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登封:周公祠、测影台、观星台,一“中”三观!
《 New Scientist》即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普周刊之一。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天文联合会为了向四百年前,伽利略将望远镜举向太空的这一创举致敬,将这一年度定为国际天文年。这一年的《 New Scientist》上刊发了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名列第二的就是本篇鱼要介绍给大家的中国登封市告成元代郭守敬修建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景区是唐代的观影台和元代的观星台及现代的中国天文博物院三位一体。这里因为是郑州市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地,景区实行了升级扩建工程。鱼和先生去时为2019年9月3日,工程基本完成。只是不凑巧,这一天不开放。鱼的幸运星大显神通,偶遇一工作人员,经过沟通,鱼和先生进入了景区。女孩向鱼和先生推荐她老师写的《星台之光》,鱼不愿欠人情,爽快答应,五十元购得一本登封市文物局观星台文物保护管理所编发的书籍。这本书对鱼编辑本文碑刻部分有巨大帮助。只可惜,现在的校版工作委实难以容忍,错字多到麻木。
在去往观星台的甬路上,地面嵌有登封市旅游资源图。让鱼无奈的是太室阙、少室阙、会善寺对普通游客关闭。
观星台是现当代人叫法,泛称。古代这里多称为周公庙,由照壁、大门、戟门、测影台、周公祠、观星台、帝尧殿等建筑组成。现存建筑帝尧殿为新建,测影台为唐代遗存,余下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观星台大门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大门前廊石柱上有嘉庆十四年(1809年)镌刻的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
↓戟门廊西竖明隆庆二年(1568年)登封知县郑大原撰的《春日谒周公祠观测景台次壁间韵》诗碑。碑文相当清晰。不过,当鱼看到碑文中有“上党明初郑大原”,断定此碑为后人重刻。果不其然,在此落款下有行小字“保正(即乡长)李大儒、孙正立……”
“元圣当年曾测景,巍峨庙貌石淙浔。阶前台榭余芳草,门外山川映古林。观象已知超远略,量天更见识玄心。我来肃戒明禋典,漫向碑前续赏音。”
有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陈凤梧撰,戴贤书丹《告文》碑和陈凤梧撰的《先圣周公文惠王庙记》;清嘉庆七年(1528年)陈宣撰、王寿书丹的《周公祠堂记碑》;明万历十年(1582年)孙承基撰,傅如玉书丹的《重修元圣周公庙碑》;康熙十五年(1676年),李如琦撰,杜预书丹的《重修周公庙碑文》;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郜煌沐撰《周公庙祭祀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李舟撰《文惠王先圣周公庙重修大门戟门碑》;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刘仕伟赋题《游观星台题诗碑》诗碑(见下图);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刘惠鳞撰、张明伦书丹《重修元圣庙碑》和《重修贲帝庙》和1986年《重修周公庙碑》等。
刘仕伟在其所赋《游观星台题诗》中道:“ 制作仰元圣,阳城观象台。建中资治辅,测影俩三才。地胆依中岳,天心应上台。登临窥日表,亲授指南来。”诗中盛赞周公姬旦在天地和宇宙的中心阳城建观象台测量日影和验证四时的丰功伟业。并暗用当地民谣:“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表达对“中”的无比崇敬。
周公测影台是周文王的四子、武王的弟弟姬旦创建。据杜佑撰的《通典》载,唐仪凤四年(公元679年)高宗命太常博士姚元在阳城测景台旧处改土圭,设八尺石表。《旧唐书》也载: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命太史监南宫说等人在阳城测日影有一尺四寸八刻在石表上。现存石表上“周公测影台”五个字镌刻者,可能在这二人之中。
石表分上表、下圭两部分。下部圭是方形的石座,上小下大;上部表为长方形石柱。圭和表的高度,在夏至之日,测影能精确算出所在地的纬度为34.3度。这一天的影长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此台因此也叫做“没影台”。石座背面,有唐中宗时太史丞著名天文学家南宫说题刻对联一幅: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
周武王灭纣后登上周人心目中的天室山--嵩山,在山上祭天祷告:殷商已亡求上天保佑大周。周人认为他们是夏人的后裔,而“夏之所兴也,祝融降于嵩山”即嵩山是夏人的神山,那么理所当然也是周人的神山。周武王的这次祭祀,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封禅。下山后,周武王决定“依天室,定天保”,即在嵩山脚下洛邑建立新都!
建立新都是由他弟弟、摄政王周公姬旦完成的。靠着“王者必居土中”的理论,周公以嵩山脚下的阳城为中表,通过观测日影来确定天地之中。经过年复一年的测量,他发现阳城夏至日八尺之表的日影长度是一尺五寸,那时人们认为大地南北长三万里,且“影差一寸,地差千里”,那么日影一尺五寸,不就是说阳城正处于大地南北的中点上么!
周公测景台就是他当时测景的遗制。在这里他发现了上天的秘密--原来表影长度有一个周期规律。于是。周公就定表影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表影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表影中分的那两天分别为春分和秋分,四季分明。 这个惊天的发现,使阳城这个天地之中成为中国天文文化史上成为一个绕不开的“元点”。之后元代郭守敬在这里进行四海测验,改进圭表测影制度,建立了四丈高表,即今天我们所见的观星台。
观星台始建于元朝初年,大约公元1279年前后。当时,元世祖忽必烈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也为了适应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采纳了刘秉忠提出的改革历法的建议,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郭守敬等首先集中精力研制新的天文观测仪器,坚持简要实用的原则,创造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景符等十八种仪器,这些仪器,对于以后进行的天文观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的登封观星台院内,还有根据有关文字记载仿制的这些仪器。由于元朝的疆域广大,这次观测的规模之大,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也十分罕见。郭守敬在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河西走廊,南及南海,北至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上,设立了27个观测所,其中元大都与阳城观测所等6个观测所为中心观测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海测验”。这年三月,郭守敬由上都、大都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行程数千里,亲自掌握一路的实际测验。阳城正是这次“四海测验”活动中的一个观测所。这一南北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元代当时改革天文历法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史料。古代人用“圭表”来观测日影,到了周代,使用圭表开始有了规范,杆子(表)规定为八尺长,据《周礼》中载有“日至之景,尺有五寸”的记载,意思就是在天地的中心——登封告成夏至那天的中午,八尺表的影长,刚好是一尺五寸。如今保存在观星台院内的“周公测景台”,就是典型的“八尺表”。以往的圭表为土圭木表。郭守敬在掌握了大量实测资料后,参考了一千多年的天文资料和70多种历法,互相印正对比,并按照日月五星在太空运行的自然规律,经过精密计算,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编制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授时历》。《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先进的历法,代表了元代天文学的高度发展。自颁行后,沿用364年,是我国流行最长的一部历法。(摘自360文档)
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台身形状是覆斗状,高十米多。北壁下方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蹬道,由此盘旋登临台顶。台身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是石圭,被人称为“量天尺”。直壁与石圭间留有36厘米的间隙,是横梁下垂悬球的地方,用以经常校验横梁和石圭间的垂直关系及高差。
《元史·天文志》有在阳城观测北极星出地高的具体记录和关于新创天文仪器“高表”的记述。由此可见,观星台的作用有两个“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
When Guoshoujing looked out in the night,and he discovered wonders of the worl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we'll see beyond!
周公祠西侧有一口古井,仅存两件石柱,被郑重地陈列在台基之上。相传,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修建观星台前,先挖了这口井。后来,测量仪器所使用的水,以及日常生活用水都取自此井。
↓戟门西侧还新建了一处是阳城遗址陈列馆,还未开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