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第一泉
九边第一泉的牌匾原来挂在呼和浩特大召的山门之上,这是专指大召门前的名胜——玉泉井而言。如今,曾挂在大召主山门上端的“九边第一泉”牌匾,已经被挂在主寺东侧的边门上。
相传,当年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途经归化城大召门前时,人马困渴无水饮,甚是焦急。此刻,康熙皇帝的坐骑(御马)萧萧嘶鸣,以前蹄刨地。顿时,一眼清泉突现于人们眼前,甘美的泉水琼浆玉液般地汩汩涌出,千军万马得以一饮为快,随后此泉得名“御泉井”。因“御”字带有封建色彩,遂改为“玉”。
“九边”原指明代北方边墙(明长城)沿线或近边的九个军 事重镇,明朝建立之后,逃亡北方蒙古大漠的元朝残部建立了北元,他们仍然在不断的袭扰着明朝的北方边塞,严重威胁着明朝的统治。为了巩固北部边防,明成祖朱棣沿着北方边境设立军镇,派兵驻守,保卫大明边疆。最初在北部边疆设立了四个镇,分别是辽东(驻地位置在今辽宁辽阳)、宣府(驻地位置在今河北宣化)、大同(驻地位置在今山西大同)、延绥(驻地位置在今陕西榆林)四镇。后来,又增设了宁夏(驻地位置在今宁夏银川)、甘肃(驻地位置在今甘肃张掖)、蓟州(驻地位置在今河北迁西)、太原(驻地位置在今山西宁武)、固原(驻地位置在今宁夏固原)五个镇。一共是九个军镇,称为“九边”。各个军镇都驻有重兵,万历年间,九边驻军达到60万人。九边的设置,使明朝北部边塞形成一条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广袤万里、烽堠相望、卫所互联的北方防线。
清代,蒙古内附,全国统一,这九镇 也就不成其为边镇了。于是“九边”只是借用来泛指北方地区。九个边防重镇,都在我国的北方,这些地区的饮用水,矾含量较高,而且这些地方多风沙,所以水也是苦涩难咽的。但是,唯独归化城内的玉泉井水质甘甜。就是经多见广,“走通都、过大邑”的达官显贵,兵将巨贾也公认“井泥不食”“水泉必香”“从未见若此泉”。认为这是“九边第一泉”。
“九边第一泉”这块匾系清光绪二十九(1903)年大召扎萨克达喇嘛募缘修葺大召和玉泉井时,当地四百多家商户集体向大召敬献的。匾文由呼和浩特三大商号之一大盛魁的账房先生、山西榆次人王用桢所书写。王用桢不光是清朝呼和浩特市“三大号”之首号旅蒙商“大盛魁”商号的账房先生,也是清朝时期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大召寺的一位老喇嘛苏木和介绍说,传说王用桢在书写此块匾额的时候并没有使用毛笔,而是用棉花绑在木棍上蘸墨而书,这种写法称为棉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匾长约3.3米、宽约1米的长方形木质横匾,上刻“九边第一泉”五个行书字体,字匾内共书大字5个,半大字4个,小字长达149字,史料价值很高,是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半大字相比大字小约五倍,为楷体“古无量寺”字样。至今仍能看到的小字是:“大清光绪二十九年次癸卯季夏之吉修葺御泉井输金商户四百三十二家公谨献甲子年孟秋重立”。
大盛魁除了献匾额“九边第一泉”给大召外,还给小召——席力图召献了一块“阴山古刹”匾,给吕祖庙献了一块“文则史”匾。这两块匾也都出自王用桢之手。
大盛魁给寺庙频频献匾,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内蒙古各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其资本十分雄厚。
可以看出,大盛魁经商的地方大部分是草地牧区,而席力图召作为当时的宗教圣地,地位很高,大盛魁敬献匾额,表示对召庙的敬仰,也显示出他和召庙的亲近,因为召庙并不是任何人敬献匾额都会接受的。大盛魁需要草地上的牧民的支持,而很多牧民都是召庙的黑徒(黑徒即待在家里的徒弟),黑徒通过召庙的牌匾了解了大盛魁,当大盛魁的驼队进入草原的时候,通过归化城的召庙,他们也成为了牧民的朋友。
“九边第一泉”牌匾也是“大盛魁”商号打造品牌、亲情营销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