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法》
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小马宋是一个在营销界非常有名的文案大神,他在《从锅炉工到创意总监》中写到了自己如何通过这样的碎片化方式进行学习,比如他收集了十年来两万个顶尖的创意作品,然后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了十个PPT,反复看了很多遍。然后又收集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文案,把它们全部抄写一遍,其中的大部分文案都能达到背诵或者复述的程度。而在他做广告的六年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保持至少要阅读十个广告案例的状态。122页。
总述:
不管采取哪种阅读的方法,那么重点都是围绕着两个字:概念。
关键词:
第一章:阅读依大脑偏好。
第二章:碎片读:零存整取。好比剑
第三章:快速读:九宫格笔记(3-9个概念填入弄清)秋风扫落叶。好比刀
第四章:卡片读:记得快。好比广告
第五章:主题读:建立框架。好比机关枪、火箭炮,
第六章:深度读:练兵场。找联系(练),找源头(兵),多处应用(场)。关键是实践运用。
快速阅读可以提高速度,
主题阅读可以提升广度,
深度阅读可以理解透彻。
卡片阅读可以突出重点。
总之,任何阅读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是可以综合运用的。
第七章阅读与变现。
快速阅读能寻找主题概念,每个概念都形成一个主题方向,和生活应用连接,就是深度阅读,能把阅读变现。
总之,任何阅读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是可以综合运用的。
收获:
1.阅读要处于心流状态。
2.带着问题去阅读,能够更有效率地搜索书本上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3.多理解,多举例,多联想,多复习,多应用,多分享,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2.读书中重要的一点:理解概念,一通百通。
3.原来一直很羡慕他们这些作家,怎么这么会写文章,自以为他们所写的文章都是自己逐个字想出来的,原来他们都是这样学习阅读写作的,是把读书的知识与自已知识建立链接,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进行应用。
原因:一个人的想法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需要同时研究不同专家针对某个问题的具体意见。
4.找到了很多经典的阅读app:搜狗(搜索公众号)。
4.1好用的笔记:康奈尔笔记,印象笔记,全能扫描王,花瓣插件,pinterest,讯飞语记,萝卜书摘,即刻App(主题订阅式工具),云笔记(集中式阅读),曹将PPTao公众号(分享多样工具)
4.2好的整理方式:文字卡片,思维导图,视觉卡片,九宫格,读书ppt。
4.3查阅渠道:知乎,集客,果壳,简书,得到,果壳,百度,豆瓣读书,当当,亚马逊,开智学堂,新世相 ,读书,十点读书会,大神们(个人平台,门户网站,公众号,微博)纸书的内部连接。
4.4好用读书标记:荧光灯,便利签,折页。
5.主题阅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确定框架。如:商业模式画布,写文章流程,目录就是框架(即模型或套路)。
万能框架公式:就是2W1H——“黄金圈法则”,即“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这三个问题,它可以精简地来解释任何一个主题。
6.收集时特别注意:只是收集碎片,会导致我们一直停留在低水平的学习状态。只有不断去识别框架,认识新的框架,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
7.如何提问:例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目录分为检视阅读、基础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四章。如果想要做一个跟阅读相关的主题阅读,可以问:如何理解检视阅读、如何做基础阅读、如何理解分析阅读、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带着这四个问题去把书读一遍,就能找到想要的答案。262页
8.阅读最好的记忆法:做成概念卡片。
因为它经过自己大脑的过滤,1.锻炼了抓重点能力。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建立了互动链接。3.转化成自己的知识。4.训练了自己的构图能力。5.提高了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和认知能力。6.条理清晰,生动有趣,激发了记忆兴趣,更好地利用。
6.阅读中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分类。而且这种习惯深入大脑后,会同样运用于生活中,摆放井井有条。
7.深度阅读,是个读书由慢到快的过程。平时养成读书习惯,随着越读越多,付诸实践,把慨念理解透彻后,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到深度阅读状态。
8.只有站在知识的源头,分享给别人的东西才是最新的。
9.每天都做同样的事,很快就能进入学习状态,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越来越专注,也越来越容易接受阅读这件事。
10.当遇到问题时,找到相关资料,要观察三点:作者思路,关己知识,如何运用,做到举一反三。
总结:
😂前言:
阅读核心:理解
阅读目的:提高视角以及看问题的能力。
阅读收获:打开视野工作之外的领域,还有很多好玩的,有趣的东西。
阅读目的:多实践,多行动,多记。
洋葱阅读法就告诉读者,需要有好奇心和行动力。
😂第一章训练你的海盗大脑:
小结:阅读与大脑匹配
详情:
学习与阅读的重要性。
1.学习提升心智。
个人的成长分成两部分,好比鸭蛋的蛋黄和蛋清。蛋黄是指内心,坚固难变,蛋清是指技能和方法易变。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要提升学习技能和方法,更需要提升心智的模式。
随着阅读量的增多,我们会发现未知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学习提升心智。
2.学习的四种途径。
人网事书。人是指人脉,网是指碎片化知识,事是指做事情。书是指阅读。
3.大脑的结构与阅读:
