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两大要素:胃气和胃降

一、胃气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维护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这个气是一种精微物质。这种精微物质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别。先天之精微物质来自于父母,后天之精微物质来自于胃。如《黄帝内经》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人始生,先成精,这个精就是先天之精微物质。这个先天之精微物质就是胚胎,也就是两神相搏,合而成形的精微物质。胚胎就是由这种先天之精微物质的变化而成。当胚胎完成脑髓、骨、脉、筋、肉、皮肤、毛发等组织器官的生长,也就完成了先天之精的使命。当婴儿诞出母体,生命活动就要依靠后天之精微物质的维护。这个后天之精微物质,就是胃气。而实际上,先天之精微物质和后天之精微物质是相传的。化生先天之精的气和化生后天之精的气,是同一类物质。

如《黄帝内经》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上焦开发,宣五谷昧,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膝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澳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毋所避,是谓脉”。

《黄帝内经》又曰“血之与气,异名同类”,“六气(精、气、津、液、血、脉)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黄帝内经》明曰“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足阳明,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脏六腑生成之后,依靠后天之精微物质来维护,这个后天之精微物质,就是来自于胃所摄纳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微。而消化吸收水谷之精微,是靠胃气运化而成。

胃气就是在胃部脉络中运行的血液和津液。胃部血液和津液运行正常,才能消化吸收摄入胃中的饮食物,从而变为供养人体的精微物质。所以祖国医学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那么胃气虚实的表现如何呢?《伤寒论》曰“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胃中虚冷,就是胃气虚冷。胃气虚冷的表现是不能食,或食则吐,或大便初硬后溏。胃气虚冷还有一种表现是容易腹泻。如《伤寒论》曰“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胃气弱就是胃气虚寒,易动就是易腹泻。与胃气虚寒相反,胃气实热者,当能消谷引食,且不易腹泻。消谷引食,是饿的快,吃的多。如果饿的快,但却不能吃多,吃多一点就腹胀满,这也是胃气虚,但不是虚寒,而是虚热。

胃气是后天生命之本,也是防治疾病之本。故要注意保护胃气。保护胃气的基本做法,就是要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要饮食温度适宜,不要贪饮冷食;要吃易于消化的食物,不要吃粘滑、过辣、生肉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病人经常会说:“医生啊!我胃疼、胃胀、胃反酸、胃不知道饿……”

胃就是一个消化的器官,中医称胃为“水谷之海”,指的是胃为受纳、腐熟水谷的器官,既然是受纳、腐熟食物的器官,如果不能受纳,受纳后腐熟不了,这就是病了,又或者腐熟过快,也是有病了。

胃气是下降的,中医称“胃以降为和”。也就是说,胃气下降,就调和了,就顺了。如果不降,胃气上逆,胃酸就上反,吃饭就没胃口,就生病了。

所以胃病的治疗很简单,其关键就是一个“降”字,我们一边分析,一边学习!

二、胃降

01

胃气上逆的用药

胃气上逆的情况在大部分胃病患者中都存在。胃液是酸性的,胆汁是碱性的?胃气下降后,在肠道酸碱正好中和。如果胃气上逆,胃酸就会腐蚀食道,引起食道炎,再向上反流,损伤咽喉,导致咽炎,很多顽固性的咽炎,通过降胃气就能治好。而西医治疗这类疾病常常采用抑制胃酸的办法,虽然胃酸减少,上逆引起的刺激症状可能减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胃气上逆的问题。相反长期过度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壁细胞会逐渐减少,腺体萎缩,形成萎缩性胃炎,反而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出现肠上皮化生,成了癌前病变!

所以降胃气非常重要,常用药有哪些?

竹茹、枇杷叶、代赭石、生姜、枳实、沉香、旋覆花、半夏等,凡是能降气的,基本上都可以使用。

举个例子,有位女性患者因反酸、恶心、咽喉不适三年前来就诊。患者平素不吸烟,但咽炎很重。切脉后发现右手寸关有上越之势,也就是胃气上逆的脉象。患者闻到中药味就恶心,惧怕服用中药。经过思虑,我给她开了生枇杷叶1公斤,让她长期煮水后当茶饮。过了半月复诊时,患者说好得差不多了,咽炎好了,食道也舒服了,早上也不恶心了,就是放屁多。其实就是降了降患者上逆的胃气,胃酸就不再向上反流了。气向下行,屁就多,这就是治本。也难怪张锡纯认为代赭石是健胃之妙品,因为这味药降胃气效果很好。学会了降胃气,治胃病的技巧可以说掌握了一半,还有一半是什么呢?是胃寒、胃热、食积、气滞等,我们来一一分析。

02

胃寒的用药

胃腐熟食物需要热量,如果没有热量,就无法腐熟食物,很多病人朝食暮吐,就是说早上吃的饭,晚上吐出来还未消化,从早到晚不知道饥饿,是什么原因呢?

