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如何区别应用红参、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
人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肺、脾经。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气虚欲脱证;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用法用量:3~9g。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禁食萝卜。
人参
红参: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脾、肺、心经。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用法用量:3~9g。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禁食萝卜。
红参
西洋参:性味归经:苦、微甘,凉。归心、肺、肾经。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主治:阴虚火旺之咳嗽痰血。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内热消渴。特点:补中兼清。用法用量:3~9g。注意:本品性寒,能伤阳助湿,故阳虚内寒及寒湿者慎服。
西洋参
党参: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肺经。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主治: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血虚萎黄,头晕心慌。用法用量:10~15g。
党参
太子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功效:补气生津。主治:脾虚食少倦怠,气津两伤口渴。肺虚咳嗽。心悸,失眠,多汗。用法用量:10~15g。
太子参
黄芪: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主治:脾胃气虚,脾肺气虚,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特点:补而性燥;自汗,盗汗肺气虚证,表虚自汗证,气虚感冒。
黄芪
区别与特点:人参、红参:重在补元气,是补气第一要药。但红参补元气之力优于人参,红参是人参的加工品。二者性热而禁止用于实热之证。
西洋参:性凉,补中兼清,补气之力不及人参、党参、太子参。更没补元气之力。但滋阴之力优于其他参类。由于性凉,多用、常用伤阳助湿。
党参:补气之力平和,擅长于补脾肺之气,升提中气,虽然临床可以替补人参,但是没有人参的补元气之力。
太子参:补气而不刚燥,补气力缓,用于气虚不受温补者、不受峻补者。
黄芪:补而性燥,善补脾肺之阳气,黄芪补气之力不及人参、党参,但作用广泛,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尤宜于脾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等证,常与人参、党参配伍应用,以助提升脾胃之中气。
这六个补气之药,临床上,经常应用,都有良好的作用,但是还要区别对待,各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很多人对这些补气之药又不是很了解,出现很多错用,重复应用,不但浪费,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现把他们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特点,区别分别写出来,以帮助广大爱好养生的朋友们。有不同见解的朋友们,可以多提意见。祝大家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