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书山有路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中晚唐诗人戴叔伦在《送前上饶严明府摄玉山》中对玉山有“家在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的描写,可谓形象至极。

玉山是吴头楚尾的通衢之地。她有众多化冰之水般澄澈的大小溪流,有雄奇险峻秀丽的花岗岩群山,有众多耀眼灿烂若洁白之美玉的碳酸钙石灰岩宝藏,玉山是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之地。她是“遥见逋人相逐还”所展现的袅袅炊烟中日出而作,日落时禾锄相逐归家,民风淳朴的宜居之地。

玉山更是书香味浓厚,朗朗读书声连绵不绝,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之地。自唐武周证圣元年(695年)建县以来,历代的科举考试,有据可查的玉山籍进士有一百一十多人。新式教育兴起,跨出国门学先进,就不乏众多的玉山籍学子。玉山更有新中国自己培养的首批十八位博士之一——黄朝商。

玉山的浓厚书香气,吸引了大儒朱子来怀玉书院(杨亿精舍)精彩讲学,由此有了《朱文公文集》里的《玉山讲义》,也孕育了历史上的状元名臣汪应辰(18岁中状元),更给我们留下了宰相画家阎立本的身后安息之墓圹,使后人的我们有凭吊文化名人的绝佳去处。

本就有浓厚的学风,因有了众多名人的不时标杆引领,由此尊师重教,好学上进之风,吹遍了玉山的山山水水,渗透进每一家每一户,充斥于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节点。

书山有路君需走,学海无涯可凭舟。小至偏僻的旮旯头山窝窝里的完小或教学点,大至县城的一中二中,哪一天的早上,晨霜未降鸡鸣时,无不是已声彻长空飘万里,夜深人静灯灭后,哪都有于灯下独坐度寂夜的好学画面。这就是玉山被誉为“博士县”的基础和答案。

我有幸,是玉山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玉山的学风之盛,也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体会到了玉山学风之盛的不易,需付出的努力之巨大,无论是学生个人的,还是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老师的。当然,我不知道作为管理者的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领导付出之辛劳,更不知道作为决策者的党政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具体是怎样的。

但是,我知道,玉山的教育,真的是全民齐参与,社会共重视。这里,校长都要一线上课,领导也需开讲座。多方位,全视角地为学生服务,力争毕业的是最好的学生,输出的是最优的人才,是全体玉山人的初心和要求。

记得到一中报名时,从东门入的县城,街道两边虽高楼林立,但一晃而过,印象模糊,因为雷同,直到过了圆盘,没走几步就被一栋房子给吸引住了,是别样的建筑风格,琉璃瓦,雕梁画栋,朱漆的大柱子,年代感极强,文化味突出。整座房子沿街坐落,就一层楼阁状,不高,中间开正门的稍高点,建在一米左右的台基上,十足的古色古香。看着进进出出的青春少年,我知道,这就是一中了,是我今后三年要在此度过美好岁月、往理想靠近的奋斗之所,很是激动不已。

虽是乡下人,县城只来过数得着的那么几次,但我丝毫没有敬畏心,好像仅有的丁点陌生感也被大门上那漆金匾额给稀释了,给冲到冰溪河里随水而逝了呢。这就是我要苦读三年的地方,我要像额上的字那样,成才。

挂在大门正上方的“为国育才”匾额,字体蓝底漆金,刚劲有力,十分的醒目,在宽阔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看来,可谓是招摇显眼。其实,这个入校之建筑,也是十分的与众不同,虽是钢筋水泥,但仿古,华丽,又高贵,与周边的建筑格格不入。但你若第一眼看到它,肯定会被其蕴含的那种韵味所吸引,而被其征服,自然而然就会心平气静,也会不由自主地被其领着遨游于那广阔的知识海洋,驰骋于那不可言说的心灵意境。

门口过往的行人都有此感受,日日进出于朱漆大门,熏陶于为国育才的浓厚氛围中,穿梭在亭台花榭之间的学子们自然是更胜一筹,自觉地与书为伴,以古人为榜样,与圣贤为伍的心是近了又近的了。

多年后,我到北大查资料,看到似曾相识的大门,才知,京师大学堂与我们的张家花园,是如此的一致。这种建筑风格,在此种地方,与它们的身份地位、历史条件是多么的吻合。

确实,玉山一中的高中不好读,老师严,课业重,读读读,做做做,高中生活紧张又感觉不到枯燥。青春三年,留下的是永恒的记忆,美好的师生情、真挚的同学谊。

从古色古香颇有北大风格门上挂有“为国育才”横匾的大门入校,迎面的就是四层楼的高中部教学楼,巍峨高大,层层教室排排窗,整齐划一,雪白又干净。夜晚,自修时的灯光,连片地自窗户透出,散落于寂静大地,照耀着“行走”在路上的你我他。这是多少的青春奋发之地,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最佳场所,更是实现成才梦想的起航之点。