阅读:本质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内(如碎片时间或指定时间)以自己理解程度去学习。阅读最基础要素:人,读物和输出。
阅读:目的就是大脑的应用。所以要先学习了解大脑的运转原理,如何去锻炼大脑,让它保持专注力和提升记忆力。
大脑有三层,第一层是原始脑,爬虫脑(本能反应)如乌龟,很稳定、不爱动。
第二个就是哺乳动物脑(情绪脑)如老虎,会吼叫、会反击,也会龇牙。
第三层就是皮质脑(理性脑)如爱因斯坦,负责理性决策。
(重点)读一本书,要明白动机,发现兴趣点,即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与大脑运行原理相匹配,才能记住。
4.学习和阅读的建议:
1—大脑的偏好:简洁化,结构性 强,图像化,奖励自己。
2—控制好精力。精力充沛的时候读书效果好。
3—利用好注意力。阅读时做标记,关键词,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读书。
4—提升专注力。专注一件事,避免多事纠结,多练习冥想,跑步。
5—锻炼记忆力。反复练习,通过分享,写卡片,笔记,复读方式变短期为长期记忆。
6—面对压力。降低难度,进入心流。
7—养成阅读的习惯,哪怕每天五分钟。
😂第二章:碎片阅读。
小结:有目的收集,分类,应用。
详情:
1.定义:有目的学习,即运用联机途经进行学习。好比飘落的树叶,要去对各树叶进行梳理和了解。
2.核心:概念。
概念的作用:
1)所有一切都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连接。
2)看问题更加通透,有深度,有广度。
3)可以有效的进行内化。内化即链接,就是将新概念与自身的熟悉概念建立联系,更好的进行组合利用。
3.概念的工具:印象笔记。
搜集些零散资料(好比一大堆砖头),放入笔记,零存整取加以运用。
4.碎片阅读构建知识体系:
定义:就是将收集起来的零散资料分门别类建成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来源:课程和图书。
提练:文章和他人语言。
例如:当遇到问题时,找到相关资料,要观察三点:作者思路,关己知识,如何运用,做到举一反三。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提炼、链接和融合。135页
提炼:就是重要的,有趣的有价值的部分。工具有萝卜书摘和概念卡片。
链接:新旧知识建立关联。
融合: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即借物模仿改编成自己的。138页
要想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就通过提炼,链接和融合。具体说就是:找到内容之后,去拆解、提炼出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再经过加工、组合、创新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要过于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而在于用。
学习的好方法:分享,即可教会他人也可验证自身的观念清晰度,巩固方法,利人利己。
😂碎片阅读时间:
明确自己的碎片时间,从兴趣出发,找到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来源,如知乎日报,集客,简书,得到等,做好计划和安排。
记录灵感的工具:印象笔记,讯飞语记,携带便利贴。
记住的最好方法就是反复练习。
😂第三章快速阅读。
阅读应该像滚雪球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小雪球,用围点打援的方式把雪球越滚越大。
快速阅读就像滚雪球的第一步,先快速地把整本书翻一遍,简单理解书里的内容,然后再通过主题阅读、深度阅读的方式逐渐加深阅读。
方法:提概念填九宫格
快速阅读提高速度。
在讲快速阅读的时候,我们利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九宫格笔记本。一节30~60分钟的微课要讲3~9个概念,把这些概念讲清楚,就可以形成一节微课了。
小结:先全面再重点。
详情:
即:粗读——找重点
定义:就是将本书的核心概念搞清楚,快速的获取我们想要的内容。
步骤:因概少切复
因:提问
前提:是让大脑感兴趣,如看封面提问,提问的时候就有了阅读的动力可写下阅读目的。
技巧:开放式提问:可使用什么,如果,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提问。封闭式提问:可使用是不是,有没有,可不可以提问。
例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目录分为检视阅读、基础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四章。如果想要做一个跟阅读相关的主题阅读,可以提问:如何理解检视阅读、如何做基础阅读、如何理解分析阅读、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带着这四个问题去把书读一遍,就能找到想要的答案。p262
概:预习。
看序言,目录,留意关键词,关键章节,是指路的作用,了解本书的结构,范围,详略,带着问题看目录,看完后进行修正问题。
少:扫读。
快速的翻阅全书,做到心中有数。对段落开头,结尾,图表,粗体字,关键词进行标记。方法有便利贴或折页。二八法则:80%的信息都在20%信息里。
切:找重点。
把核心的重点就是放在搞清楚概念的问题上。
两种方法,一种就是九宫格笔记:将整本书的关键内容全部进行摘录,用一张图展示出来,是关注整体,指一个面。AlR是节选书中的片段,关注的是局部,是一个点。两者相互补充,都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概念。
复——复习。
从知识到运用都要用到复习。可以通过印象笔记的9宫格,知识卡片,Alr便签进行复习,分享。分享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将学会知识,改变想法和习惯,让认知升级。
😂第四章 卡片笔记法。
一,阅读笔记优点:关注,理解和应用。
一、做笔记前提:即便一本书里有很多精华,你也要明确知道哪些对你有用,并将这些有用的信息做成笔记——这是做笔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二,读书笔记重要性:
(一)阅读
——进化:是从手抄,印刷到现在的信息时代进化而来。
——三大能力:记得牢,读得多,学得快。
(二)读书笔记
(不用记,找到就行)
1.本质:就是提取,理解,应用。
例:建立知识晶体。知识晶体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型和结构。一个人有多强大,就看他积累了多少知识晶体。
2.方法:
标记(提精华)——收集(放入印象笔记)——整理(制作卡片)——分类(写标签)——输出(分享)——应用(变成自己的知识)
(1)标记:(提精华)
书中做标记记号,如用荧光灯,便利签,和折页等。
(2)收集:(放入笔记本)
原因:便于集于管理,提取应用。
内容:只要跟当前所关注的内容相关联的就收集起来。
注意:1.尤其鲜活证据的收集很重要,能够让我们重新理解这个世界。鲜活证据就是能够扩展打破认知边界,引发好奇心和注意力的证据。
2.因为书结构,贯穿我们阅读的始终,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也是在进行碎片阅读的时候需要去着重收集的内容。p263
方法:康奈尔笔记,印象笔记,全能扫描王,花瓣插件,pinterest,萝卜书摘等
(3)整理:(制作卡片)
大脑处理图片与文字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浓缩到一张图上,帮助理解,消化,记忆。
方式:文字卡片,思维导图,视觉卡片,以及读书ppt。
举例:学做红烧肉。红烧肉就是一个概念,那么就将红烧肉制作的方法放在一张图上。用文字表示,叫文字卡片,用画图表示,就叫视觉卡片。
一张卡片解决一个问题一个概念。
(4)分类:(写标签)
建立自己的个人图书馆,将收集的内容分门别类,再细分,建立标签。例:建立养生知识文件夹注明标签,可细分为穴位养生,食物养生等下级文件夹,穴位养生可细分为眼睛,鼻子,嘴巴等各类穴位类。
工具:全能扫描王。
方法:关注什么就设立什么目录,再进行细化。
目的:快速记录与检索,条理清晰。
(5)输出:(分享)
效果1:输出时,既方便提取,又能产出自己观点,可提升知识层面和认知升级。
效果2:制作读书卡片,让概念更清晰,提升专业水平。
(6)应用:(变成自己的知识)
流程:解释清楚—理解概念—行动
目的:提取精华,加以理解应用
方法:用于实践,加上自己的观点。例:转发朋友圈的文章,加上自己的观点描述一番,可形成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情景,让理解更深刻。
价值作用:让书本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
建立链接: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建立关系。例如地铁的线略图,有很多的站名,了解站名以后可以了解与战名相关的附近的景点(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建立联系,让记忆得更深刻,变成自己的知识。
第五章主题阅读。
方法:建立框架
主题阅读提升广度。
小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确定框架。
详情:
1.概念:围绕主题进行快速阅读的方法。概念是主题的源头。
例如:写习惯这个主题,寻找早起习惯(概念),好习惯(慨念)等相关资料,将模糊的概念,转化成清晰的概念。
2.方式:碎弹,爆破弹,核弹。
1)碎弹:碎片化主题阅读
与碎片化阅读的区别:碎片阅读是纵向收集多个主题进行阅读。而碎片阅读是围绕是同一主题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阅读的方式,是横向阅读。
方式:例如:收集“红烧肉各种做法”这个主题文章20篇,再进行集中阅读,然后把它加工成自己的东西(做卡片),这样能够掌握如何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
工具:即刻App(主题订阅式工具),云笔记(集中式阅读),曹将PPTao公众号(分享多样工具)。
2)爆破弹:书籍式主题阅读。
A概念:就是了解一个概念(砖头),寻找相关内容(从书从网络中),整理成一个整体(楼房)。通俗地说叫组装。
关键点:本书+书外参考资料。
流程:例如:写楼房这个文章,先从这本书中获取基本的知识概念。然后再到网上或者app或相关书中,去寻找相关资料,来进行分析,解释和整理楼房的基础概念。
因为:一个人的想法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需要同时研究不同专家针对某个问题的具体意见,集思广益。
步骤:
建立书单——扫读(书做标记)——列框架(表述全面)——提问——找答案。
@建立感性认知:泛泛的了解。
方法:建立基本的认知后,再看此话题,就知道内容分几部分了,即框架。
工具:搜狗(搜索公众号),知乎(理性,学术价值,权威)
@建立书单(即目标)。
途经:看豆瓣读书上读书评语,百度,大神的个人平台,门户网站,公众号,微博,纸质书的内部链接。
提醒:建好书单以后,要围绕书单购买新书,保证书籍的最新最全。
@预习:扫读
定义:主题阅读的模式下,相关性扫读,目录序言确定每本书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做好标记(便利贴),即答案。
@确定框架:
定义:对某个主题最想了解的内容。
选择主题:要具体,不要选的太宽,这样容易建立框架。如:商业模式的画布,写文章的流程,书的目录就是框架。
(收集时特别注意:收集框架。)
另外,框架贯穿我们阅读的始终。制定框架不会遗漏知识点。
如果只是收集碎片,会导致我们一直停留在低水平的学习状态。只有不断去识别框架,认识新的框架,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
@—1提问:
根据框架进行提问。
没有框架,那么思绪就很混乱,没有条理,比如写总结,列出框架,根据框架提出问题,针对性的寻找答案,进行填空,这样条理清晰,全面完整。
@—2万能框架:
整个主题阅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确定框架(即模型或套路)。
万能框架 就是2W1H——“黄金圈法则”,即“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这三个问题,它可以精简地来解释任何一个主题。
@寻找答案:
根据框架去书中估计过的地方寻找答案,筛选,甄别,整合,创新,加上自己的观点,变成全新的内容。
3)核弹:长时间(10年或更多)研究一个领域(主题)。如探索人类的终极幸福,寻找生命的意义等主题。
第六章深度阅读。
方法:练兵场:即找联系(练),找源头(兵),多处应用(场)。
源头二大点,一词多义,作者共识(多人一致认为观点)。
重点是:把一个概念和生活应用尽可能连接,这样才能把一个概念讲得透彻。
分享:只有站在知识的源头,分享给别人的东西才是最新的。
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了解源头二大点,一词多义,作者共识(多人一致认为观点)。
1定义:是指更深刻的理解某个知识点的精华。(这些知识点是理解的最透彻,掌握的最牢固,像挖矿一样,宝藏式的知识点)。
2原因:可以升级不同视角,以及看问题的能力。
3核心:理解。
4范围:收益期很长的知识,如阅读法和时间管理法等,可进行深度阅读。收益期短的知识,比如娱乐消遣,热门话题等容易忘记的知识不必深度阅读。
