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建“双塔”地标——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新楼设计方案

8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深圳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而由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建的深圳国际研究院,正承载这一科技兴城的使命。

如今,由华阳国际设计的清华大学研究院新大楼已破土动工,深圳即将迎来一流科研学府及它的地标性建筑。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新楼设计方案

清华大学研究院新大楼,位于深圳科创之都南山,由两栋高度分别为150米与120米的塔楼组成。

设计采用双塔布局,最大化利用建筑高度,让出更多地面空间,缓解城市密度压力。

▲基地周边情况

同时,双塔采用对角线布局,避免互相对视,同时避让周边建筑,形成良好的视线通廊和城市空间格局。因周边公共空间有限,设计将底层架空,营造与城市共享的公共空间,缓解周边建筑的密度压力,同时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休闲空间。

▲方案生成过程

在建筑红线内,裙房体块被满铺于基地上,建筑师通过体块堆叠、底层架空,以及刻意压至最低6米的首层空间,视觉上呈现“进阶的南山”概念,同时得到一个有遮盖、有阴凉、尺度宜人的活动场所。

由此,街道的空间特性得以延续,使用者可以从不同方向自由进入场地内,停留、参观、活动、办公......

项目提出倡导“高效的科研、快乐的创业”理念,在建筑的垂直方向,设计了一系列绿化平台、生态花园、绿植阳台,为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亲近自然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垂直方向的生态绿化为建筑提供了被动式节能手段,体现了当今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创造智慧型绿色建筑。

在这个目标人群为孵化型产业高精尖人才,且功能复杂的建筑中,设计如何实现以上的目标?

建筑师引入“功能共生”的概念,结合建筑形态,将有利于“促进交流”或“产生交往可能性”的功能相邻或组团布置。

如底层体块错落形成的屋顶平台,既与餐饮、咖啡厅、书店、会议中心、运动等社交性更强的功能结合,交错布置。

▲会议发布中心示意

在裙房屋顶上,设置空中花园,满足工作生活的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结合避难层设置空中露台,打造绿色、自然的办公环境。

对于室外平台的使用,设计将其与裙楼功能有效结合,通过错落布置,使平台包裹着室内空间,在每一次开会、看书、进餐的间隙,都得到与自然充分亲近的机会。

▲架空花园平面示意

当今社会在高速发展,科研、生产的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在平面空间的设计上,大空间的平面为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更加灵活高效。与城市相处,与自然相处,与人相处......清华大学研究院新大楼,从使用者出发,探索具有时代精神的办公建筑,亦从中呈现华阳国际建筑师的设计态度。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清华大学研究院新大楼

总建筑面积:166,400平方米

双塔高度:150米,120米

设计时间:2017年(开始)

设计单位: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关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简称Tsinghua SIGS)是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合作共建的公立研究生教育机构,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成为服务社会和引领发展的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创新研究中心,以及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化办学的典范。

学院布局“6+1”个主题领域,包括:能源材料、信息科技、医药健康、海洋工程、未来人居、环境生态和创新管理。这些优势学科与深圳市的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将为深圳产业转型提供动力,为大湾区的社会创新发展助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