穿过高中部教学楼,抬眼所望处,是五十米开外的四合院般的实验室。跨入院内,迎面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塑像,高高坐落在盛开着睡莲的长方形水池后。孔圣人告诉我们,要学而时习之,更要在动手方面检验之。

这个四合院,两层的建筑,都是实验室,是我们检验实验书本知识的理想之地,也是我们考试的临时场所。记得当时每次考试,学校都要将成绩靠前的人集中到此,单独开考,我们美其名曰“坐小教室”(考试)。这是我们的骄傲之地,更是鞭策我们奋发的场所,因为逆水行舟,停步(不进)下次考试就要被挤出小教室,那多难堪,心里肯定不好受的啦。

出了四合院实验楼,是张家花园遗留下来的亭台楼榭、假山水廓、石船板桥,环境幽幽,鸟语阵阵,这是我们清晨和傍晚最爱的读书地方。在此,口诵指引我们坐小教室知识的同时,心境上也自然与环境互相沟通,融为了一体,仿佛听到了昔日的张家小姐少爷们的“之乎者也”声从乐三亭石船勾栏那处处传来呢。当然,青春期的我们,自然也是时不时地不由自主地会抬头瞧向那石船后面的阁楼,希望那能走出沉鱼落雁闭花羞月的二八佳人来,对着我们微笑呢。也会无意识地边读书边挪步,走到阁楼下边来,希冀有个大红的绣球自天而降,直入怀抱呢。

踏上宽阔厚重被岁月“踩”得光滑发亮的青石桥,迈上六七级青石长台阶,就到了留有多少(学子)书声和汗迹的乐三亭。以《孟子》的“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一乐也;父母俱在,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为名,多么的切合学校的实际。“教育英才老师称一乐乐兴邦国,提高素质学子重三好好作栋梁”对联左右分列,迎接着来往的学子,头顶的“春风化雨”匾额,告知了教学相长的妙法灵药。

过了乐三亭,就是两层的初中部,我们的宿舍就在后面二十米开外的不远处。三栋两层楼的宿舍,并排在高大的梧桐树荫下,靠操场的那边围墙砌到一楼楼面那么高,其目的可想而知,另一面的围墙开着个圆形钢筋大铁门。在大家都去上课时,三栋宿舍,空荡荡的,叽叽喳喳的麻雀声代替了几百号年轻生命的追逐和吵闹声。

对一中的宿舍,印象颇深。因为,这是我们放下繁重作业,身心归宁的温床,是我们卧谈青春理想,交流小道消息、花边新闻的放松之地,更是我们颇多青涩害羞回忆的留恋地。

宿舍有专人管理,老陈老师,一个在部队干过连长的退休老人,因其做事严谨、管理到位,一中请他管理学生宿舍。陈老师瘦个,不高不矮,皮鞋锃亮,腰板挺直,和我们的汪老校长一样,很是威严。

宿舍被要求不染灰尘,所有东西整齐摆放,每天都安排学生检查,扣分、排名、通报,倒数寝室扫厕所。宿舍十点或十点多点熄灯,不得讲话,有轮值的学生巡查,被查到揪出的也是厕所干活伺候。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厕所绝对是全县学校里臭味最淡的厕所。

我们高中时流行港台武侠言情小说,这与高中学生的荷尔蒙有关,但与学习就有冲突了。记得当时教室后面墙上有独特的风景,是一绝。不知班主任吴老师从哪个同学抽屉里淘来的《撒娇猛男》类小说,给钻了眼,用绳子绑上挂在教室后面墙上,意即惩戒,也不点名。害得多少同学课后伸脖踮脚,也不知一册还是两册全挂上的。感谢吴老师,这一无心之举,给多少同学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好老师是命运的改变者,好领导是事业的领路人,都值得永记心底。

我很幸运,生在玉山,从入校门到出校门一直遇到的都是好老师,不光教学上能给我们以知识,更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予我们以正确的引导。

我的同学,都是阳光灿烂的,虽然道路各不相同,但都能正确面对现实,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也都能在自己的行业干出满意的成绩。

这就是我切身体会到的玉山的百年大计——教育。

(2021年3月11日)

作者简介: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0)

相关推荐

  • 韦献策丨怀念我的高中老师

    岁月的流逝总是悄无声息,不知不觉青少年永远的远离了自己.弹指间一切都成往事,小学的记忆多已模糊,初中时文革尚未结束,残存在记忆中的也多是些负面的东西,真正被永久封存在记忆中的是文革刚结束的高中时期,这 ...

