无汗症分二型

1.阴液亏损型

因先天不足或热病伤阴,口干咽燥,便如羊粪,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以养阴生津,滋养汗源法。

2.阳虚气弱型

因先天不足或久病体弱,汗液不足,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皮肤干燥,舌淡少苔脉细无力,治以益气壮阳,滋润肌肤法。

阴液亏损型

主证:口干咽燥,便如羊粪,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病因:多因先天不足或热病伤阴。

治法:治以养阴生津,滋养汗源法。

方药:增液汤加减。

生地30g,麦冬10g,玉竹10g,天花粉10g,黄芪20g,葛根10g,当归10g,丹参10g,五味子10g。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阳虚气弱型

主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皮肤干燥,舌淡少苔脉细无力。

病因:因先天不足或久病体弱,汗液不足。

治法:治以益气壮阳,滋润肌肤法。

方药:经验方。

肉苁蓉20g,锁阳10g,鹿角霜30g,黄芪30g,党参15g,熟地30g,生山药60g,白术15g,杜仲15g。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早晚口服。

案例分享

阴虚内热,卫阳不固案。

刘某,男,42岁,陕西省人。2012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白天,夜晚出汗3年。

刻诊:近3年出汗多,白天活动时面额出汗如水珠,夜间睡后也出汗,醒后出汗稍停止,颜面赤热,心烦少寐,精力疲惫,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沉细数。

诊断:自汗、盗汗。

辨证:阴虚内热,卫阳不固。

治法:滋阴清热,固表止汗。

方药:当归六黄汤化裁:

当归12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黄芩10g,黄柏10g,黄连6g,黄芪30g,龟板20g,麻黄根20g,煅牡蛎30g,五倍子6g。

10剂。水煎,早晚口服。

二诊(5月26日):自汗明显减少,盗汗停止,颜面发热消失,舌红,苔薄黄,脉沉细数。上方去黄芩、五倍子。

10剂。水煎,早晚口服。

7月15日,患者前来告诉:自汗、盗汗停止。很是感谢。

一般汗证,始为小疾。患之既久或大汗淋漓,消耗元气与津液,并因汗为心液,久汗大汗致心脏衰弱,更有汗脱一证有亡阴亡阳之危,因而久汗大汗不可小视。笔者临证遇其怪顽汗证,不囿于止汗,而从本论治,收效显著。今拾三则,以飨同道。

一、头大汗

储某,男,47岁。1987年2月14日初诊。头汗齐颈而还已历18载,初每于下厨作葱油食物时发作,继渐加重,近半年乃至听、说或看见葱油时亦头汗淋漓,曾经多处中西医治疗,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遍服安神定志、收敛止汗之中药及逍遥散、桂枝汤、牡蛎散诸方,常服安定、谷维素等西药,效果惘然。

刻诊:笔者坚令其说出“葱油”二字,辄见其头汗出,额上汗珠如豆,2分钟许头发、面部如洗,有热气蒸腾而起,精神遂倦怠,口干,舌红苔薄少,脉弦稍数。

平素溲黄粪燥,脑电图正常,心肺(-),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予考虑:头为诸阳之会,汗血同源,此例头汗乃下厨劳作而起,清阳因而郁蒸,血热迫汗外泄,久出气阴两伤,而见、说、听葱油均作,成为“敏感性独头大汗症”。

拟从清热凉血,养阴益气为治,仿干祖望先生的三草汤加味:

紫草、茜草、旱莲草、茯神、生地、首乌、黄芪各15克,甘草5克。上方连服5剂后,闻说及“葱油”二字已无头汗,试下厨见葱油,头汗亦减。

继宗原方10剂。头汗不作,且溲黄粪燥等诸症悉除,今春随访一直如常。

头汗一症,一般以湿热蕴蒸及气虚证居多,以自汗出为主,而闻说见物出汗者实为少见。

笔者径舍安神定志、收敛止汗之未效之法,执汗血同源之旨,取凉血清热为治,佐用益气养阴,而三草汤系干祖望教授早年治疗荨麻疹的经验方,干老认为:紫草、茜草、旱莲草、首乌相配有凉血脱敏之效,故加味用于此例,不治汗而汗自止,18年头汗怪疾遂得根除。

二、三十年手足大汗

邹某,男,57岁。1988年2月4日初诊。手足掌多汗起于青年,延及至今,以往每日布鞋底均湿透,足臭,手掌亦多汗,腋窝亦然,夏日尤甚,冬日稍减,手足欠温。

近10年来且与人言谈时亦濈然汗出,情志紧张时加剧,动辄汗出。历年来,曾经多处大医院诊治,或住入某精神病院治疗,又访求过数十多位中医治疗,或作脾胃气虚予参苓白术散法出入,或谓脾胃阴虚而进加减沙参麦冬汤,或以脾胃湿热进连朴饮、胃苓汤,皆合入止汗之品,亦作过针灸治疗,无奈均不如人意。

