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活着的痛苦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去触碰死亡的话题。

人总是要死的,不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对这样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有些人避而不谈,比如,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有些人则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无论怎样也要硬挣着活,即使被病痛折磨成了一条狗,也不愿嚥下最后一口气;有些人则是想死死不了,被强制地活在痛苦里。比如,巴金生重病住院,鼻子插入胃管,喉管被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瘫在床上不能动。他想死,但家人希望他活,他丧失选择的权利。他就这样生不如死地被活了六年,他说:“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后,发布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报告:英国位居全球第1,中国大陆排名第71,倒数第10名。

死亡质量指数包含了缓和医疗的环境、人力资源、医疗护理的可负担程度、护理质量和公众参与五大类二十几个指标,对指标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作为局外人无法作出评判,但就世界各国对该指标的认可程度,以及我们所经历的死亡,该指标的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之所以排名靠后,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对死亡的认知上存在的偏差。正如上面所述“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念,以及“孝”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多数的国人临死之时,医生常听子女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惜任何代价抢救,于是医生用尽各种医疗手段,深身插满管子,喉管被切开,打着吊瓶,靠各种医疗器械维持着一口气,维持着心跳,直至气再也上不来,心再也跳不动,才会放弃,否则便会背上不孝的名声,对自己,对亲朋好友都无法交代。

为了自己的名声,让亲人受尽折磨再走,这是被活着的痛苦,也是死亡质量不高的原因。

尼采说:“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死亡是选择,更是权利,尊重选择就是保护权利,别让被活着毁灭了做人的尊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