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磁器口】千人拱手的巴渝古镇
出了地铁口,走入磁童街,就能看到横跨在路上的西门大牌坊。
磁器口位于市区近郊,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面积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时盛产及转运瓷器得名。史载兴镇始于宋代,至明已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清末民国时期达极盛,古人诗赞其繁华:“白日千人拱手,夜里万盏明灯”有"小重庆"之美喻。
穿过公路,沿着路边走几十米,出现了一座写着“磁器口”的碑坊,据说这就是“西门”。入内拾级而上即达坡顶,然后沿路向下游览,可以一直走到码头,也可随意拐进横街和小巷中看看。
柱上就是那幅著名的楹联: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
镇上建筑极具川东民居特色,石板路与沿街民居相依和谐,房屋结构多为竹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居所。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
麻花是小镇的主打特产,又可做“伴手礼”,陈麻花最有名了,短短一条巷子就能见到好几家,也不知道哪家正宗。
巷子里的房屋几经易主和修缮,成了今天这样一半商业街一半住宅的格局。也许住在当地的原住民都说不出它们的历史了,但一石一台却饱经风霜不言语的述说着磁器口。
从小西门到高石坎这段路较窄,游客不多,比较安静。这边地势高,可一边走一边俯瞰起伏、延伸的石板路消失在转角或远方。顺阶而下,感受山城的行路节奏。路边有茶肆、咖啡屋,可坐在其中静静享受一段悠闲时光。
久经风雨的老房子坐落在街巷两旁,斑驳的墙壁、覆满青苔的瓦片、色彩暗沉的梁柱显露着岁月的痕迹。据说,为了保持重庆老街的风貌,这些房子的结构基本没变,只是对内部做了必要的整修,外部的修饰也尽量保持古朴的风格。
古镇里有很多茶馆,它们或分布在街巷中的老院子里,或在路边的阳台,或在江边的堤岸上。泡茶馆原本是磁器口的水手、袍哥大爷、闲杂人等喜爱出入的地方,在这里摆摆“龙门阵”,互通信息。如今,是游客感受重庆人市井生活的场所。
深入古镇,街道骤然变窄,显得特别拥挤。两侧商铺林立,紧紧相拥。行人摩肩接踵,移步艰难。身临其境,仿佛正在赶年前的最后一个集市。选一个临街的露台照相,是最佳的角度。
走下高石坎的石梯,来到正街的中段,这里是美食集中的地方,也是古镇最为热闹的地方。
在正街的转运茶楼里,还可以一边喝茶,一边看川剧变脸。瞧,装扮齐整的演员正站在门口招揽着顾客。
马鞍山上川东名刹宝轮寺,始于唐,殿宇恢宏,保存完好,传说明建文帝曾避难于此,故又名龙隐寺,其繁盛时住僧达三百余人。
街上的这家店铺很特殊,招牌的写的让人驻足,据说是有脍炙人口的小说《红岩》中"华子良"与地下党的联络站……
这条由旧石板铺就的正街贯穿古镇,从西边的坡上直抵东端的嘉陵江边。
码头的台阶旁镌着碑文,以及行洪的标尺,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以为嘉陵江水会始终这么平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