5甄别:不是针对书——先针对概念——再提升视角——进一步针对内容
6内容:
“咦?”指的是某个知识好像有点难,不太明白。如:1遍看不懂的知识。
“哈!”的意思是让我们茅塞顿开、质量非常高的内容。如:底层规律,核心知识,延伸性强知识。
“嗯!”指的是某个有道理的内容,值得我们继续深入了解一下。如专业知识,个人所需,感兴趣知识。
当我们想知道哪些内容值得学习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大神们的学习内容。
7前提:对某个知识有足够了解。
7.1初级理解流程:写摘要、标注重点、关键词关联记忆、文本材料图像化、重读3遍。
7.2练习性测试:明确概念后,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目标和效果。
7.3分散性练习:用碎片的时间去阅读需要反复思考的书籍。
7.4详尽的审问:弄清整本书框架和概念,才能知道作者提出某一个观点的上下文边界,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
7.4.1如何思考1:前因后果
(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
(相生相因):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或者排除这些假设?
(以观后效):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是我期待的吗?
(自食其果):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7.4.2如何思考2:适用边界
(适得其反):有没有人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
(使用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成本收益、态度能力)?这件事情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解决吗?
(旁敲边鼓):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域/行业/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楚河汉界):无论是不同的观点还是类似的问题,他们和我的思路的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7.5用自己的话总结。才能执行“练兵场”的练习。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难啃的书,去知乎、去果壳、去百度搜索,寻找通俗解答。
~“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概念复杂,暂且放下,先读一些外围的、简单的书(好比滚雪球),有了信心再来重读(渐变成大雪球)。
~“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7.6核心:搞定关键词。
8步骤:
练兵场:即找联系(练),找源头(兵),多处应用(场)。
1..阅读的第一步:
练:寻找联系。有经验联系和交叉关系(关联法)二种。经验联系:某句话用其他不同现象解释(一词多义)。交叉法:多本书籍同一见解(共同点)。
方法: 举实例。(抽象词变形象词)
对这个抽象内容举5个实例,让抽象转化成形象,增加视觉化描述,让理解更透彻,提升深度阅读效果。
例1:“小体积大容量”解释成了“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里”。
2“冷”换作“今天我冻得像秋天的落叶一样瑟瑟发抖”。
3“只要抓住机会,即使能力不高也有可能成功。”换作:只要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4“同时实现两个目标”换作“一石二鸟”
5“把握在手里的机会才最重要”换作“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6“敌人现在很害怕”换作“敌人如惊弓之鸟”;
7“不要第一个出风头”换作“枪打出头鸟”;
8“早点行动就更加有机会”换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9夸女生漂亮换作你今天的裙子真的和你身材很搭、穿着颜色也很搭……
注意:寻找关联是看到重要概念时让你觉得很重要,要立刻联想到哪些现象能够被该理论解释,同时至少要找出五个可解释的例子,才能加深对该理论的印象。然后,要活学活用视觉化的表达,丰富自己的描述方式,这样是深度理解的开步。
2..深度阅读的第二步:
兵:探索冰山(即源头—底层逻辑)
概念:往上溯源,寻找第一手知识(即源头)换句话说:寻求概念背后的底层逻辑。
例1:如习惯:养成习惯的底层逻辑就是大脑经过奖励或者提示,形成了条件反射似的脑回路,从而养成习惯。
没有养成习惯是因为没有设置提示(或目标)或者奖励。
例2:运动:
没有设置提示:如每天我要在饭后进行锻炼,或者说今天我要减肥半斤。大脑没有得到这种种指令提示,所以没有形成脑回路。
没有设置奖励:运动后我照照镜子,哇!我今天又瘦了,我皮肤更紧致了,今天我又变美了。没有这样做,那么大脑就没有得到奖励,所以没有形成脑回路。
3..多场景应用。
分享(多地)——获奖(点赞好评)——会形成脑回路,就养成了习惯。
例:拿起一本新书,还没有晒朋友圈,但大脑已经感觉到了获得奖励(点赞评论)的兴奋和快乐,这就是习惯回路的形成。
综合举例:
锚定效应:锚:第一印象。定:思想固定在这一点。即:人们在判断事物的时候受第一印象的支配,好比沉入海底的锚一样,将思想固定在某一处。
例1:品牌效应:东方既白店,告诉消费者“我是肯德基的兄弟品牌”,这就是锚定效应。让消费者联想到品质不会很差,价格应该和肯德基相差无几,等等。
例2:名人效应:岳云鹏说我是郭德纲的徒弟,那么告诉人们他相声一定会说的不会太差。
例3:同类参考:薪资谈判时,将同等条件下的人作为参考值,来考虑增加薪资。
例4:颜值效应:就是相亲。第一印象直接影响今后是否继续交往。
9.误区。
1.从头到尾读完(错)
2.深度阅读经典(错)
正确:读后对自己有新的感悟,能够更好地运用的书籍,才去深度阅读。
3.记住所有内容(错)
正确:只要能理解概念——产生关联——多场合利用就可以了。行动上多举例,多理解,多联想,多复习,多应用,多分享,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就掌握了全书的核心。
第七章阅读与变现。
一、变现原因:
1.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
阅读是刚需,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
刚需:即刚性需求,“刚需”就是硬性的,必须的需要的东西,相对于“弹性需求”而言的。
