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325条
17、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见《论》第325条)。
作者:蒋远东
少阴病是一个水火之脏,它的特点是病邪随病人的虚实侵犯人体后,随水化寒,随火化热;少阴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四肢逆冷,四肢厥冷,恶寒,身踡,脉微,少烦而多躁;少阴病不存在下利,凡少阴下利都是少阴与太阴合病或少阴与太阴并病后的下利,本少阴下利是少阴、太阴合病。其中的脉微涩是气血虚了;呕而汗出是少阴肾阳虚了以后,中焦失去运化后,上焦的气该下而不得下,上焦的气就上冲而引起的呕逆;中焦失去运化后,下焦的气该上而不得上,下焦的气顺势而下就会引起下利;本条的下利实际上是太阴脾经跟着少阴肾经受寒后引起的下利。这里的汗出是阳虚了以后,肾阴对肾阳的排挤,是人体阳气外泄的一种表现。如果是单纯的少阴下利,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就是四逆汤证,从四逆汤证中也可以看出,四逆汤是治疗少阴肾阳虚引起少阴发热的。四逆汤治疗少阴肾阳虚热的原理是用附子、甘草、干姜这些温、热性的药来挽回被肾阴排挤在外的肾阳,即回阳与乌有之乡,这就是用热药清热的道理,在临床上要用心体会。本条的必数更衣中的数是多次的意思,更衣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在下利的时候,即在拉肚子的时候要脱裤子,我们把拉肚子的时候要脱裤子叫更衣;必数更衣的潜台词就是阴液外泄,即阴气外泄。因为,少阴阳虚是通过发热、出汗的形式在向外排泄阳气;少阴阴虚是通过下利清水的形式在向外排泄阴液或者说阴气。由此可见,这个少阴病的阴阳都亏虚了。
现在来看本条的脉微涩。少阴病脉微说的是少阴肾阳虚了,《辩脉篇》讲:寸口诸脉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什么是少阴脉微?答:浮中沉极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谓之微;微主阳虚。脉涩是说这个脉摸在手里进退都很艰难(见辩脉篇)。前面讲过脉细是胃气虚了,是血少;脉沉濡是少阴病中还有胃气,是少阴病的平脉,平脉无病;现在的脉涩是说血管里面的血少了。前面讲过汗血同源,这里的汗出和数更衣把血液中的水分拔掉了,血液中的水分少了,即血少了。《辩脉篇》讲: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指的是人体阳气,在这里指的是肾阳虚了;这里的荣气指的是营血,即血管里面的血液。卫气衰则面发黄;荣血不足,面发青。荣血就像树根一样,卫气就像树叶一样,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见《辩脉篇》)。
本条的少阴下利,脉微涩是说这个少阴下利导致了病人的气血亏损,其根源是肾阳虚了。因为,肾阳亏损必定导致中阳亏损,即中焦不运化了,上焦的气不得下才呕而汗出;下焦的气不得上才下利,这个下利是少阴病随水化寒影响了中焦的脾胃,脾随少阴虚寒而下利,所以才有了本条的必数更衣。因为,少阴虚寒影响了脾胃,胃气不得下才出现了呕逆;阳虚了以后,阳气就会外越,即浮阳外越,严重的时候就会汗出。阳虚反过来讲就是阴盛,因为,少阴肾在下焦,所以,阴盛于下,必下利;因为,血液里面除开血就是水分,这里的水分就是所谓肾阴,笼统的说就是阴液或者说津液亏损了。可见,这里的必数更衣说的是这个少阴病不仅阳虚了、阴也虚了。在治疗的时候不仅要补肾阳同时还是补少阴,但在补肾阳的时候,肾阴就会亏损;在补肾阴的时候,肾阳就会亏损,所以,张仲景才用灸百会穴的办法来兼顾二者。
本少阴,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在治疗的时候,还是要以扶阳为主,《续名医类案》讲,这个病要双管齐下,在灸百会穴的同时,用四逆汤补肾阳以退虚热;加白术补脾阳以健中,加黄芪收汗以固表。
本条中的反少者是紧接着必数更衣讲的,是说下利的次数虽然多但下利的东西反倒很少了,意思是说这个下利拉的尽是水样性的东西,这个水样性的东西就是人体津液或者说是人体阴液,这句话很明显的是在说肾阴也虚了。
当温其上灸之有二层意思,一是说可以用温药温这个病;二是说可以用艾灸去灸百会穴。很多资料显示灸的时候,当灸头顶百会穴,在灸的时候要用姜片垫在艾绒下面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