人渐少神、形瘦胆怯,意懒心灰,默然独处。刻诊:手汗溱溱而出,少时可滴,浸湿手帕,汗后肢冷,畏寒,身矮形瘦,头昏、耳鸣、眼花、口干、心慌等虚象丛生。

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数。心电图示:左室肥厚伴劳损,皮肤划纹现象持续时间延长,查眼底:动脉硬化Ⅱ~Ⅳ级。辨为:年近花甲,患手足汗三十余载,时届冬季亦作,阳不潜藏可知,阴阳交虚显见,久病而郁,伴神思间病。

拟二加龙牡汤:熟附片6克,生龙骨、煅牡蛎各24克(先煎),白芍、白薇、炒枣仁、山萸肉各12克,五味子、炙甘草各5克,生姜3片,大枣10枚。

药进2剂,手足汗稍有减轻,诉药后1小时许手足觉温,持续约30分钟。

二诊增附片为10克,加桂枝6克,炙黄芪20克,又3剂后,每日只出一阵小汗,正常与人交谈无汗,亦不觉紧张,效果既显,未更其方,续10剂后汗止,停药观察半月,宛如常人。随访至今,汗症未发。

手足汗论治始见《伤寒明理论》,并指出:“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因而前医从脾胃入手,本应收效。

细思不效原因乃汗发日久,阴阳交虚,而夹有神思间病,其形瘦、腰酸、肢冷,答语汗出,喜独处是其明征,而二加龙牡汤(《金匮要略》引《小品方》)由芍药、甘草、附子、龙骨、牡蛎、白薇、姜枣而成。

其中芍药、甘草、附子出《伤寒论》本治外感风寒,汗出不解,阴阳两虚而反恶寒者;龙牡镇心安神,涩精敛汗;白薇凉血益阴,透邪外出,并能凉肝安神;姜枣调和营卫。故二加龙牡实为兼顾阴阳两虚之妙方。

笔者加入山萸肉、枣仁、五味皆益阴安神,敛汗平补治本之药,合而治之,阴生阳长。

二诊见肢体转温,尚嫌欠佳,故增以茂桂,益气温经通阳,经云:“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平阳秘,阳秘阴藏,顽汗岂有不愈哉!

三、行房大汗

吴某,男,33岁。1988年4月8日初诊。每行房时大汗淋漓,遍体如浴,沾湿两三条毛巾,始因暧昧、羞于启齿,迁延二年有余症情有增无减,且行房后耳鸣特甚,气喘,心慌须1小时左右方渐解,伴天明前盗汗,翌日神疲乏力,伴腰酸溲黄、懒于行动,遂致惧怕入房。

刻诊:形体丰盛,面色微红,舌苔薄腻,脉弦。前医已从阴虚有火论治,予当归六黄7剂,进展不大。

幡悟其形体壮实,平素嗜酒,适值壮年,湿热内蕴,肝经疏泄失常,相火湿热兼病,而喘、悸皆由大汗而起,亦心肾不交使然。

拟龙胆泻肝合交通心肾法:龙胆草、黄芩、黄柏各6克,醋柴胡、炙远志各5克,生山栀、车前子(布包)、酸枣仁、山萸肉各10克,生地、左牡蛎(先煎)各15克。

方进3剂精神较好,汗出减半,其饮食不减,不虑苦寒败胃,继进上方3剂,汗情十去其九,嘱少进辛辣肥甘,房事有节,并以知柏地黄丸口服半月巩固。日前作健康检查,询问未反复。

笔者数年来实践体会,行房大汗者,其治有别于自汗或盗汗,虽同为“阳气迫汗外泄”,然非益气固表或养阴清热所能奏效。多由心肝火旺肾失封藏,心肾不交所致,故而清肝养肝、宁心安神、固肾敛汗为要法。

笔者每加用酸枣、远志、山萸肉、牡蛎两组对药,收交通心肾、敛阴止汗之效,且防汗脱。其有湿热者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有肝经郁热者用《类证治裁》清肝汤出入;肝虚者用酸枣仁汤,肝风者则用天麻、钩藤以平肝;还可用夏枯草、制半夏配用清肝化湿,亦收交通心肾之效。

《伤寒论》曰:“病人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病人定时发热汗出,先其时者,是说假设病人下午两点左右发热汗出,你在两点钟以前给他吃桂枝汤准好。