胃中无火!如何补火?

火能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说,补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这也就是五行所说的“虚则补其母”。

常用的药物有: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等。

使用这些温心阳的药物,胃火就有了,胃腐熟水谷的功能就会得到恢复。

03

胃热的用药

有胃火不足,出现胃寒,自然也就有胃火过亢,出现胃热。胃热的患者经常有饥饿感,总觉得吃不饱,俗话称为“慌饭”,中医称为“消谷善饥”。治疗很简单,吃点清胃火的药就可以了,比如:石膏、知母、黄连、黄芩、芦根等。

举个例子,曾经治疗一例经常“慌饭”的患者。他要求不吃中药,还要能治病,我说这很好办,吃点下火的食物就可以了!什么食物好呢?让病人吃皮蛋拌豆腐,每天用两个皮蛋,加上4两豆腐,拌匀后加上麻油,放少量盐,当菜吃。就这样坚持一周,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有人会问,这也是中医治疗?是的!因为运用中医理论来指导饮食,指导养生,这就是中医的精髓。中医学好后可以贯穿于我们的衣食住行,随时随地都可以体会到中?理论的妙处!

04

胃阴不足的用药

胃火长期过重,必然会伤及阴分,就好像烧锅炉一样,长时间地烧,锅里的水也会被烧干,同样的道理,长期胃火重必然会导致胃阴的亏虚。所以对于胃火重的久病患者,就要养胃阴了。养胃阴的药物有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等。

05

寒热错杂证的用药

临床中胃病的情况有时并非上述这么单一,单纯胃寒和单纯胃热不多。大部分病人都是寒热错杂的情况,只是寒热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比如胃中有热,肠道有寒,这样容易形成胃的上半部分有热,下半部分有寒,形成?热错杂证,用药时则需要寒热搭配,效果才好。

如黄芩、黄连配干姜,或者金果榄配干姜等,半夏泻心汤就是治疗寒热错杂型胃病的经典方剂。

06

食积的用药

胃病还有一些情况,比如食积,同样影响了胃的和降,病情轻的可以采用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来消导,病情较重的可以采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二丑等来攻下,恢复其和降功能。

举个例子,很多小儿停食之后,反复发热,服用退烧药后当时可以缓解。第二天照常发热,针对这种情况,将二丑炒香后研成细粉,拌红糖后给小孩吃,每次3g左右,3岁以下的小孩可以适当减量,3岁以上的可以适当加量,一般服用3小时左右会出现腹泻。患儿将停滞在胃肠道的积食泻出来后,病就好了!

胃病的情况还有一些,比如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但以前面几种情况多见。了解了上述几种情况的用药特点,就知道了大部分胃病的用药思路,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学习胃病的治法,最关键的是要理解一句话,“胃以降为和”,理解了这句话,就抓住了治疗胃病的核心,你明白了吗?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李春深博士看来,厨房就是一个天然小药箱,有时候,身体临时有点不舒服了,可以不用急着出门找药房,也许走进厨房就能帮上忙!

1、拉肚子:山药蘸烤馒头末

一个老同学打来长途电话,说自己已经断断续续地腹泻快两个月了,非常难受。我仔细询问后,初步诊断他不是因为肠胃病变引起的腹泻,而是由于体质较弱,不习惯当地的饮食,消化不良、菌群失调引起的。

我给他推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食疗方子,既能当饭吃,又能治疗慢性腹泻。将一个烤馒头研成粉末,然后用煮熟的山药蘸着馒头末配合三餐食用就可以了。

山药能健脾。烤馒头是最为简单便捷的治疗腹泻的食物。对于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还会因有害的细菌和毒素被吸附掉而减轻症状或痊愈。

2、吐酸水:酱油兑温水

一天我见等候室里有个老人窝在座椅上,不停地往地上吐酸水,旁边的女孩在焦急地为她抚背。我上前询问后得知,老人是因为挂不上号而生闷气,结果导致肝气郁结而引起吐酸水。

于是我让护士帮忙去食堂要来一小碟酱油,用开水兑了后给老人服下,没过几分钟,老人就不再吐酸水了。

酱油味咸性寒,能够清热解毒,除烦躁。像老人这样因一时生气引起的吐酸水,喝点酱油汤效果会比较好。

3、恶心呕吐:姜汁+蜂蜜

侄女和同学们去郊外漂流,晚上给我打来“求救”电话,说一个同学呕吐厉害,郊区交通又不方便,无法送医院,非常着急。

我经询问后得知,这个同学漂流时着水受凉,晚餐时又吃了些水果,加重了胃里的寒气,结果导致恶心、呕吐。因为她们都住在农家院,我就让她们就地取材,去厨房要了点鲜生姜熬成姜汁,用1匙生姜汁和2匙蜂蜜一起调匀后喝下去就可以了。