2. 教是最好的学习:学以致用,传帮带。
对自己:不一定是为了赚钱,同时也可以提高职场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学以致用),对他人:可以传帮带。
3.任何阅读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是可以综合运用的。
二、变现步骤:
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深度阅读。即找概念——成主题——多实践。
1.快速阅读。
作用:是用来甄别书籍的作用。要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书去转化成一堂课。(即讲课有实例,效果才好)。
例如用九宫格笔记,一格一概念,那么9个概念就是一节课。即:出书=线上课程(每小时一堂课讲3-9个概念)+实例
快速阅读能够帮助我们寻找主题。
2.主题阅读。
作用:通过一个一个的概念延伸,每个九宫格里的概念都形成一个主题方向。
3.深度阅读。
作用:把一个概念和生活应用尽可能连接,这样才能把一个概念讲得透彻。
例:《包包流浪记》的作者火星爷爷有一招儿特别厉害,他每节课只讲3个知识点,针对每个知识点他会用10~15个案例来分析,然后让学员反复地练习和操作。即使学员学到的干货内容不多,但是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非常熟练。325页。
4.授课对象:把书变成课,还要根据授课的对象(不同年代人)的需求,来制定课程的内容,才能达到效果。
三、打造个人品牌战略:
观点:阅读的目的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可以帮助别人,可以赚钱。这个世界曾经帮助过我们,我们将同样帮助这个世界。找到初心,非常重要。
稻草战略:
不管多大的目标,只要你试着去拆解,都会变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只有站在知识的源头,分享给别人的东西才是最新的。
稻草战略是以小搏大,一点一点去换;
冠军战略:是尽可能在一个细分领域突围成为第一人;
抽签盒战略:是不要怕失败,多做尝试,找寻自己擅长的领域和自己的天赋所在。
四、应用:
没有人会告诉你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只有自己去读天下书,走万里路,你才有机会知道答案。
阅读是一种修行、是自己与作者的隔空对话、是畅游书海时的灵魂交换……书本是我们的导师,更是我们的灵魂发掘师。在享受阅读带来的知识盛宴的同时,我们更要化为己用。
真正的做法是把它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为己用,再把知识点分享出去。那怎么把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呢?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①看完书的“封目序尾”,写下三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
②阅读完后,回答这三个问题,并给自己写下接下来要完成的行动目标。
③分析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需要做哪些努力,把它们细化到最小行动。
④行动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即使是一小步,但每步都算数。370页。
图片集
所以提炼的概念,就是在练习的时候,选择对我们自己来说觉得重要、有趣、有价值的部分,把它们提炼出来。
掌握这种方法之后,你会发现,即便一本杂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做提炼。一篇洋洋洒洒三五千字的文章,对你而言可能其中只有一句话、一个片段是至关重要的。135页
其实我们只要做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那就是先去创建一个收集箱,把你所有乱七八糟的,只要能看到的文字、图片还有文章都收集进去。有了这个收集箱就意味着所有资料不会再零星分散到各处。你会统一地用一个地方对它们进行收集和保管。
碎片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而是有目的性地学习更多。也就是说,你要带着目的和兴趣从一堆东西里找到想要的。
碎片阅读就是有目的地学习104页。
碎片阅读的核心:概念
概念背后是每个概念的彼此相连,盘根错节,所以当你知道的概念越来越多,你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见解也就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你看问题的思路、层次和角度越发通透、有深度和广度。110页所有的一切都是概念和概念的连接111页。
2.兴趣:是一层一层加深的,你对一件事感兴趣,一开始都是感官兴趣。当你有了兴趣之后,你就可以慢慢感受兴趣从感官一层逐渐提升到职业一层的过程。
3.了解大脑的偏好(好玩71页:)(1)简洁化(2)结构性强(3)图像化(4)奖励自己。
时刻关注你大脑的很多偏好,尽量避免受到无用信息的干扰和刺激。
4.建议:
要时刻关注你的大脑(增趣多奖励)
控制好自己的精力(精力充沛的时间段阅读,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利用好你的注意力(找关键词)。
也就是要带着目的和问题去阅读。
提升你的专注力(专注一件事)。可以尝试用番茄钟来帮助自己。
锻炼你的记忆力(重复)。
面对你的压力(从简到难达心流)。
养成阅读习惯(随时随地)。
5.分享成果。每天在社交平台分享阅读后的内容,可以是句子、片段、感受等,每个人都应该尝试多分享。
………………………………………………………………
摘要(即提练)
.阅读:都是有目的的。但更高的层次是你要对阅读感兴趣。
阅读实际上是以你为中心的、很自由的一件事。110页
1.1阅读的本质是,在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以自己可以理解的程度阅读。
1.2找“重点”不是书上的重点,而是你自己的问题。92页
1.3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进入了心流的状态,就看是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忘记时间,也忘掉疲惫。94页
1.4比较专业的书怎么读?
有两种读法,第一种系统的阅读。
搞清楚:目录结构,考点、认证、作业,依次处理,也就读懂了专业书。
另一种学习的方式是只挑选很重要部分进行阅读。
