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20|做事懂恭敬

今天讲几句:“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文学大家-流沙河在一个报告里面提到《弟子规》,他的态度很明确,认为《弟子规》不值得提倡。他说:“关于《弟子规》,说实话,迄今为止我一句都没有读过。不但我没有读过,跟我同一个时代读书的人也都没有读过。只读'赵钱孙李’,《百家姓》,然后是《三字经》,再然后《千家诗》,最后《千字文》,这个叫'三百千千’”。他还说,现在的国学教育很大部分是开历史的倒车,而且也不想想这是否有效,也不看看当下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形态。把《弟子规》这套拿去给小娃娃当作国学硬灌下去,孩子能否接受?现在早就无法接受这个了。我们小时候还在旧社会,那时候风气很紧,也很闭塞,新文化也很少,都已经不接受那一套了,连教师也不教那一套的了。
其实,也是近这几年《弟子规》才“红”起来,就像《孟子》,发表以来,却在千年之后,直到朱熹的时候,《孟子》才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经典。难道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没有多少人读《孟子》就可以否认《孟子》了?难道《孟子》成为四书之后才是经典?传统文化的确有糟粕的成分,问题是我们如何去辨别,如何推陈出新。
社会有很多机构和学校推广《弟子规》,也有很多反对《弟子规》的声音,主要的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弟子规》过时了,说它代表过去的一些孝顺父母的错误方式;二是《弟子规》是奴化人的思维,是培养奴隶的读物;三是《弟子规》仅仅是教人服从,不教人思考,培养的是没有灵魂的人。例如我们今天讲这几句就有不同的看法,“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有人说这段话反映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唯唯诺诺的人的做法。不过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路上遇到长辈,快步上前打个招呼。这做法,有问题吗?长辈反应有两种,一种是点头示意,一种是“仰首挺胸”地走过,那么我们怎么看待呢?“退恭立”的意思是让长辈先走过去,无论他们如何看待和对待我们讲究礼貌的行为,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对长辈恭敬的本分;今天基本上没有人骑马在路上走,和长辈打招呼也不一定要下车,但开车时候和人打招呼,至少要把车窗摇下来,或者用行车应该讲究的方式来表达恭敬。这些都是生活上起码的礼节。长辈走过去之后,我们要不要在那里默默地数数,“一步,两步,三步——”然后等长辈走到了一百步才动呢?如果教师是这么教,学生是这么学,我只能说都是书呆子,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恭敬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自然会体现在行为上。对长辈恭敬是一个人的修养,尽管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为老不尊”的长辈,甚至一些带有传统劣根性的长辈,但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至于我们看到有些长辈的行为有所欠缺,那是因为我们在这个方面超越了他们。至于“唯唯诺诺、只会服从的国民”,我认为,首先法律和规则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在法律面前,我们都要服从;其次,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是学习规则的重要时期,就是要学会服从规则,对规则要有敬畏意识,例如不能闯红灯,不能碰“黄赌毒”;第三,关于性格的问题,我们从来不认为唯唯诺诺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健康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健康的家庭中成长,所以关键是教师怎么教、家长怎么做。
道无古无今,恭敬是道,从来不会过时,过时的是做法,所以我们在落实《弟子规》的时候,要灵活掌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