生姜有温中散寒,健脾止呕的作用,对胃寒引起的呕吐有很好的疗效。蜂蜜用温水冲调后属温性,能调补脾胃,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使胃酸分泌正常。

4、痤疮:萝卜红枣汤

现在许多年轻人在饮食上有很多坏习惯,暴饮暴食,贪食生冷,街边小摊、膨化食品、火锅烧烤都是他们的最爱,尤其是女孩子,贪嘴而不爱运动,于是体内生湿生热,脸上的痤疮总也好不了。

中医认为,痤疮是由于肺热熏蒸,蕴阻肌肤导致的。吃辛辣油腻食物会生湿生热,结于肠内,循经上炎,雍于面部。所以清热化湿,保养脾胃是中医调养痤疮的根本。

我给大家推荐一个食疗的方子,取生萝卜200克洗净切片,红枣10个,加水3碗煮成1碗,一天内分2~3次饮用。

萝卜有健脾消食,下气化痰,生津解毒的功效,红枣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可调和气血。一般服食一个月左右,脸上的痤疮就会有所减轻。

5、口臭:嚼山楂

医院附近餐馆的一位男服务员,长得很帅气,阳光热情,顾客们都很喜欢他。前几天他戴着口罩垂头丧气地来门诊找我,说他现在十分痛苦。原来他不知道怎么患上了口臭,一张嘴就怪味冲天,还吓走了几个顾客,老板只好让他回家休息治病。

我仔细询问他近几天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他说最近身体很健康,老家亲戚来了带着他们在市里游玩,还常带他们在外面餐馆吃大餐,心情也很舒畅。

听到这我就明白了八九分。他不过是因为他这几天晚上暴饮暴食,食物不能消化,积食导致口臭。我让他去超市买些鲜山楂回来,每隔几个小时就吃上几颗,保准两天就好。

山楂是化食积的佳品。科学研究还发现,山楂中的山楂酸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对绿脓杆菌等细菌也有抑制作用。两天后,我在餐馆用餐时又见到他时,他呵呵笑着说自己的口臭已经好了。

6、掉头发:洗头水里加盐

总是掉头发很让人烦。一位朋友这段时间就发现,自己头发脱落得厉害,每次梳头都会有大把的头发掉落,原先厚密的头发变得越来越薄。她今年四十多岁,属于更年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有很大压力。今天为粮食涨价愁,明天为孩子上学愁,人也变得暴躁烦闷。结果,神经紊乱导致毛囊受损,抑制了头发的生长。

我给她开了两个方子,一个外洗,一个内服。

外洗的方子是:将15克食盐加入1500毫升温水中,搅匀后洗发,每周1~2次。中医很早就用食盐作为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外用药,其深层清洁、杀菌排毒、舒经活血、收敛皮脂腺的功效对于脱发很有帮助。

内服的方子是:将适量黑芝麻炒熟后研磨,每次服用20克,每天2~3次。芝麻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还有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有很好补血功效。

7、偏头疼:白萝卜汁滴鼻

我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比较差,兄弟姐妹又多,母亲一面要上班挣钱,一面又要照顾我们几个子女,非常劳累。

这种生活压力,使得我母亲精神上很焦虑,如果在工作生活中再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不好,她就会偏头疼发作。

这个时候,父亲就会从菜园里子拔一根白萝卜,洗干净了,切成丝再捣成汁,让母亲仰卧着,哪一边头疼就往哪一边的鼻孔里滴入萝卜汁,当时就能止痛。

后来,学医之后,我了解到这个方法原来是源自中医药古籍《本草备要》里面的一个古方,王安石偏头疼时就常用这个方法来止痛。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血液循环受阻就会出现疼痛。

——————————/ 延伸阅读 /——————————

中医教你一招,搞定冬季9种小毛病!(为家人收好)

寒冷的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各种疾病席卷而来。不少人逐渐和医院打起了“交道”。其实有些病没必要非得去医院!教你一招,搞定各种冬季小毛病!