比如《创造性的采访》,讲的是记者如何去做采访。做采访时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要,一是提问,二是倾听。所以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1.5:你一般会分享哪些内容,标准是什么?
分享没有标准。分享是一个验证的过程。如果想知道自己到底知道多少,看没看明白,就试着把读到的内容分享出去。你会发现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都可以分享,微信公众号文章是分享,发朋友圈也是分享。
最关键的是,分享的时候要想着怎么把读到的内容解释给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听,让别人能听明白。
1.6碎片阅读:
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就是说不需要强制性要求每天定时定量地阅读。103页
我对朋友圈始终保持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我经常看别人的朋友圈,还会去找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看到一张很有趣的图片,或精妙解读,我都会悄悄记录下来。
尽管有些内容是我来讲授的,发现做了改进,选择其中非常精彩的内容进行保存和吸收。
如果大家在闲聊,我往往不会说话,如果大家发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就默默地收集。100页
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
1--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
2--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
3--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
4--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当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之后,可能我并没有读完一本书,但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比读完10遍书的人都要深入。
这种状态,呈现出来便是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别人眼里,你更容易用跨界的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读书不再与读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102页
生命有限,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那些“低水平勤奋陷阱”里。
图片内容来自成甲《好好学习》
千万别小瞧这个步骤,这个步骤实际上就是我们很厉害的一个招式,叫作“联机学习”
什么是“联机学习”呢?就是我们可以在一个群里学习同样的东西,可以互相讨论,可以分享彼此的想法。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两个通过交流,就各自有了两个想法,你就收获了一个不一样的观点或见解。联机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其实就是我们在这种碎片化的时间里向别人学习。
碎片阅读的核心是概念,所以你只需要学习一些概念,然后将它们进行组合就可以了。108页
所有的一切都是概念和概念的连接。111页。学会收集并整理出自己的概念。112页。当你知道的概念越来越多,你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见解也就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你看问题的思路、层次和角度越发通透、有深度和广度。110页。
一张图就是一个概念。115页,一旦你对这个概念有了充分的了解,你就能知道事物真正的含义和秘密,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如何将自己所了解的和其他事情相关联。这样的话,你才可以形成“内化”。所以学东西的时候,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内化的过程。你看这也是一个概念116页。
碎片阅读的工具:印象笔记。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收集信息之后,该怎么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呢?———资料的零存整取。123页
学习任何东西都会讲到知识体系。128页。如何提炼和构建知识体系:从文章中提炼130页。从别人的话里提炼。132页。
14.学习任何东西都会讲到知识体系。128页。如何提炼和构建知识体系:从文章中提炼130页。从别人的话里提炼。132页。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提炼、链接和融合。135页
13.碎片阅读就是有目的地学习104页
碎片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而是有目的性地学习更多。也就是说,你要带着目的和兴趣从一堆东西里找到想要的。
碎片阅读的核心:概念108页
概念背后是每个概念的彼此相连,盘根错节,所以当你知道的概念越来越多,你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见解也就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你看问题的思路、层次和角度越发通透、有深度和广度。110页
阅读实际上是以你为中心的、很自由的一件事。110页,所有的一切都是概念和概念的连接111页。一张图就是一个概念115页。
回到碎片化阅读,其实你会发现碎片阅读更像一片一片落在地上的树叶。这些叶子落在地上,当你捡起的时候你很难知道这些叶子具体来自哪棵大树、哪根树枝。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学习一些系统知识,这片是枫叶,应该是枫树上掉下来的;那片是樟树叶,应该是从樟树上掉下来的。118页。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收集信息之后,该怎么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呢?资料的零存整取。
12.
