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1)——宁远城头上的红夷大炮

兵发宁远

一切都始于天启六年(1626)的那一场震惊朝野的大战。

正月十四日,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统领马步军约6万出沈阳,攻掠辽西。

八旗勇士

十七日,后金大军渡过辽河,“于旷野布兵,南至海岸,北越广宁大路,前后如流,首尾不见,旌旗剑戟如林”,军容之盛,关外明军望之披靡,“锦州游击萧圣、中军张贤、都司吕忠、松山参将左辅、中军毛凤翼,并大凌河、小凌河、杏山、连山、塔山七城军民大惧,焚房谷而走”。后金大军一路挺进,如狂风扫落叶,兵锋直指“内拱岩关,南临大海”的大明边关重镇——宁远城。

宁远古城墙

正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亲率大军逼近宁远城下5里处山海关大道上安营扎寨,以切断宁远城与关内明军的联系。统领数万士气旺盛的八旗勇士,努尔哈赤对于攻下宁远城自是信心十足。然而在攻城之前,他还是决定先招抚城中将士:“吾以二十万兵攻此城,破之必矣。尔众官若降,即封以高爵”。城中最高指挥官袁崇焕拒不投降,“宁锦二城乃汗所弃之地,吾恢复之,义当死守,岂有降理?”

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一说为广西藤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 中进士,出任福建邵武知县。后于天启二年(1622)正月,被提拔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素好兵事,“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将勇,忠魂依旧守辽东。

明末边事糜烂,袁崇焕自告奋勇前往山海关外整顿军队抗击后金,并得到辽东经略孙承宗的赏识,奉命驻守宁远。袁崇焕到任宁远后,积极修筑工事,以备大战。袁崇焕为新建的宁远城墙制定了规格:“高三丈二尺,雄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并在城池四角建造突出城墙外,“形如长爪,以自相救”的敌台以提供交叉火力,加强防御。而城头上更是部署了11门红夷大炮

形如长爪,以自相救

血战

此战的过程无需赘言。宁远城上巨炮迭发,蚁附攻城的后金军纷纷为炮火所伤。八旗勇士以牌车利盾为掩护试图接近城下,然而昔日坚不可摧的牌车在红夷炮的轰击下脆弱如同朽木,“每用西洋炮则牌车如拉朽”,以至于“城下贼尸堆积”

眼见攻城不利,努尔哈赤于二十五日亲临阵前督战,催促军士猛攻宁远城西门。双方又是一场鏖战,后金军气夺,“贼无一敢近城,其酋长持刀驱兵仅至城下而返,贼死伤视前日更多”。城上守军依靠优势火力死战,击退了后金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血战宁远城

至二十六日,后金仍将城池层层围困,守军则以红夷炮当头猛击,在无计可施之下,后金军不得不转攻觉华岛,焚毁船只粮草而去。

战后影响

宁远一战,后金军望城兴叹,连番进攻皆遭挫败,兵马战具损失严重。努尔哈赤畏众贝勒曰:“朕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独宁远一城不能下耶?” 《明史》则称: “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感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

宁远之战的胜利对于明朝来说则无疑于一剂强心针。远在北京大内的天启帝闻听捷报大喜,称:“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关门既已无虞矣。”这场“八年来贼始一挫”的大捷对于关外明军士气的提振无疑具备积极的影响。而挫败满洲进攻的重要因素之一则是西式大炮的部署使用,“其得力多藉西洋炮”

宁远之战明军的制胜之道:凭坚城用大炮。

这种射程远,威力大的新式火炮不仅打死打伤满洲军兵无算。据《石匮书后集》记载,“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楚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明熹宗实录》则载:“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放声大哭。”加之努尔哈赤本人亦于同年八月十一日去世因此网上流传努尔哈赤为明军炮毙之说,然而这一说法的可信度有多高呢?

所向无敌的努尔哈赤受阻于坚城之下,其本人亦于同年死去。然则其死因真的是被炮所伤吗?

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为继佛郎机、发熕之后于明末传入我国的又一西式火炮。其威力与射程比之前两者则远出其上,盖因明朝士人最初所见之西洋大炮载于荷兰商人船上,而皮肤白皙,发色暗红的荷兰人被明朝士人视为“红夷”,因此其所载之大炮则被称为“红夷炮”。

明人所见之红夷炮“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明末有识之士如徐光启等敏锐的察觉到这种前所未见的西式火器之神威,因而力主引入此等火炮以抗击肆虐关外的满洲兵,“臣窃见东事以来,可以克敌制胜者,独有神威大炮一器而已”

欧式前装炮

这种被称为“神威大炮”的长管前装滑膛炮可追溯至15世纪中叶的欧洲。频繁的战事与天才的比洛兄弟孜孜不倦的开发与研究将法兰西王国的火器制造和使用技术引领到新的高度。约15世纪中叶前后,铜铸火炮、颗粒火药和铸铁炮弹先后亮相,法国人所取得的一系列的创新成果预示着欧洲火炮新纪元的即将到来。

