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 朱鹮现在只有2000只

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它过去曾广泛生活在中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等远东地区,如今已濒临灭绝。据2008年统计,野生动物朱鹮大约有500只。朱鹮曾经是分布非常广泛的一个鸟种,历史上西伯利亚、日本、朝鲜、台湾和中国东部北部的很多省份都有朱鹮分布的记录,由于朱鹮的性格温顺,中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

朱鹮系东亚特有种,成年的朱鹮,比白鹭稍大一些,体重约1.6公斤,体长约70厘米。喙长约17厘米,呈黑色筒状,并向下徐徐弯曲,有利于在水田中捕食小鱼。喙端呈朱红色,脸部裸露出美丽的鲜红色,枕部有十多根羽冠。它的腿和爪,都呈朱红色,体羽白色。每年秋冬时节,羽毛变为白里透红。它在展翅飞翔时,会显露出翼和尾下红艳艳的羽毛来。到了春季,那是朱鹮的繁殖期,成鸟的脖颈和上背部的羽色,都变成了深灰,而翼上的飞羽、尾羽的下侧,全会变成艳丽的朱红色。

中等体型(55厘米)偏粉色鹮。脸朱红色,嘴长而下弯,嘴端红色,颈后饰羽长,为白或灰色(繁殖期),腿绯红。亚成鸟灰色,部分成鸟仍为灰色。夏季灰色较浓,饰羽较长。飞行时飞羽下面红色。 虹膜-黄色;嘴-黑色而端红;脚-绯红。 叫声:粗哑的咕哝声。与其他 类不同,它的头部只有脸颊是裸露的,呈朱红色,虹膜为橙红色,黑色的嘴细长而向下弯曲,后枕部还长着由几十根粗长的羽毛组成的柳叶形羽冠,披散在脖颈之上。腿不算太长,胫的下部裸露,颜色也是朱红色。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的下侧和圆形尾羽的一部分却闪耀着朱红色的光辉,显得淡雅而美丽。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朱鹮是稀世珍禽,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包括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前苏联)、朝鲜等地。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冬水田数量的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森林减少和人为干扰等原因,使得朱鹮对变化了的环境难以适应,其数量急剧减少。二十年代人们认为日本的朱鹮已不存在,但后来又发现少量残存于佐渡和能登半岛的个体。1952年日本将朱鹮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60年在东京召开的第十二次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定为“国际保护鸟”;1968年韩国政府也将朱鹮定为“198号天然纪念物”。六十年代末前苏联境内朱鹮绝迹,七十到八十年代在朝鲜半岛消失。可是不久在陕西省洋县又发现了好几只。现在,成群的朱鹮在陕西省洋县快乐地生活着。

中国分布

因此朱鹮已成为中国特有物种。在中国,朱鹮曾经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上海、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朱鹮的数量也开始急剧下降。认为朱鹮已经在中国野外绝灭。
  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报告里说被称为“吉祥之鸟”和东方宝石的朱鹮已陷入灭绝的境地。在日本,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已经死去,动物园里饲养的六只已经失去了繁殖能力。中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以来,一直没有发现朱鹮的踪迹,为了查明朱鹮在中国的生存情况,中国科学院一支科考队在全国范围内对朱鹮及其可能存在的地区开展专项调查。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考察队行程5万多公里,踏遍了黑龙江、陕西、甘肃等16个省的260多个朱鹮历史分布点,最后终于在1981年5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从而宣告在中国重新发现朱鹮野生种群,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
  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中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目前,朱鹮已近2000只。

1986年在中国林业部的支持下,陕西省政府在洋县成立“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专门负责朱鹮的保护与研究。
  从1993年至2003年,在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十三个朱鹮保护地,总面积达四千二百三十公顷,此外为了扩大种群,北京动物园还积极开展朱鹮人工繁殖的研究,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繁殖朱鹮的科研机构。
  2008年朱鹮在浙江省德清县开始进行野外放养训练和养殖,浙江大学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先后投资百万元人民币,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朱鹮的保护和拯救,截止2000年底,野外朱鹮共营巢119处,产卵360枚,出壳268 只,目前野外可见数量约100余只,建立了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约占地2公顷,十年来,共抢救病、伤、残朱鹮幼鸟29只,成活14只,人工繁殖朱鹮97 只,为拯救这一濒危珍禽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5年8月9日,汉中朱鹮生存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保护与繁育,现在朱鹮数量已达近2000只。 曾经由考察队于秦岭地区发现朱鹮。

濒危状况

濒危原因

目前朱鹮受到生存环境恶化、天敌威胁和自身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而濒危。由于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遭砍伐,以及适合朱鹮觅食的水田大面积改造为旱田,本物种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收缩,另外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农药也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朱鹮种群高度密集,至今只有一个野外种群,一旦爆发疫情很容易造成种群灭绝,另外自身繁殖能力低下与抵御天敌的能力较弱也是造成本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 生效年代:1997年
  IUCN濒危等级:濒危 生效年代:1996年
  IUCN濒危等级:EN D 生效年代:2003年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生效年代:1989年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生效年代:1996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