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兵百万的大明朝,为什么就是打不过小小的满清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分水岭,这一年,在中国的大地上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同时并立而存。

而后,经过十几年的交战,原本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大顺,竟然莫名其妙地衰败下去,就连首领李自成也在九宫山不明不白地死去。

而原本不被看好的蛮族满清,竟然逆势而起,凭借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满洲八旗,居然征服了上亿人口的庞大帝国,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满清便已开始和大明交锋了,在万历四十七年,双方便爆发了著名的

萨尔浒之战,这场战役最终以明朝惨败,后金最大而告终。

从此,明朝在与后金(满清)的交战中便屡屡处于下风,基本上是败多胜少。

按理说,后金仅仅是偏居于东北一隅的渔猎部族,人口只有几十万,政治军事制度落后,经济方面更是没有什么支柱产业。

而凭借明朝这么大的体量,即便是硬耗,都能生生地耗死他,缘何竟让他做大到统一整个天下的地步?

当年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时,所有的制度都是照搬大明,比如说在军队中各级军官的官职,和明朝一样都是叫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后来才逐步改成满语。

也就是说大明和后金的军事制度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为何后金靠着这套制度屡战屡胜,而大明却靠着这套制度屡战屡败。

可见这跟制度无关,只跟人有关,而之所以一套制度两种结果,只因为明朝这边多了一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那就是大明朝的赫赫有名的士大夫集团。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由于明朝中后期文贵武贱的潜规则,掌握军队最高指挥权的,一般都是从中央空降下来的文官,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鲜有与军队关系密切的。

这些空降过来的文官那会打仗,就会瞎折腾瞎指挥,不是失败才是怪事,就像导致萨尔浒大败的明军主帅杨镐,此人也是治理地方的好书,也算是一名能吏。

但是这样的官员你派他搞经济性,但你却非派他前去领兵打仗,这不是乱搞是啥?明明有经验丰富的武将就是不用,偏要用不懂军事的文官。

这些人到了前线一顿瞎指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明军不失败才是出奇了。

而当时的后金则是实行军政合一的制度,行政体系就是军事体系,军事首脑就是行政首脑。直接将文武两套班子,压缩成一套班子。

这么做首先是强烈地压缩了行政支出,社会资源极巨的向军事领域聚集,极大的抵消了社会总资源的劣势。

其次,这套制度是以军事为核心的,实际上就是军人执政,这就保证了军事动员的效率和质量,没有了文官在中间捞一把,可以保证军事资源直达每一个士兵。

而且这种军政合一,导致整个政权对军事技术和军事人才非常重视,使得在整个政权体系内赏罚分明,军功晋升流畅,一个小兵也有出头之日。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政权的扩张时期,可以更普遍地让自己的子民享受到战争的红利,进而极大的提升军队的士气。

而大明朝的做法恰恰相反,军事人才在大明的体系中根本没有出头之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的军事才华再突出,也不如一个死读书的酸秀才。

不仅如此,在大明当兵的升迁通道更是狭窄异常,明朝实行的是军户世袭制度,也就说你祖上是军官,你也是军官,你祖上是士兵,你也只能是士兵。

比如大名鼎鼎的戚继光,就是承袭了他祖上的军官的职务,要是他是个军户出身,哪怕他再有才华也不一定有出头之日。

不仅如此,在后金这边负责因为是军政一体化,所以后勤的负责人也是军事长官,他们也是要上战场的,所以这些人对于士兵不会过于苛刻,毕竟这些人自己肩并肩、背靠背的生死兄弟。

你要是做得太过分了,可是会被人打黑枪的,而且对于军事器械的质量,这些人必然也要保障的,毕竟将来我也要用这些东西,万一质量有问题,岂不是坑我自己。

而明朝的后勤全是文官控制,你在前面吃紧,我在后面紧吃,反正老子又不上战场,死也是死你们这些臭丘八。

所以,明朝的军械质量一直是一言难尽,比如著名的猛将刘铤便是一个劣质头盔给坑死了,连给大将的军械都是这个质量,小兵的装备更不用多说了。

其实,在宋朝之前,文武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在汉唐的时候,大家强调的是出将入相,也是说文武之间的身份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以武将能当宰相,文官也能带兵打仗。

所以为啥汉唐的军事那么强盛,因为在汉唐即便是文官,人家也是在军队上历练过的,人家是真的知道怎么带兵打仗的。

而从宋朝之后,武将的身份一落千丈,再也没有能当宰相的武将了,中原的王朝的武力值也开始一路往下走。

所以,虽然两支军队的战法和武器装备什么的十分类似,但是一旦交手,胜负不言而喻。

于是就会明末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景象,在明朝蔫不拉几的军队,一旦投降后金,战斗力立马飙升。

有人说这是因为皈依者狂热,其实更多的是双方的体制问题,因为作为普通士兵而言,在后金待遇更好,上升渠道更顺畅,还不用受文人的窝囊气。

其实,文武分治并没有任何问题,甚至用文官制衡武将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大明王朝完全是走了一个极端。

官僚士大夫掌握了全部的权力,武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被剥夺干净,于是这些武人便转身投了重用军事人才的满清。

诚然这些行为是可耻的汉奸行为,但是光从道德上谴责他们有什么用嘛?你将武人视之如奴仆贱役,你怪人家对你不忠诚?你以为人人都是岳飞啊。

所以虽然大明朝拥兵百万,但是却输给了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满清,就是因为士大夫的压迫,使得汉人武装集团转头投靠了满清,要不就凭满清那点人,怎么可能入主中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