碎片阅读的核心是概念,所以你只需要学习一些概念,然后将它们进行组合就可以了。108页
概念背后是每个概念的彼此相连,盘根错节,所以当你知道的概念越来越多,你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见解也就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你看问题的思路、层次和角度越发通透、有深度和广度。110页
一旦你对这个概念有了充分的了解,你就能知道事物真正的含义和秘密,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如何将自己所了解的和其他事情相关联。这样的话,你才可以形成“内化”。所以学东西的时候,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内化的过程。你看这也是一个概念。
学会收集并整理出自己的概念。
其实我们只要做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那就是先去创建一个收集箱,把你所有乱七八糟的,只要能看到的文字、图片还有文章都收集进去。有了这个收集箱就意味着所有资料不会再零星分散到各处。你会统一地用一个地方对它们进行收集和保管。121页。
11.碎片学习
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就是说不需要强制性要求每天定时定量地阅读103页
我对朋友圈始终保持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我经常看别人的朋友圈,还会去找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看到一张很有趣的图片,或者是看到别人对一本书的精妙解读,我都会悄悄记录下来。
还有我们今天都非常熟悉的课程微信群,在里面大家都会贡献自己认为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尽管有些内容是我来讲授的,但我还是会很惊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在我的基础上做了更多的改进,于是我会选择其中非常精彩的内容进行保存和吸收。另外即使课程结束,我也会刻意去注意大家讨论的内容,如果大家在闲聊,我往往不会说话,如果大家发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就默默地收集。100页
千万别小瞧这个步骤,这个步骤实际上就是我们很厉害的一个招式,叫作“联机学习”102页
什么是“联机学习”呢?就是我们可以在一个群里学习同样的东西,可以互相讨论,可以分享彼此的想法。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两个通过交流,就各自有了两个想法,你就收获了一个不一样的观点或见解。联机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其实就是我们在这种碎片化的时间里向别人学习。
10.养成阅读习惯
每天我都会用2.5个小时读书。早上6:30有直播,在直播前和直播后我都会读30分钟;午休前我会读30分钟;下午我会去咖啡馆用30分钟读书;晚上睡觉前我会再读30分钟。83页
可以把一本书放在包里,想到的时候就拿起来读。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说,习惯的养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提示;·行动;·奖励。
阅读的本质是,在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以自己可以理解的程度阅读。
9.
鹉哥第一个建议:要时刻关注你的大脑。不能让大脑感到害怕和紧张,而是要让大脑觉得是在做某件有意思的事,让大脑觉得非常好玩,增强执行的意愿,并给予大脑奖励的暗示。
第二个建议是要控制好自己的精力。
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词——时间管理。实际上,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精力管理。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的概念都是一样的,隐藏在时间背后的就是精力。
在不同的情景中,我们有不同的角色。这些不同角色决定了我们每天要花相应的精力来应对。而精力就像一块蓄电池的电量,都是有限的。我们每天早上起来,这块蓄电池是充满电的状态。在一天中,电量会因为各种事情不断地被消耗。如果我们在晚上下班以后再去读书,就会发现很难进入阅读状态。
阅读状态——在精力充沛的时间段阅读,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3.建议:利用好你的注意力。因为大脑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会特别在意,如鸡尾酒会效应。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我会让大家做一些标记,标记的是一些关键词,或者一些重要的内容。我们通过简单的标记,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到这些重要的内容。当我们第二遍或第三遍再去看这本书时,就能一下找到内容的关键点。
要带着你的问题和目的去读书,这样一来你就能从一本书中很快地找到需要的内容。68页。
4.建议:提升你的专注力
在特定的时间里,只用心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努力做到极致。
所以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情是特别重要的。如果你要同时做很多事情,就会产生纠结感。一旦你开始纠结,你的大脑——理性脑和感性脑就会把事情越发复杂化,进而“放弃治疗”。这时大脑皮层会失去控制,大脑只在乎这件事情好不好玩儿69页。
作“潮汐”的软件,这个软件实际上是一个番茄钟。
还有一些练习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自己的专注力。比如,冥想、跑步等。
在冥想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用去关注,只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即可。尽管你思绪万千,但是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在乱想,你就把注意力再拉回到关注呼吸上来。像这样每天五分钟的简单练习,可以让你慢慢锻炼出专注力。
