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充分尊重京剧的传统规则
京剧和其他民间戏曲是过去在社会实践中跌打滚翻之中逐渐成长起来、逐渐成熟、逐渐完善的。他们以此谋生,不断创造、不断提高技艺。因而最后达到了辉煌的成果。作为一个剧团,所有的从艺人员靠它生活,逐渐形成了不同岗位、不同专技、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纪律。
在舞台表演中提倡“一棵菜”精神。实行演员主体制,特别是主演。因为观众都是冲着主演来售票看戏的,所以主演享有全体演、职员的绝对权威。演员是呈现舞台效果的主体部分,其他人员都是服务于演员的表演的。但是每个服务人员都有各自的专业,而且都刻意求精。
演员有生、旦、净、丑诸行当;乐队分文、武场;此外:衣箱、盔帽、包头、道具、把子、舞美等都有明确的分工,岗位明确,各司其职。尽管台上演出轰轰烈烈,后台却秩序井然,那是演出顺利的保证。
主演排新剧目的选题与情节,必须要充分发挥他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四大名旦、马连良、周信芳、唐韻笙和盖叫天等,他们的代表剧目都是这样产生的。
后来,这种剧团的建制有了改变,增加了行政班子、管理人员。他们的权限往往高于演出人员。有些比演员更“高明”的编剧、导演、舞美、音乐的创作人员充实进来帮助原来的人员来“提高”和“创新”。他们按自己的设想编出新剧目,让演员去体现他们的设想。演员演出的考核有指标,按出勤发奖,而行政管理人员则没有任何指标,经济收入旱涝保收。地方剧团出国演出时,真正在舞台上表演的演、职员,因为要节省开支,演员尽可能压缩,乐队改成音响伴奏,布景使用投影。可是行政人员要尽可能得到照顾!这样使真正在舞台上表演的演、职员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新剧目一旦获得荣誉,编剧、导演、舞美设计、音乐作曲的奖励是不可缺少的。在这种建制之下,京剧如何能够振兴?
这种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通过优胜劣汰自然形成的有效机制,被后人为了便于“管理”而逐渐被改造和取代了,形成了一个新的体制。这种有利于艺术发展的机制被改变,传统的有利因素逐渐被削弱,京剧的自身优势也被淘汰,因而曾经出现过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以及周信芳、盖叫天、唐韻笙等等杰出的演员便不复存在了。
并不是老一辈艺术家不愿意和知识界的文化人合作,事实上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的成就都与知识界的合作分不开的。只是那时同他们合作的文化人是以十分尊重这些艺人的的前提下,同他们合作的,而不是从改造他们的角度去控制他们的。所以才取得优良的效果。过去的艺人的学历都不高,甚至是文盲。但是不等于他们没有文化。他们有他们的文化素养,这不是以学历与识字多少为衡量的唯一尺度的。例如盖叫天,他一个大字也不识,但是他说的话都很富有哲理与美学原则。其实他们也在吸取多种文化知识,但是他们的途径和方式同我们不一样。所以盖叫天在他的墓前立了“学到老”三字的碑(这是他生前自己请齐白石题的,齐比盖先逝世)。
我们都是京剧的业余爱好者,多数都是从其艺术效果上引起兴趣,也是从艺术效果方面入手学习的,对于剧团的内部结构是不熟悉的。但是京剧在舞台上体现其艺术效果是通过他的机制结构的綜合效果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个结构应该有所了解,否则我们学的仅仅是表面。
我们的业余表演都离不开剧团后台的服务人员的热情帮助。即使如此,我们的业余演出,往往后台都是一片混乱,而且常常与后台工作人员配合不协调,因此也影响到台前的演出效果。所以我以为,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演唱技巧,也应该对后台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至少要对音乐(文、武场面)、化妆、服饰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才可能取得较好的舞台演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