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常说的“水至清则无鱼”,后半句才是精髓,教我们怎样为人处世!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水至清则无鱼”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很浅显易懂,但它想要告诉我们的远远不是表面上那层意思。如果渗透到为人交友上,意义可以说是更加深刻,那么,对于这句老话的下半句你们知道吗?其实它才是精髓,也是老祖宗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这句俗语的完整句是这样说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也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的意思也很容易理解,水太清澈,鱼就很难生存,可能更容易被抓,也缺少食物,生存环境不满足。鱼类生活的地方对环境也是有要求的,鱼类也是动物,肯定是需要呼吸的,如果水中没有任何的杂质或者腐殖质,那么氧气就很难产生,鱼类无法呼吸。
“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最早出自于《汉书·东方朔传》,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生活中过于苛刻,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就会让人觉得很难相处,没有人愿意与之成为朋友。就好比在清澈的水里鱼儿无处可藏,很难在这条河里生存。有一句老话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
与人相处,应力求大同而存小异。有胆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圆滑,外圆内方,方圆有度,才是处世之道。事,不可不察,不可太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评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