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每一件小事,自当是修真

祖师传道,言万法皆出于自然,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在修行的过程中找到自性,由此才能实现合于本真之道的修行目标。

众人的自性是不同的,修真的方法也必定会有差别。

(资料图)

外国哲人说,世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又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在指出人们应该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人具有的特殊性。

放到修道层面来论,我们虽然秉承了历代祖师千千万万的法门,但道教修行的根底仍然要回到自身,以祖师之法为镜鉴,反照出本我的自然之道,由此,修行才具备了实际意义。

修行一词,本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

具体来说,可表现为得道成仙、长生久视、金丹内结等等具有普遍象征意义的修行结果。但从现实来讲,世上修仙者众,能得真道者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众人只一味去求祖师得道之法,却不明白“我”道在何处。

正像是邯郸学步的故事,当丢掉了我,任何术法都只能虚浮于表。又如道人在坛场上做法会,举手投足固然需要照本宣科,一些基本的程序不能乱。
但感格高真凭借的并不是完美无误的“演”,而是心中之“诚”。

《中堂赞》中有曰“向来诵经,念念存诚”,当诵经者能够摒除一切外缘,一心一念皆可注入经功浩力,藉此才能感格高真下降,实现人神之间的灵性沟通。

虽言修道法门众多,但其中的理是相通的。想要有所成,须在一“大”一“小”之上做出功夫。

所谓大者,指的是为自己树立的修行最终目标;所谓小者,指的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在日常中所作出的具体功行。

世上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成功,唯当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入手,不断累积微小的道行,最终才能成就大志。人生这场修真,正在于此大小二者间的微妙平衡。

《道德经》中写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祖早在数千年前就为我们强调了积功累行的道理。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颇有一些能成其大、却不能成其小者。

当谈论起修行,此类人群多具有成仙合道的大理想,使人不禁钦佩其少年豪情。
但在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难题时,他们却总是难以战胜心性上的魔障。

不是怨天尤人,便是觉得自身怀才不遇,又或者喜欢对他人指手画脚,仿佛唯有他自己的见解才是正理。

(资料图)

俗语说,人不轻狂枉少年。可既然自诩为修行人,应该保持的是一份傲骨,而非傲气。一味对世事大千瞧不上眼,这其实是自视过高的表现。双眼只被修真之“大”遮蔽,却看不到小是大的根基、是成就大的路途。

若不历经草垛矮墙的历练,又何来一飞冲天的惊艳!在琐事上丢掉了平和心性,便是亲手封锁了修真大路。修道,并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状态。

评论一个人的修为如何,也并不是以他的目标是否宏远为界定,而是在于他于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

当眼中只看得到他人是非,此时就要反思,是否在自己心中装满了种种成见?

心中若不明澈,又怎么能见得白日青天?任何人都可以用概念性的说教来标榜自己,唯有真修行者,才能敏于行而讷于言。

因为任何言谈都不过是一场虚妄,唯有真真切切地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这条路,才知道修行的真意本在于生活中的一切大事小情。
正如南华真人言,道在万物之中。不论是柴米油盐还是行走坐卧,都暗含着修真的道理。

越是明白细微处的道与理,也就越能够通彻万物齐一的哲思。

(资料图)

真道,不需要去求,而在于证悟。道教修行尤为强调“真功实行”四个字,在内则着意于心性上的明悟,在外则着重于言行上的修与持。

 

一内一外,正如前者所言一大一小之关系。修行要臻达心性的明澈,但心中的纤尘不染却不能等同于言行上的无所作为。

与此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心中对万事万物皆无差别对待,所以才知世人一切言行均有各自道理,能知其因、更能知其果,是在以万物的视角看万物。

而我,又在万物之中。究竟是我在看世界,还是世界在看世界,这样的命题从此便失去了辩解的意义。

因为修行的目标,是要实现我与万物的合一,他人他物的好与坏,也不过是一场自然变化,又怎会因此而摇动心中波澜?

当修为更进一步,则会发觉好坏也不过是人为的区分。你的每一次分别心,都是需要磨平的小魔障。跨过此处,才知当初都是执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步皆要具有精进的价值,才能够把人生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做成大修行。持之百年,方可实现人生与道相合。

作者:武当玄拙

友情链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