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茶(续):空山问禅于道长

上一篇关于阐述“禅茶一味”的文章发布后,我忽然兴起,把文章发给了会几学舍的李星瑞道长,想请他结合老庄的道家思想来对佛家之禅进行一番品评。

李星瑞道长:道号李诚瑞,字虚谷居士。先后于嵩山少林寺、嵩山中岳庙、华山等地修习散手与老庄思想,以及太极拳、八卦掌等内家拳发。现于“会几学舍”传授各种传统功法与拳法。

以下是我与星瑞道长的对话。

空山问曰:“中国道家可有与佛家之禅相对应的概念与境界呢?”

道长答曰:

“禅”在道家有一词叫做“心斋”或直接称“斋”,语出《庄子内篇 · 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无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跟它对应的是“坐忘”。何为坐忘?曰:“堕肢体,黜听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语出《大宗师》。

空山问曰:“啊,好复杂!能解释一下么……”

道长答曰:

“心斋”是前提,是入手的方法,是因;“坐忘”是根本,是目标,是方向。

无论从修行的方式方法,还是对事物的认知,它与佛家之禅是一致的,如出一辙。

不管是佛家之禅还是道家之“心斋”、“坐忘”,它们共同的根本在哪里呢?那就是“心性”,心之本性。

作为道家来讲就是他的“清净心”了,那么什么叫“清净心”呢?道家古德常讲,“一念不起是为清,纤尘不染是为净。”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一种内心的状态。

那么这个清净的状态要怎样才能达到呢?那就是通过修持这个“心斋”来达到“坐忘”的状态,也就实现了清净、真实、本真。回归到最初的那个本性,也就是所谓的父母生我之前的那个“本我”。这也就是禅所追求的境界。

相应的修行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去达到这种状态。包括练拳、打坐、调息,——空山老师文中所讲直接观照呼吸的方法就是调息的一种。达到无我、忘我,亦即坐忘的状态。

那么达到这种状态后,它是个什么样的一个体现呢?用禅家的话来讲就是“终日行来无所行,终日做来无所作”,那就是一念不起,这个内心本性,视清净,就像月到天心处,这种状态妙不可言,不能说,不得说。只能个人去体悟去感受。只要用心去感受。这就是一念不起的这个“清”。“静”,终日做而无所做,要做到随缘而行。

这种状态,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华山的时候达到过一段很初浅的一种表现。就比如说,我每天中午都会有睡觉的习惯,每天到中午以后都会不自觉地眯着眼睛,进入一种妙不可言的状态,——只能这样讲。那时我负责在大殿里看殿,所有人进来磕头我会给他敲磬,他们问什么我也会去作答。

但是这种作答以后,就是内心里面,没有任何的感觉,不会说我刚才回答他一个什么问题啊,或者是他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啊。心里面一念不起。但是我随他的问,会方便作答,会很自然的去回答他的所问。那他不问,我不答,——因为一念不起么,——他若是问了,我便作答。这就是我经历的一点很初浅的状态。怎么说呢,就是“一念不起,纤尘不染”吧。

所以这个不管是讲禅,还是讲道家的坐忘、心斋,都需要身体力行地去做,否则的话就是文释,就是空谈。这就是我个人一点粗浅的感受。把这个用到日常生活里面去。把所有学到的东西去“学以致用,用于生活”,这是根本,也是所有文化最主要的根源之处。

谈到这里了,讲这些年提出来讲叫“禅茶一味”,我们也可以讲它叫“斋茶一味”、“坐茶一味”,怎么都行,总之他要去进行实际的修证。比如说我们要去品一杯茶,那么就是每个人对茶的认知,还有不同的环境、空间、心态,同样的一杯茶,这个茶汤入每个人之口的感受是有差异的。

每一杯入口,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同样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所谓的禅也好,坐忘、心斋也好,只不过是一些方便的教化,个人主观体验的概括表达而已。印度称为“禅那”,在中国就称为“坐忘”、“心斋”。这都是圣人为方便教化,通过这些文字表象上的东西去回归文字之上那个形而上的“本我”、“真我”,这是关键。

其实最妙处,还是要舍弃种种概念,舍弃那个禅,舍弃那个坐忘,舍弃那个心斋,就心平气和了。

一杯茶,不管它是普洱、毛尖,还是龙井、毛峰,哪个都有真滋味,用心去品就是禅,就是坐忘,就是心斋。

这就是我个人粗浅的认识。见笑了。

山评:殊途同归,大道归一。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茶已经成为了某种东方宗教的象征符号,正如红酒在西方宗教中的象征意义一样。