在比洛兄弟的带领下,法兰西王国的火炮制造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1477年,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军败身死,曾经强盛的勃艮第公国随着查理的残躯体一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法兰西王国则笑纳了勃艮第公国的领土和庞大的遗产。其中,勃艮第人强大的火器部队让法军如虎添翼。大轮马拉炮车牵引车的出现使得法军火炮部队兼具强大的破坏力与出众的机动能力。

昔日庞大的勃艮第火器部队几乎全部落入法国人掌中。

意大利战争中,法王查理八世率师千里奔袭位于亚平宁半岛南端的那不勒斯王国。查理麾下有一支以36门重型铜铸火炮为核心的强大的炮兵部队,这支部队随查理南下,一路攻城略地,即便是亚平宁半岛上最坚固的要塞亦无法阻挡其前进。据奎查蒂尼记载,法军铜炮射速之快超乎想象,铸铁炮弹的个头虽然不大,但重量和飞行速度令人震惊,马拉炮车的行军速度也远非意大利军队使用的牛车可比。法国人在几个小时内炮击所造成的破坏,意大利的炮兵需要花费数天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查理麾下强大的火炮部队成为意大利诸邦的梦魇。

意大利战争对于欧洲的军事技术改革无疑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意大利诸邦国及西欧各国先后引入了新技术及优秀的炮手,火炮制造业的兴盛让欧洲各国逐渐意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约在16世纪中期左右,英、法、西等国家先后确立了各自国家的火炮生产和使用标准。

火炮的分类

虽然各国所制定的火炮标准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至16世纪中叶西欧国家铸造的前装滑膛炮依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划分为四大类,即加农炮、寇菲林长炮、佩雷埃炮以及臼炮。四大类火炮在口径、倍径比、壁厚、射程、发射角度、弹丸材质以及火炮功能等方面各不相同。其中,加农炮及寇菲林长炮的使用最为广泛,其属下的分支火炮种类和设计也更繁杂。

16世纪的半寇菲林长炮模型。

相比之下,加农炮和寇菲林的金属含量较多,射程也远,既能攻坚又可杀伤有生力量。这两种火炮多发射球型铸铁实心炮弹,弹道较平直,有效射程内的杀伤力颇为可观,是水陆战争中最主要的火力输出点。17世纪的陆军火炮按照功能可分为攻城炮、野战炮和塞防炮三类,但三类火炮的分界线往往较模糊。一般而言,15磅寇菲林可算是常规状态下最重型的野战炮,半加农及以上的加农炮则是名副其实的攻城炮,其中重量与15磅寇菲林相仿佛的半加农有时也被用做重型野战炮。

怒海争锋

在1588年无敌舰队远征英格兰的战役中,英西双方都装备了大量的前装滑膛炮,其中英军装备以射程较远的寇菲林长炮为主而西军则偏爱口径较大的加农炮和加农佩雷埃炮。进入17世纪以后,欧洲海军船只所搭载的前装火炮之种类有所精简,部分小口径的长炮被淘汰。上层甲板装备的寇菲林长炮也逐渐让位于加长版加农炮以及大口径的加农佩雷埃炮。

夷舟坚铳大,能毒人于十里之外

以装载货物为主的武装商船在火炮装备的数量与质量上自然无法与专事战斗的战舰相比,以1588年英军舰队船只所装备4磅及以上火炮为例分析:

  • 英军战舰上所装备的火炮以5磅猎隼炮为最多,其次则为9磅半寇菲林,平均每门炮的弹重为11.65磅。
  • 辅助船只所装备的火炮以4磅米涅昂炮为最多,其次则为5磅猎隼炮,平均每门炮的弹重为5.3磅。

而且战舰所载之重型火炮的数量远多于辅助船只,倘若将4磅以及下的小炮也统计进来,则两者之间平均每门炮的弹重差别将进一步拉大。由此推断,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游弋在远东沿海一带的欧洲商船上所搭载的重型火炮数量有限,其主力装备应以小型前装炮乃至于佛郎机炮为主。

武装商船

16世纪90年代中期至17世纪10年代,伦敦等主要造船中心新造的商船中,载重量200-400吨的商船占总产量的2/3左右。可见,大多数英国商船的载重量在400吨以下,而且与动辄装备数十门重型火炮的战舰相比,这些远洋商船的载炮量较少,且以轻型火炮及反人员的小炮为主。而少数可以搭载一定数量的大型前装火炮的大商船则给明朝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舟长三十丈,横广六七丈,板厚二尺余。

铳大十数围,皆铜铸;中具铁弹丸,重数十斤,船遇之立粉。

这些西洋商船上所搭载的击舟如粉末的大铳即是日后令明清两军所惊叹并依为护国重器的红夷大炮。这种威力强大的西式重炮的传入改变了我国古典战争的形态,而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生死与满洲兵力的进一步崛起似乎也与之大有关联。(未完待续)

本文为首发于今日头条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点赞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