  • 香墨磨砺必成彩

    香墨磨砺必成彩 绿浪涟漪,柚树飘香.在柚乡广丰大南,有一朵出彩的墨花绚丽开放.他就是一位名不虚传的农民艺术书法家郑隆富. 走进他的书法工作苑,雄浑的墨香扑面而来.环视室内,你会被那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所 ...

  • 教师节:想起那些老师

    20年前的回忆 20年前的夏天,我读师范二年级,王诗国老师当我们班主任已经是第三个学期了,他从成都体院毕业后到师范任教,第二学期起任我们班主任,说起来,他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他的家在邻近师范的湄潭县,他 ...

  • 上了大学才知道的十件事

    上了大学才知道的十件事

  • 【原创】难忘学生时代的寒假

    不做学生已经24年!学生时代十几个寒假,最难忘的是初中二年级那一个. 寒假作业,亲爱的张老师布置了.除了人人都有的寒假作业,我们班还有小灶.张老师要我们像平时上学一样继续坚持写日记,字数没限制:还号召 ...

  • 毕业近五十载,听七二届黄㛚学子深情讲述50年前的母校!

    毕业近五十载,听七二届黄㛚学子深情讲述50年前的母校!

  • 补 觉,你会吗?

    补 觉 张永青 郑小宁走出教室的一那一瞬间,感到自己有种犯错误的感觉. 回头看看教室里,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刻苦学习的同学们,哎,自己今晚本打算做一套数学模拟题,前天买的<数理化>也准备今晚看 ...

  • 无水的爱河

    细想起来,郑刚的举动应当是从一周前的那个下午出现反常的.确切地说---是在那个夜幕徐徐降临的晚自习...... 教室里的人不是很多,嘈杂声却很大,在这杂乱的环境中,唯有郑刚在埋头看书,同桌坐的贠涛递给 ...

  • 灯光下的回忆‖文/小小娜

    灯光下的回忆 现在是早晨七点. 冬日一向是昼长夜短的,无论在唐山还是在大连.七点了,其实也不算早了,但是外面的天空阴蒙蒙的,几缕光不甘心地穿过云层,却败给了蓝色的窗帘,被拒之于外,整个寝室像是被暗蓝色 ...

  • 【随笔】劳动的快乐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今天五一国际劳动节,哪儿都是劳动光荣劳动者快乐的话语.也是,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劳动神圣,劳动者光荣,劳动快乐嘛. 但劳动者快乐,这句话只能现在这么说.夏衍的<包 ...

  • 【随笔】清纯的眼神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有两张照片,是时代楷模张桂梅的,从外表上看,对比过于鲜明,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感觉诧异,印象十分深刻. 一张是她17岁时,穿着花衣裳,戴个时代特色的塑料黑框眼镜,长发扎在脑后,额前细碎的刘 ...

  • 【随笔】 有无之境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有段子说飞机飞进四川盆地,就能听到麻将声,闻到麻辣火锅香,这表明这地的休闲和美食的闻名程度.确实,四川人将劳动工具的锤子和铲铲都时常挂在嘴巴,摆起龙门阵来能一整天不得休,自然是佛系的养身为 ...

  • 【随笔】也说母爱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周末,早上,陪儿子早读,听到其背诵周敦颐的<爱莲说>,其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啦.我手拿剪刀,修剪花盆里雨后茂盛的枝条,很惬意地 ...

  • 【随笔】棉被的记忆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闲聊天,刚好有一个音乐老师,教琵琶的,于是话题自然就往音乐转了.偏门,大家都不懂,可胡吹海侃:或高精尖,有懂的人在场,也多往这上靠,可增加知识嘛,这是闲聊的常态.我不懂音乐,乐理知识没有, ...

  • 【随笔】希望的终点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希望,是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是还未发生的状态.既未发生,何来的终点一说?其实,这里所说希望的终点,就是我们常说的期望值,即根据经验判断那未来之事的程度范围.其发生的可能性. ...

  • 【随笔】老爸的锡壶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宜居之地的上饶也有南方冬天的共性--湿冷,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微风,在夏天是凉爽,冬日里,雨后,就湿冷凌冽了.加上北方来的寒流,夹攻下的老人小孩,绝对可用"恨不得躲在卵壳里&q ...

  • 【随笔】顿渐之牛犊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儿子初一下学期了,年后,要开学报名.早上我还在床上学习积分,他就三两下洗漱完毕,提个袋子装上寒假老师要求完成的作业,匆匆出门了,很是积 ...

  • 【随笔】男舞孔雀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印象里,影视中,孔雀舞,都是婀娜的傣族美少女舞翩翩才对啊,怎么来个粗壮大汉手舞之足蹈之了呢?奇了怪了! 晚上睡前照例玩玩手机,看到一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