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军事帝国:从罗马到拜占庭(中)
当然这种防御显然是有别于依托防线的御敌于国门之外,忽然出现在边界地区的强敌必然是有备而来,防御方必然是被动的,不能在边界线挡住敌人就意味着敌人会长驱直入,并造成一定破坏后才会遇到集结起来迎战的防御军团。这种防御方式得以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缓冲区的存在,这个缓冲区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比如古代中国南北对峙时的淮河到长江一线人口还不稠密,是沼泽湖泊密布的地区,交通不便,曹魏或者北魏等北方强权南下时都不得不先一头闯入这个地区,然后就不得不面对到底是先敲掉沿线据点后再继续深入,还是先深入再回头慢慢收拾的困局,而在此期间南方则会获得时间集中军队进行反击。在中国北方则是那些所谓的中间地带,也就是地广人稀亦农亦牧的地区,敌军进入就会被发现,而在这个地区对敌军的迟滞可以为后方的集结兵力争取时间。
当然并不是每个时期各个方向都可以有自然形成的缓冲区,那么很多时候附庸国就成为了重要的安全保障。而罗马在多个方向都构建了这种以附庸国为最外围防线的体系。附庸国不能太强,那样可能会违逆罗马的意志造成麻烦,也不能太弱,让外敌轻易穿透。而驻扎在边境地区的罗马的军团的主要作用就变成了对这些附庸国保持强大压力和可靠后援,因此这些附庸国都会尽力顺从罗马的要求而避免触怒罗马人。当外敌入侵时这些附庸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首先外敌对他们的侵害不会像对罗马的侵害一样造成太大损害。比如敌人侵入亚美尼亚时,如果这里是罗马的行省,那么如果敌人在几个月里对这里四处烧杀抢掠而罗马还在集合军队或者袖手旁观,显然就会导致罗马的国家信誉和内部凝聚力大大受损。可如果这里只是个附属国,感觉就完全不同。其次这些附庸国都必然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而且居民有较高的抵抗意志,因此国家虽小抵抗力却不会太小。因此可以为罗马的军队集结应对争取时间。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同样一个地区和同样数量的人民,如果他们只是一个帝国的一个省,和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军事上的动员效率和作战意志是完全不同的,小国可以爆发出更大的能量来为整体军事防御做出贡献。
正是基于这样的防御体系,屋大维时期的罗马帝国只保留了28个军团的兵力,罗马每个标准的军团是大约6000人左右,以屋大维时期罗马的强盛和富足,这些军团严重缺编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这部分以罗马重装步兵为主力的罗马军团大约是16万人,同时罗马军队还有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由境内其它民族提供的包括骑兵、弓箭兵等组成的辅助军团,其兵力与罗马军团大致是对等的,也就是包括罗马军团和辅助军团在内的总兵力应该在30万上下。这对于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而言不算少但也不算太多。要知道,罗马帝国仅仅是从莱茵河口到黑海的多瑙河口的防线就有2200千米,而从高加索山脉和罗斯山脉向南延伸到红海的防御正面又有1600多千米,两者合起来已经有接近4000千米。作为对比,东方的唐帝国从东北的幽州地区向西到玉门关地区也只有1900多千米,在这条防线上布置的7个节度使,在纸面上的总兵力是40来万(当然如果详细考证的话可以确认实际兵力要少得多),总的来说罗马的军备负担被控制在一个可长期承受的水平上。
附庸国体系的做法有利有弊,好处前面说了,主要是在军事防御的政治影响方面以及地方防御的效率方面,当然弊端也很直接:毕竟有那么些人口和土地没有直接归你管,于是也就不能直接去收他们的税,鱼肉当地百姓。那么当帝国初期内部整合还没最后完成时,可以依据每个地区的特点来特化处理,弹性很好。过渡期后帝国很可能就不再对这些附庸国有足够的耐心,干脆都“收归国有”可能就成为领导更喜欢的选择。当然,客观原因仍然是主要的,帝国在稳定了国内局势后,对于周边地区的文明同化就成为大势所趋,那些发展程度接近、文化观念类似的地区逐步成为帝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也不是坏事,但这种转变对国防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