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武汉:徜徉在博物美术,游走于厚重先锋
(文中有三段再现古代宫廷歌舞盛况的编钟演奏视频,不要错过哦)
推荐阅读: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盗用)
前言
春日来到武汉,除了看看漂亮的樱花,也不应该错过博物馆。
坐落于东湖风景区的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5A级景区”定级的博物馆,因为其中珍藏了近千件国家一级文物,很多在电视或故事中有所闻的文物,都可以在这里看到,比如镇馆四宝: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在博物馆中,也可以了解的远古的江汉地区文明,我们都知道武汉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可其实,早在春秋以前,这里的文明就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旧石器时代的郧县人、新石器时代的屈家岭文化、商代早期的盘龙城遗址,都是武汉地区人类早期文明繁盛的证据。
博物馆一街之隔,是湖北美术馆。博物馆展示悠远的历史,美术馆展示先锋的艺术,不一样的体验,同样的精彩。
今天的文章,就把这些精彩分享给大家。
先锋 ▪ 美术馆
先来看看美术馆中的艺术品。
门口一个莲藕状的雕塑,有“密集恐怖症”的小伙伴会不会感到不适?
进门后,大厅左侧一个巨大的娃娃趴在地上:
我去时,馆中正举办“湖北省美术人才培养工程2019百人美术作品展”,一起看看其中的优秀作品。
《傩语》:“傩”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傩语应该是巫师祷告时所说的语言,形象诡秘狰狞。
《乱掷珍珠落玉盘》:纷乱?纯洁?伤害?我不确定作者想表达什么,也许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把强烈的情绪传达给观众,至于具体是什么情绪,则因人而异。
《大工厂》:有点蒸汽朋克的感觉。
《云中行》:画面大部分是三角形等几何形状拼凑而成,支离破碎的感觉,我不太懂画,这是什么流派?表达什么意义?
《有序的无序状态》:整体看上去井井有条,局部和细节却凌乱无章,也许寓意人要内部精神有序,才能整体有序。
《伪装下的少女》:少女毕竟清纯,伪装也是明显,所以没有人画“伪装下的成人”。
馆中还有一个“大美湖北摄影作品展”,很多照片还是很震撼的,挑一些分享给大家。
《光谷的今天》(陈新强摄):
《武汉空港》(杜枫摄):
《美轮美奂悬索桥》(文林摄):
《天地乾坤》(蒲玉书摄):
再来看一些装置艺术。
《觅径之一》:
大厅里的装置艺术:
另一个展厅:“二十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展出了1911-1949年的民国时期美术、1949-1978年的新中国时期美术、1979-2000年的新时期美术。
同样挑几件贴在这里。
《秘密的节庆》:魏广庆作,布画油画。
《糖葫芦》:未明作,漆画。
《1969年11月12日.开封》:周向林作,油画。
我于美术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但仍然觉得这些艺术品很漂亮,有的还很震撼,虽然也不甚了解它们中的一部分到底表达了什么。
看完了美术馆,接下来去博物馆逛逛。
(去往博物馆的地下通道里,看到一个大哥和小女孩弹琴唱歌,很可爱,也贴出来吧)
厚重 ▪ 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非常有气势,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和编钟馆等仿古建筑三足鼎立, 构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品”字,有着浓郁的楚文化风格。
建筑前的广场上,有灌木草坪、喷泉池水,环境秀丽。
博物馆右侧建筑是编钟演奏大厅,每天定时有几场演出——“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演奏会”,观众络绎不绝。
编钟乐团:复制了全套曾侯乙编钟65件、全套曾侯乙编磬32件,辅以瑟、埙、笙、建鼓、排箫、筝等多种古代乐器,再现了2400年前的宫廷歌舞盛况。
演员谢幕:
在大约半个小时的演出中,身着汉服的演员们呈现了精彩的编钟演奏和古舞表演,对于看惯了现代流行文化的观众,是一种新颖独特的体验。所演奏的曲目有《彩云追月》、《梁祝》、《楚调》、《梅花三弄》等中国传统乐曲,也有贝多芬的《欢乐颂》这样的西洋乐曲。用古朴的编钟演奏西洋乐,别有风味。
拍了几段视频,分享给大家:
《梁祝》:
《彩云追月》:
《欢乐颂》:
下面随我去正厅,一起看看所展出的珍贵文物。
首先介绍一下镇馆四宝。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
此剑千年不锈,是因为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防锈。
剑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也即“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典故大家应该都听过。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大战,越军战败,在献上了绝世美女西施后,越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他任用贤臣,发展生产,东山再起。用了9年时间灭掉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王。
这把剑,就是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剑。
此剑有多锋利?据说当年挖掘时,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
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国宝。
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楚国贵族墓,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勾践曾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因此,这柄宝剑很可能作为嫁女时的礼品到了楚国,后来,楚王又把它赐给了某个贵族,于是成了这位楚国贵族的随葬品。另一种说法是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间,楚国出兵越国时缴获了此剑,带回楚国,最终成了随葬品。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出土。