5.锻炼记忆力
那么如何把重要的内容从短时记忆直接存在大脑“硬盘”里呢?很简单,只需要一遍遍地重复就可以。
我们通过书上的文字、符号,得到了一些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就变成了短时记忆,暂时存放在我们的大脑里。我们需要反复地提取和存储,才能把这些短时记忆变成长期记忆。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分享、写卡片、写笔记、再读一遍等反复处理信息的方式,才能把这些内容变成长期记忆。
好书必须反复读,尤其是那些我们特别喜欢、对我们特别重要、内容又特别好的书。好书值得读3遍以上,
分享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之一,因为当我们去教别人之前,我们需要准备知识,把原来的知识再多巩固几遍,为了防止遗漏,某些重要内容会反复确认。
6.面对你的压力
阅读有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焦虑状态,感觉有压力,想快点读完,或者读不懂;第二种是无聊状态,感觉读这本书好无聊、好枯燥,想尽快结束;第三种是心流状态,是在读某本书的时候,我们会忘记时间的流逝。
我们的目标都是进入心流状态去阅读,并保持下去,这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所以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实际上是这样的:最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可以试着先从一些入门级的书着手。81页
把一个很难的概念变成了一个个的故事。所以这本书就是我入门学习的书。
如何才能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要让自己患上“阅读饥渴症”,其实方法很简单:在接下来的21天里(或者某个时间段),挑一个每天最适合的时间点,在第一个星期每天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第二个星期每天用10分钟的时间阅读;第三个星期增加到每天阅读15分钟,以此类推。
正常人5分钟大约可以阅读3000个汉字,差不多是一本书里一节的内容。一节内容看完之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想说的或者从书里找到的有用的句子等内容分享出来,这就完成了一个学习、阅读、分享的过程。
8.
了解大脑偏好:
喜欢简洁:
记中用很清晰、很简洁的示意图来记录这本书的核心观点,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特别喜欢这种手绘的笔记,因为它一下子就能看到重点。
(2)结构性强
大脑的第二个偏好是,喜欢结构性强的东西。也就是说,结构越清晰的,大脑就越容易记住。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非常清晰的、结构化的表现方式。
(3)图像化
大脑还有一个偏好,就是喜欢图像化的东西,也就是说,大脑喜欢看图。
图像是人类大脑中天然的、基因里自带的东西。
(4)奖励自己
大脑最后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奖励自己的偏好。点赞是外在奖励,得到认可却是一种深层次的、隐形的内在奖励。59页
7.
当你有了兴趣之后,你就可以慢慢感受兴趣从感官一层逐渐提升到职业一层的过程。51页
兴趣是一层一层加深的,你对一件事感兴趣,一开始都是感官兴趣50页
你的阅读都是有目的的。但更高的层次是你要对阅读感兴趣。48页
6.
过后好像什么都没记住。这是因为你的爬虫脑和哺乳动物脑已经帮你把大部分的信息过滤掉了,因为它们觉得没有用,所以并不会把信息传递到你的皮质脑——新大脑皮层。这个跟你没有关系,是你大脑天生的机制决定的。
如果想真正地开始读一本书,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阅读动机并发现兴趣点,也就是说,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没有动机,也不感兴趣,就强迫自己去读,是根本读不进去的。47页
5.
我们可以把大脑的这三个层次分别想象成乌龟、老虎、爱因斯坦。45页
4.
阅读的本质。你知道它的真正面目是什么吗?
实际上,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你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学习。
这句话有三个角度:第一个是你自己,你的状态、你阅读的目的、你的时间,还有你的精力,这些都是你最需要关注的;第二个是你要读的对象,可能是纸质书,也可能是电子书,甚至只是一篇文章都没有关系,它们总体而言叫作读物;第三个是你的输出,在阅读的过程中,输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输出是你把大脑里的记忆发到朋友圈,或者你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所做的笔记、所写的便利贴。
人、读物、输出,这三个是构成阅读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要素。42页
3.
所以仅仅从做事情的角度去学习,我们很难获得持续的、系统的成长。
最后,“书”就是阅读。阅读的优势很明显,比其他几种方式都更简单、成本更低。而且阅读的系统化程度很高,随便拿起一本书,作者一定会比较系统地告诉你一些东西,这是书本天生就具备的特性,40页
2.
我们怎样去改变心智模式?怎样才能变成一个有智慧、有见解的人?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平时,我们学习的时候一般会有四种途径:人、网、事、书。39页
1.个人的成长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就像是一个咸鸭蛋,蛋清是我们平时接触的一些技能和方法,很容易改变,也很容易混在一起;而蛋黄就像是我们的内心,坚固异常,很难改变。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思考方法和心智模式,无论我们如何学习,本质上我们的心智都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在个人成长方面,特别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技能和方法,更要注重心智模式的学习和提升36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