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命题逻辑(1)——从大纲到题型 ...
要学通一门考试课程,先要研究这门考试的命题逻辑和规律。申论命题逻辑,第一步是从大纲到题型,既依据大纲提出的能力要求,设计相关题型,这些题型都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大纲的能力要求,要理解好大纲与题型的内在关联,从而把握申论实质和规律。近几年的申论考试题型,国考和省考大都稳定在五种题型,包括概括题、分析理解题问题对策题、应用执行题、申论写作题。通过这五种题型的回答,全面测评考生的相关能力素质。
(一)测评阅读理解能力。所有题型都要依据“给定资料”来作答,也就是说要先阅读材料,看懂看通材料才能回答,这就能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材料阅读的快慢、阅读的全面性准确性,都影响答题效果,都会反映到最后的得分上。这就是为什么申论题在回答问题时,都要求依据“给定资料”的原因。
(二)测评综合分析能力。国考五道题型中,大都有一道“理解题”。比如,2016年要求分析理解“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这句话的含义。2017年要求谈谈对“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的理解。2018年要求对材料中画线部分“借有人的'慧’,打造物的'智’”这句话加以分析。除了专门设计分析理解题型以外,其他题型也都有一个综合分析问题,包括概括题、对策题等,所有的主观性答题,都需要运用综合分析能力,所以综合分析能力,在申论考试中,既有全面的体现,又有重点题型作为对应,体现得很充分。
(三)测评贯彻执行能力。充分体现在应用执行等题型上,2020年国考地级第2题,“给定资料2反映了乡干部小雷在窦家梁村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谈谈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019年国考地级试题,“省里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小赵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根据给定资料2,请为小赵写一份发言提纲。”贯彻执行能力,主要体现在解决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另外要求写一些应用性文稿,如情况介绍、调研报告、会议通知等。
(四)测评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主要体现在对问题对策题型的解答上。比如,2020年国考地级第4题,“如果你是沙洲市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分别梳理三个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里要求,梳理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这是典型测查“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型,命题意图非常明显。
(五)测评文字表达能力。一是最后一道写作题,是全面综合测评文字表达能力的题型,从思想上、内容上、语言上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比如国考2021年地级第5题,“'给定资料1’中说'物无妄然,必由其理’,这句话对提升治理效能有深刻的启示。请你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治’慧为题,写一篇文章。”并提出了“观点明确、见解深刻、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等要求。其次,每一道题,都有一个文字表达的问题,特别是对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要求很高。所有的题型作答,都有字数限定,特别是有些题限定在150字,表达四五个方面的要点内容,这需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能力和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