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评审”的价值与意义
“普洱冲泡大赛·测试版”的招募公告一发布,半天就把奉茶师的名额报满了,选手也只剩下一个名额了。单单是评审的五位还在那儿空落落的逛荡着,没有人敢报。
跟有心参与者私下里聊过,说来说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自己这“半斤八两”给人家做评审,说对说不对的容易让大家笑话!
如果也是这个原因阻挡了你报名的勇气,那么我下面就要跟你说说这“评审”的价值与意义 … …
首先,大赛评审的主要工作肯定是通过品饮茶汤来评判汤感的优下。
很多人认为这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以及多少年如一日的普洱品饮经验积累,否则不足以堪此重任。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话,那可能就错了。
我们换一个场景,—— 烹饪大赛。
可能专家一口就吃出了那条鱼是早晨现打的,就手打理干净低温腌制起来,临做之时先自然回温,然后先炸再烧,最后淋上了精心熬制了一上午的芡汁。
专家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凝练概括的说出了三个字:
“不好吃!”
这几个字最关键!或许专家还会对为何给出如此评价说出个一二三来,但那已经不重要了。
你会说,这只代表了专家的个人喜好啊!不能作为客观的评判标准吧?
好的,如果几位评审的选择是一致的呢?如果就连路过的保洁阿姨都一致认为某位选手的那道菜好吃呢?
对,这个最关键,——这个基于自我品感给出的评价最关键!而不需要你的专业素养有多高。当然,能就此评价说出个缘由来那也是锦上添花的。
我最头疼的就是喝茶不用自己嘴的人……
“这茶好喝么?这个茶甜么?苦么?有回甘么?”
这些人是注定当不了评审的,因为现场你是无法与其他人就品感进行交流的。到时你会觉得很孤单,很无助,很不知所措,很……—— 算了!如果你就是那个不用自己嘴巴喝茶的人,那还是别去的好。
这也是我下面要说到的评审的“日常价值”。
从另一个角度看,除了比赛期间的工作外,日常的茶饮活动中“评审”也具有着他重要的作用,—— 推广品饮文化,提升大众品鉴能力。
大赛中磨砺出的口感,在平时的茶饮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的反映出来,从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着身边的茶友,—— “这道茶好喝!”、“这道茶泡得虽无苦涩,但水了……”不知不觉中大家的品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反过来茶友也会更愿意跟“评审”一同泡茶、品茶、评茶,无形中拉动了整个茶圈儿的品鉴水平。
你或许在冲泡技法上还不是很精通,但在汤感品评上已足以自信的评价每道茶汤了。
最后,还是回归到“个人价值”上来。
当你拥有了一次“评审”身份的经历后,相信你会真切感受到普洱那变化万千的魅力,以及冲泡中那毫厘间所导致的微妙差异,你会领悟到普洱的真谛。或许下一届大赛你就是选手,而且对茶的领悟已经很深了。在这个过程中,你将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