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忙碌让母亲生活在快乐岁月里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2LzEzMTEvMjI0MDg1MTM3XzNfMjAyMTA2MTMxMTA2MzU5Mjc=.jpg)
忙碌让母亲生活在快乐岁月里
未 央
母亲今年七十五岁,虽然我参与到她生命里时她已经二十四岁,但我依然坚信母亲这一辈子一直昂扬地生活在激情燃烧的快乐岁月里。
且不说她十七八岁英姿飒爽,不爱红装爱武装地扛着锄头修桥筑路的风华岁月;不说她早出晚归,挑水担肥,在农村里耕田种地,风里来,雨里去,在乡下劳动了一辈子,为儿为女操劳一辈子辛苦忙碌而踏实的岁月,光是她开荒种地的这几年,就让我感受到她的幸福和快乐。
我老家在双清区石桥乡白马田,那里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随着城市化的推广,老家的田和土基本上被征收了,母亲成了社区居民,每个月能领到一千多元的养老金,虽然不多,但她一个人吃饭穿衣还是足够了。
我暗暗庆幸母亲在辛苦劳累了一辈子后能儿孙满堂衣食无忧地安度晚年。
不曾想,有一天我回去发现母亲正在挖土开荒。她依着公路土圹边的地势,高高低低地开出了三块菜地,并在地势最低的地方挖了个蓄水池,摆出了一幅大干农业的架式来。
我连忙劝阻她:一千多元钱足够养活她自己了,再说我们兄妹四人,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粗茶淡饭孝顺母亲的能力还是有的。我总希望母亲能不做农活,到外地的哥哥家住住,农村老家住住,累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享享清福。
可母亲说:人活着就要劳动,能吃能做就是最大的福气。
她说:一辈子做惯了,一天不做,心里慌。种点菜在屋面前,出门顺手摘起就是。买菜,要走好远,还没有这么新鲜、放心。再说这也要买,那也要买,钱经得几下花。你们兄妹各有各的家,我不给你们添负担,你们回来还可以吃点小菜。
说来说去,理都在她那边,我是讲她不过,讲到最后:地还是要种的。
我知道母亲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们那一代人对土地的虔诚和眷恋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他们的骨血里,这样的虔诚和眷恋也足以让我景仰。
人活着需要一种信念支撑着,挖土种菜,忙碌地活着也许就是母亲认为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孝之不如顺之。我上班之余常跑回家为母亲挖土挑水担肥,母亲则筹划着东边种丝瓜,西边种白菜,屋后山边还喂了几十只鸡。
时常回家,地里的菜一年四季应接不暇,春天的豌豆,夏天的空心菜,秋天的南瓜,冬天的白菜……菜地里总是绿莹莹的,生机勃勃,逗人喜爱。母亲每天早上上菜地转转,锄一锄,给菜浇点水淋点肥,傍晚也到菜地转转摘根丝瓜,扯几棵白菜。还时不时打电话给我:快回来摘菜,白菜可以吃了。电话声里掩映不住她收获的喜悦。
在家里,她总是忙得团团转。有时从地里割一筐空心菜切碎喂她那几十只宝贝鸡,有时捣鼓点剩饭剩菜去喂鸡。因为鸡在山边走动,喂的又是熟食,所以很受卖。卖一只鸡百几十元,母亲总能高兴好一阵子。
我每次回家,她都会从坛子里摸出几十个鸡蛋来,让我带回家给我女儿儿子吃。
“吃了好呢,记性好,读书狠,你们小时候也吃的。”
我希望母亲少做一点,够自己一个人吃就够了。
可母亲总停不下,她认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生命不息,劳动不止。
种出菜,养出鸡,既改善了生活,又有成就,还锻炼了身体。
“你城里人不是跳舞锻炼身体么?
我乡里人种菜劳动就是锻炼身体。
我能种菜能劳动饭都多吃一碗。”
母亲每次说起这样的话来,脸上总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和成就感。
就这样, 忙碌的生活给了母亲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也传承给了我最好的礼物——勤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胡建良, 女 邵阳市人,大学文化,爱好文学。喜欢用笔尖记录平淡生活,用文字感悟平凡人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