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开篇就惊艳了,至今无人超越
在中国文学史上能位列顶尖的只有一小撮人,李白算一个,而苏轼也算一个。他在活着的时候便有无数崇拜者,其中不乏有当朝文坛中的高人,比如说欧阳修。欧阳修一见他的文章便止不住赞叹,连连说自己文坛领袖的位置要让出来,而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也都是他的崇拜者之一。可叹的是,文学成就极高,苏轼的人生却很坎坷。
这点要从他的生平来看,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完美的继承了父亲所有的学识品行。嘉祐元年(1056年)是他第一次去参加科举,文一出,便令欧阳修、梅尧臣这类人物都被震动了。打算大展身手的时候,母亲却病逝了,只好回家奔丧。回朝没有几年,父亲又病逝了,只好再度奔丧。
终于守完了父母的丧,时机却很不合适,因为此时朝廷开始了王安石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欧阳修在内,都因为跟宰相王安石不合,被贬。苏轼独木难支,加上他也批判了王安石的变法,熙宁四年(1071年)被贬为杭州通判。贬就贬吧,好好再干总有卷土重来的时候,结果刚做出点政绩却爆发了乌台诗案。
起因是苏轼给神宗写了封《湖州谢表》,由于诗人的身份,难免带点个人色彩。结果就被新派一些人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对皇帝不忠,一顶大罪的帽子就此扣下。苏轼被逮捕,牵连着多达数十人,这件事成了他的人生转折点。幸好有跟他政见相同的元老上书,加上王安石也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总算是得到了从轻发落的机会,被贬黄州,受当地官员监视。
经历生死之忧的大变故,生性放达的苏轼大彻大悟,其词风中体现了不少旷达的态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定风波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距离乌台诗案已经过去了三年。他跟好友偶然一次外出,不巧遇上了风雨,朋友顿时感到很狼狈。苏轼却不以为然,坦然自若,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定风波全文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谓是开篇就十分惊艳,最后一句更是模仿不来,处处透着作者的人生信念。莫听穿林打叶声,一面渲染出了雨骤风狂,一面又点名外物不足萦怀之意。整篇文的上阙,表现出了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了豪放之气,读来令人心胸为之舒阔。下阙这是描写了雨后放晴,也道出了人生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
大自然的雨晴是寻常事,那么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呢?寥寥几字,就将自然与他人生的坎坷与释然联系起来,妙处自然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