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透支友情,是场灾难
知乎上曾有人问:“一段只有付出,却没有回报的友情,还要不要坚持?”
有一个网友答到:“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那些喜欢占你便宜的人,未必把你当朋友,他只是因为你有利可图罢了。这种关系,还是提早放弃的好。”
越长大,越发现,成人的友情,掺杂了太多功利与算计。
便宜占多了,友情就淡了;计较太多了,人心就散了。
人生在世,别因物质亏待朋友,也别因利益消耗了友情。
1
热播剧《我是余欢水》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余欢水背着家人,将钱借给了自己的好友吕夫蒙,帮他渡过难关。
但吕夫蒙却始终不肯还钱,以各种谎言和借口,欺骗着余欢水。哪怕他谎言被揭穿,也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后来,余欢水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决定不再委曲求全,以强硬的态度,去找吕夫蒙要钱。钱要回来了,但彼此的友谊也没了。
生活中,拿“友情”做挡箭牌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觉得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友谊就是用来消耗的。
不是朋友么,借我点钱呗,你又不差这些;
不是朋友么,帮我捎点东西,反正你也顺路;
不是朋友么,帮我修改一下文件,反正你闲的也是闲的。
对他们来说,占朋友的便宜,是理所应该;朋友的拒绝,反而成了不通情理。越是对他们越好,他们就越是心安理得地占便宜。
然而,友情不是筹码,更不是用来威胁朋友的武器。
一个人对你好,是因为他相信彼此间的友情,相信你值得他的付出。但若把这份帮助当做理所应当,把朋友当做算计的对象,这份“值得”就打了折扣。
若一次次耗费友情,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
朋友之间,为何会渐行渐远?
有人说,当友情耗尽了,朋友就成了路人。
相声中,有一个群口叫做《扒马褂》,讲得便是过度消耗感情的故事。
甲乙丙三人,丙财大气粗,自认学富五车,可实际上却是信口开河,胡话连篇。
而甲为了维系和丙的关系,占丙的便宜,便要挖空心思,为丙圆谎。
丙的谎言越说越大,一步步地消耗着与甲建立起来的脆弱感情。
到最后,二人情分被消耗殆尽,那份感情也分崩离析。
感情是有成本的,透支过度就会成为一场灾难。轻则渐行渐远,重则反目成仇。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朋友之间是相互的。就如《诗经》中所写,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陈寅恪应聘牛津大学教授,胡适便写了一封长信,打消美国人的疑虑。陈寅恪生病的时,没钱治病,胡适便寄去一笔钱作为医疗费。
后来,胡适竞选文化院院长,陈寅恪特地跑到重庆为他投票。
好的关系,就应该这样。
上山时,你托我而起;下山时,我扶你而下。
这一次,你陪我风雨同舟,下一次,我同你休戚与共。
3
社会学家霍曼斯曾提出著名的“社会交换理论”,他指出:“任何人际交往,其本质上就是公平交换。只有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也都有自己的底线。越是相熟之人,越要考虑清楚朋友这笔友情帐。
曾在网上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作者说他一个朋友刚创办了公司,想找人做一个推广计划。于是他就悄悄做了一个计划书送给了朋友。
哪知朋友收到后,立马让财务给他打款。
他说:“给钱干嘛,我们不是朋友么?”
而他的朋友却说:“越是真心朋友,越是珍惜你的价值。”
明白朋友价值的人,才能明白友情间的分寸。
这个世上,最难还的就是人情。
胡适就曾经告诫自己儿子:“人和人之间,一定要谨守分寸,不冒犯、不打扰,这样才能不惹麻烦。”
关系越好的朋友,越应该把账算清。不要以为认识久,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占朋友便宜。
友情归友情,利益是利益,明白彼此的界限,才能融洽相处。
4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关系是理所应当的,再好的关系都需要经营和维系。
每一次人际交往,都要看成是彼此情感账户内交换的机会。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对彼此感情做一个标记,才能更好地将这份感情经营下去。
只加不减,朋友会习惯你的理所应当;只减不加,朋友会厌恶你的一味索取。唯有一加一减,寻得友情间的平衡,才能让两个人久处不厌,想见不烦。
拿破仑就曾说过:“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位置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推己及人,明白自己的处境和朋友的想法,凡事多想想,终能寻得不亏欠朋友,也不会委屈自己的方法。
不做索取之人,用心经营感情,用信维持友谊。理解朋友的难处,尊重朋友的意见,欣赏朋友的优点,包容朋友的不足。不因拒绝而愤恨,也不因否定而羞恼。理清感情线,相互依赖,却又保持独立。
这才是朋友间最好的感情。
中年往后,日子越过越少,身边的人,却是越来越重要。
人生韶光匆匆,愿你来日忆起故人,仍真情常在,有岁月可回首。
作者简介:
琳小柒,一个行走在文字上的修行者。愿用温馨的文字,陪你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