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鱼用什么
康熙时有一种涛水游鱼葫芦瓶,尺寸颇小,器高在6cm左右。其以青花做波涛地子,内填饰黄彩,上绘数尾矾红游鱼,配色清活灵动,尤是可爱。
▌【清·康熙】景德镇窑涛水游鱼葫芦瓶 大维德基金会藏
▌【清·康熙】景德镇窑涛水游鱼葫芦瓶 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纪念展展品
大英博物馆藏一例,原属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编号PDF.776。高6.5cm,口沿下署“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六字横款,砂足无釉,微内凹,胎质坚实。另敏求精舍三十周年展览中曾现一例,比大维德例略小,高5.7cm,录于《历代文物萃珍: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纪念展》,潘祖尭,香港,1991年。此瓶原图录中定为成化器,实与大英例同,属康熙作品。
此式纯绘波涛水纹,上填数尾朱鱼,风格颇为新颖,暂未见近例。思考其设计来源,或与明时所流行的琉璃鱼瓶有关。如见刊于崇祯八年的《帝京景物略》卷二所载:“东之琉璃厂店,西之白塔寺,卖琉璃瓶,盛朱鱼,转侧其影,小大俄忽。”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绘有琉璃鱼瓶的陈列,两排分列案上,做胆瓶及葫芦瓶式,内盛朱鱼游动,与前述康熙葫芦瓶意趣颇有相通之处。正德时期之日本使臣的《壬申入明记》中亦有相关记述:“十三日观灯市,灯笼傍皆挂琉璃瓶,之中有数寸鱼,映灯光而踊跃,甚可爱也。”
▌【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以琉璃瓶盛鱼观赏,至迟在五代已有。扬之水先生曾在《读诗撷趣》等文中作以讨论。如见五代徐夤曾做《郡侯坐上观琉璃瓶中游鱼》,诗云:“宝器一泓银汉水,锦鳞才动即先知。”又南宋吴芾《偶得数琉璃瓶置窗几间,因取小鱼漾其中,乃见其浮游自适感而有作》:“头随野鹤穿花径,静看游鱼戏玉壶。”诗中的“玉壶”即为琉璃瓶的比拟。此外扬之水还指出,如定州静志寺所出两只玻璃直筒杯,与《唐定州静志寺重葬真身记》相对照,可知这两件杯即帐文中的“瑠璃缾二”。说明这样直筒的样式也可被称为瓶,部分诗文中盛养金鱼的可能是此样器物。
▌定州静志寺塔塔基出土蓝琉璃筒式杯
而元宵节以“琉璃鱼砲”映灯的传统也至迟出现于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内一句“映光鱼隐见”,自注为“琉璃壶瓶贮水养鱼以灯映之。”扬之水先生认为此注亦可为南宋叶茵《琉璃砲灯中鱼》一诗作释。
此“琉璃砲灯”于杭州夜市即能购得,可直接盛鱼以映灯,见《西湖老人繁胜录》中所录:“夜市扑卖狼头帽......琉璃炮灯”。又叶茵另有诗《琉璃砲灯》专述此物:“体制先天太极图,灯笼真是水晶无。远看玉免光中魄,近得骊龙颔下珠。一焰空明疑火燧,寸波静定即冰壶。游鱼且作沈潜计,鳞甲成时入五湖。”
遂知此类以琉璃瓶养鱼的方法,即用于平日观赏,又可节日时作花灯游鱼,别有风雅。《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所绘即属前者,而《帝京景物略》及日本使臣所见元宵时挂于灯旁的用法当为后者。推测康熙波涛游鱼葫芦小瓶可能正是受到此种风俗的影响,而设计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