有机会我们再来聊一聊红酒……

以上内容

慕川道长口述

空山整理

慕川道长校对

这里是空山茶话

— 相 关 文 章 链 接 —


覺茶:一個非佛教徒眼中的“禪茶一味”


(0)

相关推荐

  • 障碍

    ​庄子:去除内心障碍,平衡内心的心态,才是养心的道理 国学书舍 2019/07/30 15:18:44 庄子:去除内心障碍,平衡内心的心态,人生自然合理. 庄子:去除内心障碍,平衡内心的心态,才是养心 ...

  • 路易坪丨理事无碍——用一种特别的思维“读”佛、道、儒、气功及全息

    理事无碍 --用一种特别的思维"读"佛.道.儒.气功及全息 作者:路易坪 修炼不仅是一种实践,而且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宇宙间所有文化的浓缩和结晶,也是宇宙所有文化的放大 ...

  • 茶去儒、释、道三教

    茶作为一种饮品,儒.释.道三家都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是佛家把茶广泛推向社会,是道家最早以茶自娱,而把茶演变为文化的原自儒家. 三家又各自从茶的品饮中求道悟理,获得精神寄托. 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伦常.道 ...

  • 老了才明白,无论我们到了多少岁,都需要这三种“智慧”

    人这一生其实有三天,青年.中年和晚年.而这三天便对应着三种"智慧". 曾有贤人说道:"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 年轻时,如果你想在名利场上战无不胜,那你就需要 ...

  • 【问禅】一副楹联道出了古寺因缘

    一副楹联道出了古寺因缘 --峨眉山洪椿坪山门楹联赏析 洪椿坪,峨眉山八大古寺之一.洪椿坪的楹联,堪称峨眉山之首.既有"百字"长联,又有四字短联.尤其是充满禅意的庙联随处可见.如:& ...

  • 空山问茶:论“一个泡茶者的自我修养”

    每当剧情至此,我总会报以会心的一笑.看着那个坚守着信念的"星仔"亦步亦趋的走到了今天,豁然成为矗立于众人面前的那个"星爷". 是啊,"--我是一个演员 ...

  • 空山问茶:论茶的艺术特征

    毋庸置疑,品一道好茶就是在品味其具有的审美价值. 不言而喻,茶也具有它相应的艺术特征.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茶的这些艺术特征: 一.艺术的"线性特征" "线性特征&qu ...

  • 我也喝茶——茶与禅、道

    我也喝茶--茶与禅.道 作者:郭宝玉 喝茶,喝的是味道,更是心境.喜欢喝茶,或者喝得久了,就慢慢有了自己的感悟,也更易思索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而茶与文化的关系,首先就要提到"禅茶一味&quo ...

  • 雪小禅最美微刊第一百四十期 | 觉茶如是

    爭 做 中 國 最 美 微 刊 ︵ 第一百四十期 落一场八月秋雨, 来禅园,吃一回日间老茶. 晚来的时光会走,莫怪雨不来呀. 文中器物为雪小禅私物 图片由主编李菁拍摄于禅园 /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 ...

  • 一心问禅 | 与别人交谈时,少说自己的这三件事

    这个世界上,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藏起锋芒. 一心 来源:网络 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分寸. 常听老辈一句话,"说话别拿过来就说,先掂量掂量着". 凡事三思而后言,"口无遮 ...

  • 【问禅】嘉州杂吟(诗一组)

    麻浩湿地 湿地廊桥拱,灵岩夹碧溪. 渡船惊野钓,鸣鹭泛江堤. 钟响僧开悟,花香客入迷. 峰遥禅寺远,月夜怎登跻? 上凌云寺 水引凌云寺,山遥殿几重. 小船来摆渡,大佛近相逢. 道窄通三界,楠深隐九峰. ...

  • 潮汕人,靠茶续命。

    潮汕人,靠茶续命。

  • 小二,姜枣茶续杯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盆地,四面环山,老是没风. 小满节气一过,气温升高,同时还会伴随着隔三差五的大雨,每每雨水过后,雨的湿气还没有蒸发出去,气温又开始飙升,湿和热混合在一起,就像住在一个巨大的包子铺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