1.手脚冰凉:大枣

1、促进血液循环,补气养血

红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红枣中的高维生素含量,对人体毛细血管有健全的作用。用红枣20枚,鸡蛋1个,红糖30克,水炖服,每日1次,适用于产后调养,有益气补血之功效。

2、保护肝脏

冬季人体肝脏解毒能力相对低一些,常吃红枣可以保肝护肝,能减轻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

3、增强免疫力

大枣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硫胺素,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能够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2. 口腔溃疡:西红柿

1、口腔溃疡

冬季口腔溃疡多发,西红柿含有番茄碱,能抗击口腔炎症,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K成分,对牙龈出血、口腔溃疡都有效。

2、降低心血管病

冬季天气寒冷,心血管病高发,番茄红素由于其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有效地减轻和预防心血管疾病,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3、去除色斑

将西红柿捣烂取汁,加少量蜂蜜及新鲜黄豆粉调匀,涂面部和手臂,15分钟后洗净,常用能减皱纹美白肌肤。

3. 肠胃不适:雪梨

1、清理肠胃

雪梨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维生素C,清甜爽口,吃上一口就能立马除去口腔的油腻感,是清肠胃的好帮手。平时饮食方面得忌口,尽量不要吃太辛辣的,吃清淡点会恢复得更好。

2、有效止咳

雪梨洗净去皮,切去顶部当做盖子,挖除中间的核,把冰糖放入中间,盖上盖子,放入蒸锅隔水蒸2小时,有效止咳。

3、去痘除印

捣碎的梨配合酸奶做面膜,是不错的美容方法哦。

4. 感冒发烧:生姜

1、驱寒良药

冬季风寒感冒防不胜防,生姜是驱寒良药。喝点姜糖水,驱除体内风寒,还能温暖身体,防治冬季感冒。

2、退烧、缓解头痛

橘皮、生姜加水煎至半碗,服用时加入红糖适量,趁热服用,服后盖被睡觉,有助于退烧,缓解头痛。

3、治口臭、牙周炎

很多人的口臭是因为胃寒引起的,这个时候吃些暖胃的食物就可以缓解口臭,生姜是暖胃的食物,所以,胃寒口臭的时候吃点生姜或喝点姜汤就可以达到治疗口臭的效果。

另外,用生姜水漱口可以治疗牙周炎。

4、治脚气

脚气是很常见的问题,想要治疗脚气可以用生姜。生姜加水煮沸成姜汤,等温度适宜的时候用于浸泡双脚,也可以加入一些盐和醋浸泡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脚臭可以消除。

5、治肩膀疼痛

用姜汤浸湿的毛巾敷在腰肩处可以缓解疼痛,这种方法能让我们腰肩部的肌肉舒缓些,能起到舒经活血的功效。

5. 预防结核病:大蒜

1、对结核菌有效

大蒜能抵抗感冒、胃肠道病毒,而且对强致病性微生物感染包括结核菌和肉毒杆菌也有效,预防结核病大蒜必不可少。

2、降低血液粘稠度

有多个研究显示抽烟及酗酒,会使血液粘稠度明显增加,但如果同时食用生蒜,就会部分抵消这一不良作用。

3、灰指甲

大蒜素的杀菌能力很强,取大蒜4~5瓣,去皮捣烂,放入干净的玻璃瓶内,加入100毫升质量较好的食醋,浸泡3~4天即成醋蒜液。

将患处放入醋蒜液浸泡15分钟,然后用棉球蘸醋蒜液包裹于患处。每日早晚两次,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6. 皮肤瘙痒:燕麦

1、抗氧化

燕麦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脂肪,能够充分滋润皮肤。平时可以多喝燕麦可以美容养颜,燕麦兼具抗炎和抗氧化功能,非常适合敏感皮肤。

2、延年益寿

燕麦中含有极其丰富的亚油酸,对人的脂肪肝、糖尿病、浮肿、便秘等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对老年人增强体力,延年益寿也是大有裨益。

3、皮肤瘙痒、湿疹

常吃燕麦能缓解皮肤瘙痒。

7. 过敏性鼻炎:金针菇

1、抑制鼻炎

金针菇菌柄中含有一种蛋白,可以抑制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病症,有鼻炎可以多吃点,没有患病的人也可以通过吃金针菇来调节免疫系统。

2、抗病

常吃金针菇能抗病,医学上会从金针菇中提取的朴菇素,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抗病作用。

3、抗敏感

常吃金针菇,可改善过敏体质

8. 心血管疾病:玉米

1、减少胆固醇

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玉米须有利尿降压、降糖作用。

2、降血糖

玉米须有一定的利胆、利尿、降血糖的作用,在民间中医多用玉米须入药,以利尿和清热解毒,有助于慢性肾炎人群的恢复。

9. 慢性支气管炎:杏仁

1、润肺平喘

祛痰止咳,润肺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燥咳嗽,咯痰不利,咽喉不适,肠燥便秘的人群服食。

2、润肠通便

杏仁味苦,含有丰富的脂肪油。脂肪油能提高肠内容物对黏膜的润滑作用,起到润肠通便,顺畅下气的功效。

3、护发养发

因为杏仁中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D、钙、镁等,可以补充头发所需养分,去头屑、防脱发,让头发健康、强韧、有光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