这个我遇到很多,一个朋友的厨子,就是这个病,到时候发热,完了出一身汗,过去后像好人一样。我就给他吃这个药,吃了就好了。他高兴极了,他说我这病患了20多年了,这回可好了。这种病,患20多年也太长了,我头一回听说。但是在临床上定时发热汗出这种情况很多。

我在农村巡疗时,也遇到这么一个老太太,每天4-5点钟的时候,必要发热,然后出汗,出完汗之后,也不发热了,也不难受了。天天如此,也是有很长时间了。我给她开3剂药,她吃了2剂药就好了。

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以下简称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门诊来了一个病人,年龄56岁,是南方人,说一口南方话,很不容易听懂。他说,大夫,我这个病不太好治,在你们医院治了3个月了。

我说你是什么表现啊?他说我每天下午1点到3点,身上一阵热,热完了要出一身大汗,到4点汗就出完了,换了衣服还能够继续工作。汗要出到什么程度呢?一件棉毛衫湿透了,一件衬衣湿透了。

我看他之前的病历,有养阴敛汗的治疗方法,有益气固表的治疗方法,有清里热的治疗方法,我能想到的治疗多汗的方法,前面的医生都用到了。特别是他上次看病的那个医生,给他用了敛汗固表的方法。我记得药味多,药量也大,如麻黄根30克,浮小麦50克,煅牡蛎50克,分心木(就是胡桃的隔膜)20 克,金樱子30 克。

我心想,这恐怕得有效。我问他,老先生你吃了这个方子怎么样啊?他说,这个方子吃了一回我不敢再吃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上午吃完这个药以后,15点我还是热,过去我热完了,汗出完了,换了衣服还能工作,那天下午,确实不出汗了,但我热了一下午,一直到下班身上还是热,热得我心烦体躁,汗是没有出,衣服也没有换,但是我不敢再吃了。

一听这话,我说老先生,既然止汗不行的话,我给你发汗。他愣住了,说,大夫,我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病,没有一个大夫说要给我发汗的,发汗能行吗?他看我太年轻,对我不太信任。

他说要是吃了你的药没有效果怎么办?我说吃了我的药没有效,我带你去找我的老师。他一听很高兴,他说那你给我开方吧。我开了3剂桂枝汤,那时候我不太会用这个方子,我也没有告诉病人怎么吃。

拿了3剂药之后,第3天他来了,他说大夫,吃了你的药什么感觉都没有,还是那样。我就带着他去找胡希恕先生,胡希恕先生是当年我们东直门医院特别善用经方的老前辈,那时候他不出普通的门诊,只出特殊的门诊给一些高级干部看病。我说胡老,我给您带来了一个疑难的病人,我给他用了桂枝汤想发汗,但是他说无效。

介绍病情后,他就问病人,这个方子你怎么吃的?我发现这个病人吞吞吐吐地说,我早上吃一次,晚上吃一次。后来回想起来,他可能根本就没有吃我开的药,他不信任我,就等着我带他去找老大夫看病,更不相信出汗那么多还要再发汗。胡希恕先生说你的方子开得好,你怎么给他吃的?我说病人说得吞吞吐吐,我也没有说怎么吃。

胡希恕先生跟病人说,你这样,每天就吃一回药,你不是15点钟有烘热、出汗吗?那你13:30左右就吃一次药,吃完之后,多喝一些热水,然后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稍稍坐一坐,穿的衣服稍稍厚一些,让自己先潮潮地出一点汗,到了两三点钟看还热得起来热不起来。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秋天。

胡希恕先生就开3剂桂枝汤让他试试,这个老先生很高兴地走了。第4天他来了,特别高兴,他说大夫,这发汗的方法还真不错,我头一天中午吃完这个药以后,喝了点水,身上潮潮地出了一点汗,根本就不用换衣服。到了15点钟该发热的时候,我就等着自己发热,结果没热起来,或者是热的劲不大,随后出的汗不多,我只把最里面的衣服换了。到了第2天,比头一天的热更轻了,我觉得衣服不换都可以了。到了第3天,根本就不用再换衣服了,这方子有效。我就说再开3剂。他说要不要再找老大夫。我说不用了,胡希恕先生很忙。我又给他开3剂桂枝汤,后来他就好长时间没有再来。

过了3个月以后,我从门诊调到病房。有一天他来说,上次你带我去找胡希恕先生看了病以后,我前前后后吃了6剂药,从此以后就不再烘热不再有汗了。可是最近我又有一点汗,这个方子还能不能再用?我说可以。我再给他开桂枝汤,原方6剂。他说郝大夫,看来你们的工作经常变动,我吃完这个药以后不再复发,我就不再找你;再复发的话,不管你走到哪里,我都会找到你的。你工作调动总会有轨迹的吧,总会有人知道吧。现在30年过去了,他没再来找我。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