此套乐器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郧县人头骨化石】
这是来自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头骨化石,1989年出土于郧县,是湖北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
郧县人头骨化石被发现的意义在于:能修正人类起源非洲并由非洲迁徙到各地的假说,并有可能证明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古老的“郧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由于漏拍,上图来自网络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006年出土于钟祥市郢靖王墓,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艳丽,是罕见的元青花精品。
“四爱图”,上图来自网络
看完了镇馆四宝,再来看看其他有意思的文物。
首先是曾侯乙展厅。
曾侯乙墓发掘于1978年,是一座2400年前的诸侯国君墓葬,出土了礼器、乐器、漆木用器、金玉器、兵器、车马器和竹简公15000余件,展现了2400年前古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铜鹿角立鹤:
铜镬鼎:食器,煮牲肉用。
曾中斿(音游)父鼎:春秋早期食器,器身有“曾侯中子斿父自作鼎彝”铭文。
各种青铜食器:
铜尊盘:酒器,由尊与盘两件器物组成,尊置于盘中,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
铜联禁大壶:酒器,禁是承酒具的器座,用于放置双壶。
铜鉴缶:酒器,缶内盛酒,鉴与缶之间的空隙盛冰,冰冻可保持酒的清醇。
牛形钮盖鼎:食器,盖上有三个造型生动逼真的牛形钮饰。
铜簠(音斧):食器,簠在祭祀和宴飨时用于盛放食物,可与鼎相配使用。
龙纹铜镇:古人席地而坐,铜镇是压席角之物。
下面介绍一些曾侯乙墓中出现的乐器。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古代的编钟有神奇的“一钟双音”现象:敲击钟的正面和侧面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这是由合瓦形的外形特征决定的,是中国先秦青铜乐器的重大发明。
关于编钟,还有一个成语——金声玉振。古人称青铜为“吉金”,编钟由青铜铸成,发出的声音叫“金声”,与编钟配合演奏的乐器是编磬,磬片由玉或者青石片制成,所发出的声音叫“玉振”,“金声玉振”用来形容钟磬合奏时清脆悦耳的音乐,也比喻有智慧的观点。在曲阜三孔,就可以看到“金声玉振”的牌坊,那是说孔子的思想如金声玉振,震古烁今。
曾侯乙编磬:
曾侯乙编钟已在上文介绍过了,这里看看其他乐器。
笙:吹奏乐器,古代乐器按质地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为“八音”,笙属于匏类乐器,匏就是葫芦。
排箫:吹奏乐器,又叫“参差”或“箫”,孔子所欣赏的韶乐,因主要由排箫演奏而被称为“箫韶”。
篪(音迟):吹奏乐器,由竹管制成,与笛不同的是:它两端封闭,管身的吹孔、出音孔与五个指孔垂直,演奏时,掌心向里。
建鼓铜座:用于稳定建鼓。
乐器就到这,下面看看漆木用具。
漆器的使用在我国历史悠久,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就发现了漆器,因不易保存,所以战国以前的漆器发现不多。
曾侯乙墓出土漆器230多件,是先秦墓葬出土最多的,在风格上,融合了中原和南方文化的艺术特点。
彩漆木雕龙凤纹盖豆:食器,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
“弋射图”彩漆衣箱:衣箱中大都绘有神话故事或天文现象。
下面看一些金玉器。
玉玦和玉环:玉环有缺为玦,有特殊的含义,古人认为“君子能决断则佩玦”。新石器时代用作耳饰,商轴则与环、璧等练成组佩。
佩:分为“事佩”和“德佩”,前者是实用品,比如针镂、囊袋等,后者是装饰品,以物示德。德佩往往编联为组,称为“组佩”,用作等级标志。
璜:形如半璧,用于朝聘、祭祀、丧葬、征召和佩玉。璜与琚、瑀、冲、牙等小玉器组成杂佩,战国时挂于腰带左右侧,璜为杂佩之首。
玉琀:放于亡者口中的玉,古人事死如生,不使死者空口,而且也希望以玉石质坚色美的特性来保护尸体不化。
金杯、金盏和金匕:酒器和食器。
料珠:用玛瑙﹑紫石英等原料制成的半透明的珠子,战国时期就已出现。
看过了战国时期的文物,再把时间向前推,看看新石器时代的屈家岭和商代的盘龙城。
屈家岭原始人的日常:
屈家岭祭祀用陶筒形器:
盘龙城平民用的陶器:
盘龙城贵族用的青铜器:
盘龙城铜钺:一种砍杀兵器,也是权力的象征。
盘龙城铜面具:
馆中还展示了明梁庄王墓出土的文物,其中一件来自“西洋”的金锭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见证:
明朝皮弁:原件出土时已朽坏,这是复制品,从中可见其华美。
金钑(音萨)花钏:定情之物。
在“凤舞九天”楚文化精品展厅中,可以了解到楚文化的缘起和特色。
楚既是族名又是国名,楚人芈姓(芈月就出生于楚国),贵族以有熊为氏,自称是皇帝之孙颛顼的后裔。
商末周初,楚人助周灭商,周成王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国于荆山一带。春秋时,楚国开疆拓土,争霸中原,成为五霸之一。战国时,楚是七雄之一。在前223年为秦所灭前,势力范围包括今天的中国东部、南部大部分地区,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楚人贵族来自北方中原,在江汉地区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在建筑、织绣、天文、历法、音乐、文学等领域大放异彩,成就斐然。
《为吏之道》竹简:
虎座鸟架鼓:楚地特有的一种乐器。
博物馆中还有“荆楚百年英杰”展和“土与火的艺术”展,分别展出了近代以来湖北走出的革命先烈、科技精英、学术大师、艺术泰斗;以及各时代精美的陶瓷艺术品。篇幅所限,不再多笔。
结语
徜徉在博物馆和美术馆,游走于历史厚重和现代先锋,知识繁冗,写不全也记不长,但正如泰戈尔所言,知识只不过是晨间之雾,真正伟大的,是创造的神秘。
所以,如果读者从丰富的图文中收获的,除了知识,还有对古往今来的智慧所创造的艺术的震撼和感动,那将再好不过了。